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 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和田玉地方新版標準已于今年6月1日實施。與1999年年底首次發布的老版標準相比,新標準最突出的特點是推出了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結束了和田玉標準只有文字描述沒有實物樣品參照的歷史。 全套實物標準樣品共有8件,分別為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碧玉、墨玉。每件玉器樣品被切割成長方體,大約有一個成人的大姆指大。 這一實物標準是采納傳統的觀點和行業的慣例依據和田玉的顏色和質地將和田玉分為8個大類。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黃玉、墨玉代表該玉石種類顏色的最低界限,青玉、糖玉、碧玉是該項玉石種類的典型代表。這一分類并不代表和田玉品質的好壞和級別差異,只是告訴消費者這是什么種類的和田玉。 據了解,除了增加和田玉實物標準之外,新標準還在和田玉定義命名、鑒定方法、鑒定項目等方面做了修訂,同時增加和田玉相關術語、顏色的描述方法等內容。 在和田玉鑒定方法上,原標準中的手感、水頭、聲音等鑒定項目被取消,新標準明確規定和田玉鑒定方法按國家標準GB/T16553《珠寶玉石鑒定》執行。 經過多年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和田玉的主要礦物成分為透閃石,現在通過儀器就可以科學地鑒定出和田玉的真假問題。但和田玉畢竟是大自然造化的產物,不像在工業生產可以無限制地復制。其質地受產地環境影響而表現出千差萬別的特征,分級很困難;和田玉是中華民族延續數千年的文化產品,不同的人對同一產品有不同的喜好,尤其是工藝美術大師們往往能通過鬼斧神工的雕琢將一些瑕疵化腐朽為神奇,因此,新標準取消了質量等級,只提出分類。 這一地方標準為推薦性標準,不帶強制性,僅作為消費者和商家參考。
附和田玉基本名稱及分類名稱:羊脂白玉 羊脂白玉:表示優質白玉,顏色呈脂白色,可略泛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綹裂較少,可有水量石花等雜質(一般10%以下),糖色少于30%。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的糖色部分占30——85%。 |
000cf183415c0d71ba8004.jpg(43.65 KB, 下載次數: 0) 白玉 白玉:顏色以白色為主,可略泛灰、黃、青等色調,質地致密細膩,油脂——玻璃光澤,半透明至微透明狀,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白玉、糖白玉。糖白玉的糖色部分占30——85%。 |
000cf183415c0d71ba8a05.jpg(50.07 KB, 下載次數: 0) 青白玉 青白玉:是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間的品種,顏色以白色為基礎色,帶有灰綠色、青灰色、黃綠色、褐色、灰色等淺——中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半透明狀,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白玉、糖青白玉。 |
000cf183415c0d71ba9906.jpg(49.77 KB, 下載次數: 0) 青玉 青玉:顏色有青至深青、灰清、黃綠等中等——深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玉、糖青玉。 |
000cf183415c0d71baa207.jpg(32.59 KB, 下載次數: 0) 碧玉 碧玉:顏色以綠色為基礎色,常見有綠、灰綠、墨綠等顏色,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 |
000cf183415c0d71baab08.jpg(61.14 KB, 下載次數: 0) 黃玉:淺——中等不同的黃色調,經常為綠黃色、粟黃色、帶有灰、綠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黃玉、糖黃玉。 |
000cf183415c0d71be3a09.jpg(39.41 KB, 下載次數: 0) 墨玉:顏色呈灰黑——黑色(占30%以上),致色因素是因為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包體。黑色多呈浸染狀、葉片狀、條帶狀、聚集,可夾雜白或灰白色,多不均勻,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 |
000cf183415c0d71be440a.jpg(45.48 KB, 下載次數: 0) 糖玉:由于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鐵、氧化錳浸染呈紅褐色,黃褐色、褐黃色、黑褐色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致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綹裂、雜質及其它缺陷。糖色部分占到整體樣品85%以上時定名為糖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