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記者 任洪劍
5000億,相當于2010年5月新增貸款的總量,相當于2009年A股包括IPO、增發、配股、發行可轉債等融資總額,而這正是內陸基金2010年上半年大規??s水的總額。
規模大幅縮水
業績排名升降驚人
截至6月30日,內陸基金業資產凈值總額為2.028萬億元,與2009年末相比縮水5506億元。根據WIND統計,今年上半年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達到19.86%,持倉市值揮發了2366億元,混合型基金平均下跌幅度達到15.04%,持倉市值揮發了1392億元,傳統封閉式基金平均凈值下降14.74%,持倉市值揮發了259億元。
6月29日的大幅殺跌,讓僅有的幾只正收益的基金也陷入虧損,僅嘉實主題精選以6.34%的凈值增長率成為偏股型基金中惟一的幸存者,業績最差的是寶盈泛沿海增長,半年跌幅高達31.24%,半年之間,偏股型基金業績首尾差異達到了37個百分點。如果對比同期上證指數26.82%的跌幅,跑輸大盤的偏股型基金(剔除指數型)有8只,分別為寶盈泛沿海增長、國聯安紅利、景順長城精選藍籌、寶盈策略增長、中郵核心成長、寶盈資源優選、交銀精選股票、國聯安優勢,對于這些能夠主動進行倉位控制的偏股型基金來說,這樣的表現只能表明他們錯判了行情變化。從業績基準角度看,112只偏股型基金跑輸了業績基準,華富價值增長、國泰金鵬藍籌價值、景順長城動力平衡等3只基金跑輸業績基準竟超過20%。
從基金公司的整體表現來看,華商、東吳、大摩等小型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表現突出,嘉實等超大型基金公司也表現出較好的整體業績。反觀去年奪人眼球的銀華、新華等基金公司則明顯掉隊。倉位和持股調整相對較快是小型基金公司在今年震蕩市中業績表現出色的主要原因,當然如果對市場沒有準確的判斷也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如新華基金就是因錯判上半年市場行情,其較高倉位換來了凈值的快速下跌。
正因對市場行情產生的誤判,上半年基金業績排名猶如坐上升降機,變化驚人。在2009年偏股型基金排名前5名的華夏大盤精選、銀華核心價值優選、新華優選成長、華商盛世成長、興業社會責任中,除華商盛世成長勉強擠進2010年上半年排名前5位外,其他基金上半年排名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去年偏股型排名第一的華夏大盤精選在今年上半年凈值下跌了9.62%,排名第33位;排名第4的興業社會責任排名下降到97位。而排名下降速度最大的要數去年風光無限、排名第二、第三的銀華核心價值優選和新華優選成長,它們今年的排名分別跌至247位和211位。
去年的強者已成明日黃花,弱者大多依舊本色不改,倒數席位依舊被寶盈泛沿海增長、華富策略精選牢牢霸占,僅有東吳基金成功翻盤,東吳價值成長從2009年股票型基金的倒數第二位,成功躍上2010年上半年股票型的第二位寶座,東吳行業輪動也由倒數第7名成功上升為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的正數第7位。
份額大幅贖回
部分基金規模跌破清盤線
凈值的大幅下跌也引發贖回潮的涌出,從各類基金份額變動情況來看,大部分基金顯示為凈贖回狀態,其中股票型基金有62只出現凈申購,119只出現凈贖回;混合型基金有57只出現凈申購,102只出現凈贖回。僅有三成偏股型基金獲得青睞,實現了凈申購,近七成股基遭凈贖回。得益于上半年債市的良好表現,債券型基金成為惟一實現規模增長的基金類型,今年中期債基規模達901.27億元,較去年底增長了約82億元。同時,貨幣基金資產規模由2595.27億元大幅降至974.39億元,縮水高達1620.88億元,縮水比例超過6成。
在具體品種上,嘉實主題精選、南方穩健成長2號、工銀瑞信核心價值得到了基金投資者的追捧,僅二季度凈申購份額就分別達到29.18億份、24.38億份、23.01億份,而同樣表現突出的華商盛世成長、大摩領先優勢等基金也被分別認購了22.92億份、17.44億份。近期,上述明星品種紛紛發布限制申購公告,嘉實主題精選從5月26日起,暫停該基金的申購及轉入業務,從6月起,僅在每月第9個工作日開放申購,同時限定當日申購金額總量不超過5億元。同期,大摩領先優勢、金元比聯成長動力、華商盛世成長也先后限制大額申購。明星基金限制申購一方面是為了使規模相對穩定,更有利于保持業績優勢,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為同一公司新基金發行讓步,擴大募集規模。
相反去年一度表現突出的基金,由于今年業績大幅變臉,不滿的投資人選擇了大筆贖回,富國天瑞強勢精選凈贖回23.97億份,銀華核心價值優選凈贖回13.55億份,就連2009年12月成立的華夏盛世精選也在半年間被贖回了10.77億份。A股市場暴跌后,股基凈值和份額的雙雙縮水,也讓基金陷入清盤的尷尬境地。截至6月30日,已有兩只偏股型基金的資產凈值降至5000萬元以下,天治創新先鋒資產凈值只有4968萬元,華富策略精選在二季度遭遇了10%以上的贖回,基金份額也降至0.51億份,而該基金的資產凈值也只剩下4808萬元。根據相關規定,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后,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另外,國聯安紅利規模為5448萬,也已經逼近5000萬的生死線,值得投資者注意。
新基金發行遇冷
公司自購火熱
與基金凈值下跌,遭遇贖回的慘淡相比,新基金發行倒是挺火熱。截至6月30日,上半年新成立基金達到了66只,不過新基金雖然成立的很多,但發行總規模卻僅有1061.15億份,平均單只募集規模為16.08億,這讓人明顯感覺到基金發行熱度僅限于密集度而已。
單周在基金發行數量突破10只的有20周。其中,有6周在發基金數目超過18只(含18只)。而據統計,招商和博時兩家公司今年分別發行了3只新基金,發行2只基金的公司也達到15家。但市場的大幅下跌澆滅了投資人的意愿,今年以來,32只新基金規模不足10億。2月8日成立的寶盈中證100僅募集了2.81億份,為今年以來募集規模最少的基金。
既然市場不追捧,那么基金公司也只有自己做文章了,有22只新基金進行了自購,交銀主題優選自購金額達到2億元。另外,匯添富民營活力、國泰納斯達克100、廣發內需增長、南方策略優化等基金自購金額也達到了5000萬。公司努力,員工也不能歇著,基金中層攤牌認購10萬的任務已被廣泛采用,華安輪動基金的發行,公司從業人員共計認購902.44萬份,創下年內基金公司從業人員認購新基金的最高紀錄。同時,廣發、國泰等公司從業人員認購本基金公司也超過500萬份。
相比多數基金公司耕耘新基金發行,也有基金公司冷眼旁觀。截至6月30日,今年尚有13家基金公司未發一只基金,其中包括華夏、益民、萬家、長城、景順長城、浦銀安盛、天治等多家基金。而從公司的規??矗巳A夏基金是因體制限制以外,大多數公司屬于規模較小、排名靠后的中小基金公司。
基金經理變更頻繁
新人火線上位
其實上半年最火的要數基金經理的變更,上半年共有121只基金出現基金經理變更,相較比去年58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變更而言,同比增長近一倍,僅6月26日一天便有7只基金變更了基金經理。
從基金公司來看,上半年涉及變更基金經理的基金公司數量是46家,變更最多的基金公司是華夏基金和華寶興業,旗下涉及變更基金經理的基金數量均為6只,而旗下所轄基金較少的長城、天治基金變更基金經理的基金數量也分別達到5只和4只。
2月12日,招商基金宣布旗下的招商安泰債券A、招商安泰債券B、招商安泰平衡混合、招商安本增利、招商安泰股票5只基金由張婷一人掌管,她由此也成為基金業歷史上“一拖五”的第一人。另外,在基金人事變動中,天治基金的基金經理變動不僅頻繁,而且上位閃電。秦娟今年2月加入天治基金,時任天治天得利貨幣基金、天治穩健雙盈基金基金經理助理,到4月14日,天治基金宣布增聘秦娟為天治天得利貨幣基金和天治穩健雙盈的基金經理,從時間上看,秦娟轉正成為基金經理只用了兩個月時間。
倉位大幅萎縮
較歷史底仍有差距
作為判斷基金態度的主要依據,基金倉位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據測算,截至6日30日,全部基金平均倉位為72.91%,股票型基金倉位為78.93%,比上一周又下降了0.34%。盡管目前倉位水平達到2009年以來的低位,但與2008年10月28日1664點對比(基金倉位64.17%)仍高8個點,可見目前基金心態仍未到最恐慌程度。從倉位來看,今年一直多頭的新華基金依然保持了最高的倉位水平,平均倉位達到了88.08%,光大保德信也超過85%;而趨謹慎的民生加銀、銀河等基金公司的倉位則小于60%。
根據測算,今年上半年惟一實現正收益的偏股型基金嘉實主題精選已經將倉位下降至31.69%,另一只明星品種博時平衡配置倉位也下降到29.44%。股票型基金的前三甲華商盛世成長、東吳價值成長、大摩領先優勢的倉位分別為73.44%、65.02%、71.28%,低于同類型基金平均水平,可見目前這些明星基金經理對市場行情的判斷依然謹慎,下半年的行情仍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