些人總結了一種方法,我就簡單地稱它為“清華記憶法”吧,很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聲稱能一個小時內記憶一百個單詞。
“清華記憶法”的第一個步驟是:把要記憶的一百個左右的單詞分成32組,每組大約是三到四個單詞。簡單地做個乘法我們就知道,每組3個單詞,32組就是96個。問題是這32組單詞該怎么去記憶才比較科學有效呢?
在“清華記憶法”中,是這樣說明的:先識記第一組單詞,建立了短暫記憶后,當然是再識記第二組了,完成了第二組的識記以后,就回過頭來,把一、二組復習一遍。
三、四組的學習照此辦理,只是在三、四組的復習完成后,又把一二三四組聯起來,整個地復習一遍。
同樣的道理,五六七八組和識記和復習程序和一二三四組是一樣的,五六七八組的復習完成后,又把一至八組組合成一個大組,再來集中復習一遍。
規律到這里已經出來了,那就是到了第十六組單詞的識記和復習循環完成后,又一次增加一個從第一組到第十六組的復習循環。
到32組全部識記完成時,復習程序應該是這樣的:先復習31、32這兩組,再復習29~32這四組,再復習25~32這八組,再復習17~32這十六組,最后,再來復習從頭到尾的三十二組單詞。
整個過程是識記、記憶、復習三者之間錯落有致的組合;
從原理上來講它符合艾賓斯浩的記憶原理,最短時間里建立起記憶,適時地進行復習以避免遺忘,科學地分配時間以盡量減少記憶過程中的枯燥,應該是很有效率的一種合理安排。
更讓我們感興趣的是,它的整個過程大約就在一個小時左右;
一個小時能記住的單詞差不多達到了一百個;
對于大多數人來講,一小時之內背下這一百個單詞是能達到的。
大伙或許會心有疑問:不是說要介紹思維導圖的嗎,怎么說了半天說起記憶法來了?別急,稍安勿燥!在引入思維導圖的方法之前,請允許我再多哆嗦幾句。
我是用過這種“清華記憶法”的,堅持背了六七千的單詞吧,那也是十幾年前的事,現在還能用英語讀點什么的,應該有當時下點苦功的功勞。
“清華記憶法”的基礎依然是機械記憶,這不錯,語言這東西,要達到熟巧的地步,離開機械的記憶可能還不成,只要有效,我想還是可以嘗試的。
但要說明的還不是這些,就“清華記憶法”而言,以我的經驗,還有幾點要說明的:
一個小時是一個概數,我當時用這種方法,每次好象都要超過一個小時,這個因人而異,這個過程當中要去掌握程序實際上分心和分去時間不少;
問題就在這個分心分時間上,如果我們在背單詞的時候,既能用得上這個比較科學的辦法,又能專心于只做一件事情上,那效果肯定會更好,電腦可以幫助我們,可惜十幾年前,我還沒用上電腦;
不要寄希望于一戰而定乾坤,一次性能記住全部一百個單詞當然好,但經驗告訴我們,總還會有些遺忘的,不要緊,如果你的目標不是100%而是80%,那么一般來說是肯定可以做到的,要做到100%那就得另外再想一些辦法;
背單詞不等于學英語,別把我們的目標一下子確立得那么高,學英語要比背單詞復雜得多,這當然不是我們要考慮的主題,但要明白這一點。
好了,現在我們隆重請出我們的主角:Mindmapper,先讓我說一句,這個思維導圖軟件的功能真的是相當的強?。?/p>
如果你已經安裝了Mindmapper,(我現在用的是5.0版),那么說明起來就很簡單了,請先打開附件(背單詞.twd),圖面上看,也就是如左圖所示,分了四個大部分,每部分有25個單詞,總共100個單詞。
可能你會告訴我,這個圖沒什么特別的,誰都可以做得出,用任何一種思維導圖軟件都能做得出,而且,這個圖可能還不太合乎托尼巴贊的思維導圖規范或標準,但是且慢,我們還有下文。
在Presentation(演示)菜單下打開“Run Presentation”(運行演示)命令,會出現什么樣的效果呢?
這個在單頁面的PPT上不太好演示出來,我只好給文字說明了。
Mindmapper會以我們上面所介紹的“清華記憶法”的方式,在一個小時內,把100個單詞或詞組合理地演示在你的眼前,如果你肯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把它給看完了,想不記信這些單詞或詞組也難。不信你試試?
我不否認用PPT也能做成類似的效果,但只要比較一下兩者之間制作的過程和復用的可能性,你就會斷掉用PPT來完成這一功能的念頭。
好吧,讓我們言歸正傳,看看這個twd文件是怎么制作的。
做成如左圖所示的這么一張思維導圖應該沒有問題吧?如果這一步不會也沒關系,建議你讀一讀我寫的《思維導圖的三招十八式》PPT系列。
先找一個生詞表之類的東西吧,我隨手抓了一個:中國日報單詞表。用它來作為示例,這個附件我就不用給了,只是一個例子而已。
放25個單詞作為第一部分的分枝在Mindmapper中有兩種非常簡單的方法,很快的。
第一種是把單詞在記事本或Word中排列出來,單詞間用回車符隔開,在Insert(插入)菜單下打開“Multiple Topics...”(多項分枝)對話框。
在對話框里把單詞直接拷貝進去,按OK就大功告成了。
注意,我這里要求只拷貝25個單詞,點個數,當然也可以事后再刪去。
是否要中文解釋隨各人的愛好,我在示例中把中文都給拿掉了。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已經整理好了的生詞表。
第二種方法就是我在三招十八式中介紹過的,先選中第一部分這個分枝,按“F6”鍵,也就是左圖所示的在Tools(工具)菜單下打開“Auto Paste Mode”(自動粘貼)命令。再在文本中一個個地逐步選取,選到25個暫停,(用ESC鍵)也挺快的。這更適合于閱讀電子書過程中掃描還不認識的生詞。
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把這個圖給基本上做完整了。四個部分,每個部分25個單詞。共100個單詞。這是基礎,大的工作量還在后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