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們離開,崇禎皇帝命令擺上酒菜,與周皇后、袁貴妃等人吃最后一頓飯。喝下幾杯酒之后,崇禎皇帝對周皇后說:“大事已去,你必須死!”
旁邊的袁貴妃起身離席,崇禎皇帝拔出寶劍追上去,大聲喊道:“你也必須死!”
說罷一劍砍到袁貴妃的肩上,袁貴妃掙扎著繼續跑,崇禎皇帝上前再補一劍,袁貴妃這才倒下去。崇禎皇帝提著寶劍,四處查看,這座輝煌的宮殿是他出生、成長的地方,在過去的十幾年當中,他是這里的主人,現在這一切即將結束,這里會迎來新的主人。
走到壽寧宮,崇禎皇帝看到自己的大女兒長平公主。他一共有六個女兒,四個早夭,剩下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長平公主十五六歲,到了婚嫁的年紀,崇禎皇帝為她選定的是周顯,又有說法是周世顯。因為時局的關系,還沒有來得及舉行婚禮。
長平公主無助地拉住父皇的衣襟,哭個不停。此時,崇禎皇帝的精神已經徹底崩潰,沖著女兒怒吼:“你為何要生在我家!”
他想殺死女兒,手里的劍卻砍不下去,遲疑許久,終于把劍砍向女兒。長平公主的右臂被砍斷,倒在血泊之中。隨后崇禎皇帝奔向昭仁殿,在那里砍死另一個公主。
崇禎皇帝走到坤寧宮,看到周皇后已經自縊而死,崇禎對著她的尸體點頭道:“死得好!”
一切都可以結束了。崇禎皇帝召來大太監王承恩,發布自己的最后一道圣諭,任命成國公朱純臣擔任總督內外諸軍務,輔助皇太子,釋放牢中囚犯。
崇禎皇帝與王承恩相對飲酒。此時已是三更天,崇禎皇帝摘下黃巾,換上王承恩的大帽和衣靴,手拿一把三眼槍,帶領幾百名太監。看他的架式,是要出去找李自成拼命。可惜,這樣一個皇帝就算能走到北京的街巷上,除了給那些還在堅持的明軍添亂,再不會有更大的作用。
崇禎皇帝的表現,前后矛盾,進退失據,似乎因為長期的困局和挫敗,給他的精神造成了傷害,已經不能做出正常的決策。他們一行人在齊化門、崇文門、正陽門等處接連碰壁,根本出不去,只好返回宮中。崇禎皇帝換了衣服,帶著王承恩走上萬壽山,自縊而死。
臨死時崇禎皇帝還惦記著皇太子,他在衣襟上留下兩道血詔,一條說明自己丟掉了祖宗的江山,沒有臉面死在寢宮中。別一條寫著“各官俱赴東宮輔之。”要求官員們前去輔佐皇太子。
此時是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的子時。王承恩隨后自縊身亡。深夜,宮中太監與宮女紛紛逃出東華門,各奔前程。
天亮以后,李自成從西長安門進入皇宮大內,李自成張弓拱箭,對著承天門射出三箭,然后正式進宮。看到受傷倒地的袁貴妃和長平公主,嘆息道:“皇上太殘忍!”
李自成下令送二人回宮調養。那以后袁貴妃下落不明,長平公主離開皇宮,前往嘉定伯周奎的府中。
李自成懸賞捉拿崇禎皇帝,有功者封為萬戶侯。同時搜索皇太子和兩位皇子,懸賞黃金千兩。三月二十日,嘉定伯周奎就帶著兩位皇子去見李自成。二十一日,李自成得知崇禎皇帝已死,下令草草收殮。
二十八日,永王、定王來到父親的靈柩前哭拜,二人頭戴青巾,面色愁慘。事后到成國公府里吃飯,身邊有五人跟隨。四月初三,崇禎皇帝和周皇后被埋葬到田貴妃的墓中。
這期間,一直沒有皇太朱慈烺的消息。四月二十八日,李自成從山海關退回到北京,匆匆登基,當天夜里便離開北京。二十九日,北京城中有傳言說,皇太子在西平營,城中一些人商議擁戴他登基,并開始捕殺李自成的士卒。
又有傳言說,皇太子已經進入吳三桂的軍中,并且命令官民為死去的崇禎皇帝穿孝服,大軍馬上就要進入北京城,頭上沒有戴白帽子的一律斬殺,于是城里的百姓都忙著裁布做白帽子。
四月初三的早晨,亡明的許多舊臣趕到紫禁城,哭拜行禮。預想之中的皇太子一直沒有出現,眾人驚惶散去。很快,大批軍馬開始進入北京城,先行的兵士喝令街上的百姓摘下頭上的白帽子。京城百姓這才明白,來到北京的不是吳三桂,也不是皇太子,而是大清九王率領的八旗兵。
關于三位皇子的下落,《明史》中說,李自成占領北京,皇太子朱慈烺被抓獲,李自成封他為宋王。后來李自成離京,混亂之中,朱慈烺下落不明。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同樣下落不明。
長平公主被父親砍斷手臂,僥幸不死,五天之后才蘇醒過來,被送到周皇親家。清順治二年,長平公主上書,請求遁入空門為尼,說:“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緇空王,稍申罔極。”
順治皇帝不許,下令按照當初崇禎皇帝的意旨,讓周顯迎娶長平公主,并賜給他們土地、宅第、金錢和車馬。可惜長平公主身心的傷痛太深刻,不到一年就死去。死后葬在廣寧門外,又有說法是葬在彰義門的賜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