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態示意圖 圖11-7
(二)形態意義 (1)股價從相對低位放巨量,緩慢推升,并在波段的高位相對量能萎縮。
(2)股價在相對高位,長期橫盤,用時間消磨投資者持股信心。
(3)在橫盤中量能呈現遞減狀態,在K線形態中,主力經常制造誘多誘空形態,加劇持股的心理壓力。
(4)此類股票采取在相對高位橫盤,有兩種原因,其一是該股基本面業績較好,如采取打壓股價進行洗盤,反而會導致更多的短線資金逢低介入;其二主力后續資金不足,缺少實力,采取更為徹底的形態洗盤,將有更多的中線籌碼拋出,主力無力承接。所以其多維持橫盤之勢等待大勢機會借助市場人氣推高股價。
(三)實例分析 圖11-8
(1)股價放巨量上漲,說明此時籌碼散亂,上方拋壓較重,在A處隨著一根反叛線的出現,低位介入的獲利盤及前期的解套和高位的虧損割肉盤紛紛涌出。經過調整股價再次放量上攻,在持股心態極其不穩的情況下,又有部分籌碼拋出。
(2)待股價持續走強到B處時,即使創出新高,量能也不能再度大幅放大了,說明經過前期主力推高介入吸納了一部分籌碼外,隨著股價的走強和短線資金的出局,股民的持股心態已經較為穩定。
(3)股價在擊穿短期均線進行洗盤后,在C處進行了一次拉抬,但在股價創新高時,巨大的獲利盤使上行壓力變得極其沉重,股價不得不回調整理。
(4)主力利用長時間的橫盤消磨場內短線持股信心,同時還保持著上行通道不被破壞,維持著中線持股心態。希望在未來的市場中能借助市場人氣推高股價。
(5)主力在D處再次試圖進行拉升,但是由于前期缺少必要的洗盤,股價在創新高時壓力依然沉重。
(6)此時主力借勢做出誘多形態打壓股價,并在E處以雙陰線進行徹底洗盤。由于浮動籌碼的出局,在此后的走勢中,股價以較輕的走勢輕松創出新高,開始了拉升。
(7)在拉升的初期,獲利盤與追高盤進行了充分換手,量能溫和放大,股價被拉升至G處,此時一個主力控盤的莊股形態完全展示出來,并被后知后覺的技術人士大力推薦,持有者出現嚴重的惜售情緒,股價在場外買盤的推動下被輕松推高。
五、放量震蕩推升,形成兩個圓弧頂部形態,縮量做底后拉升
K量三態分析方法 作者:趙哲 柴紅桃 2007-09-18 05:17
(一)形態示意圖 圖11-9
(二)形態意義 (1)此種主力控盤的個股深刻反映了在主力吸籌中,籌碼由股民向主力手中集中的量能上的微妙變化。
(2)通過研判量能的變化,準確識別前期頭部的含義。在任何一只股票中頂與底都是相對的,這是許多投資者認識的誤區。
(3)主力控盤走勢的各種形態所揭示的市場含義是一致的,區別僅僅在于主力吸籌手法的不同或對拉抬時機的選擇。
(三)實例分析 圖11-10
(1)在較長期的下跌中,由于主力資金的介入股價被快速推高,并由于市場初期,多空分歧嚴重,出現了量能的劇烈放大,多數持股者選擇了逢高出局的操作,大量的籌碼被主力快速收集。
(2)在C處是一個完美的圓弧底形態,但是由于市場沒有出現聯動的熱點,股民參與熱情不高,仍以逢高出局為操作思路,在股價拉升到前期頭部的時候,量能出現放大且顯示出籌碼的穩定性較差,主力順勢做進一步的增持,等待下一步的市場時機。
(3)在經歷了相當長的調整后,股價以一種輕松上揚的態勢輕松走高,從圖中可看到盤面的籌碼已處于高度集中。
六、相對低位的放量震蕩,推高建倉
K量三態分析方法 作者:趙哲 柴紅桃 2007-09-18 05:18
(一)形態示意圖 圖11-11
(二)形態意義 (1)股價經過長時間下跌和多次反彈,始終運行在下降的通道中,由于主力的介入,股價出現以吸納為目的的放量震蕩推升,并突破了下跌趨勢的壓制。
(2)在當時空頭氣氛彌漫的市場中,一般投資者都判斷這是反彈,在反彈后股價還將延續繼續下跌的走勢。所以大部分投資者采取了獲利出局及逢高減持的手段,這也是股價在推升中放量震蕩的原因。主力以推高的手法快速達到了大量吸納廉價籌碼的目的。
(3)主力吸納了部分短線抄底盤和大量的割肉盤之后,在上推的過程中消化了前期下跌中的成交密集區,打開了未來的拉升空間。
(4)吸籌以后,由于大的市場空頭氣氛仍未有效扭轉,主力在高位放任股價以弱勢形態隨大勢漲跌,不斷沉淀籌碼,等待市場機會的到來,一旦市場行情轉暖,或出現板塊的聯手上漲,或此類主力引導的未來階段行情展開,控盤主力就開始大幅拉升。
(三)實例分析 圖11-12
(1)股價在長期下跌的過程中,放量震蕩推升并走出強勢的形態,這應該引起高度的關注,特別是市場一千多只股票中很多股票近期的盤面都出現了這種變化,說明市場行情已經隨著資金的介入悄悄發生了變化。
(2)其實在嚴重下跌的末期,很多先知先覺的主力就采取了刻意打壓的方法,制造恐慌性的拋盤,同時開始了吸納。
(3)最難以區分的就是在長期下跌中,股價經歷幾次反彈下跌和再反彈再下跌的過程,而每一次反彈中,都會出現量能較大的放大,如何判斷哪里是反彈,哪里是主力推高建倉非常關鍵,我們必須從市場最本質的原理出發,深入分析如下條件:一是在放量推升過程中的K線震蕩形態,主力為了快速吸納會在市場氣氛沒有完全扭轉的情況下,采取激烈的震蕩,使持股者擔心下跌而賣出;二是判斷整個市場中個股與大盤的關系;三是注意跟蹤觀察確認,如果后來股價重回到下跌通道中,說明前期仍是反彈而已。
七、大跌末期的低位掃貨、激烈反彈、拉升出貨
K量三態分析方法 作者:趙哲 柴紅桃 2007-09-18 05:18
(一)形態示意圖 圖11-13
(二)形態意義 (1)這種形態意義都是在市場極端的空頭末期的主力操縱形態,但其間存在著明顯的方向性和目的性的差別。前者是主力以長期為目的的推高建倉,而后者是借助市場的恐慌氣氛,承接市場的恐慌性拋盤,達到低位廉價掃貨的目的。然后利用恐慌性拋盤殺出后而呈現的極其輕的反彈壓力與反彈空間,快速制造反彈,待股價突破趨勢壓力,被市場一片看好時,快速派發手中籌碼,其主力的膽識和操盤技巧及對市場時機的利用堪稱經典。
(2)一般在恐慌性下跌中,主力多選擇基本面一般的小盤股,一是在恐慌性下跌中易于制造恐慌性氣氛極大地打擊場內的持股信心,從而產生非理性的殺跌;二是由于盤子不大需要控盤資金較少,容易達到控盤目的,且在拉抬中手中籌碼較少,在吸引了場內資金追逐的同時,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派發出手中籌碼,達到套現贏利的目的。
(3)在前期的下跌中,一般投資者手多數中還持有其它股票,極易形成空頭思維,在殺跌中很少敢于抄底買入,這是主力掃貨關鍵所在。
(三)圖例分析 圖11-14
(1)股價在前期下跌的平臺上,K線形態出現了異動,隨著大勢的下跌,主力順勢打壓股價,造成了股價的急速下跌。
(2)在下跌過程中主力不斷吸納籌碼,尤其是在最后利用股價反復震蕩和不斷沖高的回落的星線,基本上完成了吸納的目的。
(3)在選擇拉升之前,又借助空頭氣氛進行擊穿技術位置的打壓洗盤,其連續跳空縮量的星線說明了浮動籌碼的徹底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