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瑋/撰文
【2】
泡三花擺龍門陣,抽五牛談古論今,我們今天不說三國,繼續(xù)聊川菜——
上一期說到一個地域要想形成菜系,需要兩個先決條件——什么條件呢?
一個是物產(chǎn)基礎,一個是經(jīng)濟基礎。
今天的人都說四川是天府之國,也是旅游勝地,戶外天堂,其實在上古時期,四川盆地山高路險,水患無窮,而且因為交通問題,遠離了中原文化圈之外,自然談不上有什么菜系的說法。你看最近三星堆和金沙村的出土,就能發(fā)現(xiàn)里面的造型稀奇古怪,一對長長的眼睛,累壞了知識淵博的考古專家,嘔心瀝血也沒法解讀這些遠古的秘密,顯得特沒面兒。
那么四川盆地這個野小子是如何逆襲成高富帥的呢?
有一個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那時候秦國財團的老板秦惠王想收購蜀國這個公司。
但是從秦到蜀的山路實在太爛,水路滔天,處處是天塹,不僅沒有高鐵,還沒有高速。于是有一個聰明人給秦老板出了個主意,讓秦總給蜀國的CEO送一些金豆子,騙他說這些金子都是秦國的一頭石牛拉出來的,只恨山高水險,不能把金牛給蜀董您送來。
當時還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匱乏,而且通訊不暢。蝸居四川從來沒出過國的蜀王哪見了這么神奇的事,立刻派出五丁壯士去修路。
什么是五???
傳說里是五個大力士,實際上有可能是五支搞工程土建的部隊。
五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很快就修通了秦蜀之間的路,并且迎來了讓他措手不及的滅蜀軍隊——這就是著名的金牛傳說,在今天的成都城墻根兒下,依然還保留著金牛區(qū)、五丁橋和五丁路的地名。另外,成都還有一個以金牛命名的、在川菜行業(yè)里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金牛賓館,川菜泰斗級烹飪大師藍其金先生,曾工作于此。
秦滅蜀時,四川還沒有被授予“天府之國”的榮譽稱號,當時,從岷山山系呼嘯而下的江水無情的沖刷著肥沃的土地,水患總是在人們意料之外不期而至。直到后來秦昭王末年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這才開始風調(diào)雨順,奠定了天府之國的基礎,也奠定了川菜作為一個菜系的物產(chǎn)基礎。
當然,當時四川的農(nóng)作物品類并不多,好在自從秦國占領了蜀國之后,秦惠王和秦始皇多次向蜀中移民,再加上漢朝時著名的驢友張騫,引進來胡瓜、胡豆、胡桃、大豆、大蒜等烹飪原料,這才促發(fā)了蜀地餐飲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