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之后,當地時間1月30日,歐盟正式批準了英國脫歐,這是英國1月31日離開歐盟前內部程序的最后一步。
此前,歐洲議會已經于當地時間29日以高票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正式確定英國將于當地時間31日晚11時(北京時間2月1日早7時)脫離歐盟。至此,英國將正式脫離歐盟,成為歷史上首個退出歐盟的國家。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29日投票結束后,在場的議員手拉手唱起蘇格蘭經典歌曲《友誼地久天長》,以這首家喻戶曉的離別曲送別英國。歌聲中,有人黯然落淚有人開懷大笑。
這是一次漫長的告別。
英國全民公投之后,繼任的首相特雷莎·梅宣布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與歐盟展開“脫歐”談判。而“脫歐”程序一啟動,必須在兩年內完成——也就是說,這場史無前例的“離婚”談判要在2018年3月29日前談完,英國和歐盟屆時將正式“分道揚鑣”。
然而,事實是,談判之路異常坎坷,而且英國民眾內部也分化出了涇渭分明的“脫歐派”和“留歐派”,脫歐演變成了一出持續至今的長劇。
據BBC報道,多場民調顯示,“脫歐派”和“留歐派”陣營勢均力敵,兩派的分歧主要存在于12個方面。
歐洲單一市場的既定目標是促進競爭和貿易,提高效率,提升質量,降低價格。雖然歐盟立法保護消費者權益,監管交易標準,但脫歐派指出繁瑣的審批手續反而抬高了商品和服務價格。
英國是歐盟預算的凈捐助國,2015年貢獻178億英鎊,獲得49億英鎊預算回扣和44億英鎊補貼。脫歐派認為脫歐后,原交給歐盟的經費可更高效地用于別處。
目前,歐盟成員國政府對本國教育負責,歐盟會推動各國教育合作。脫歐派指出來自歐盟的研發經費比例過少,且希望自主制定移民政策,讓科學家和畢業生進入求職快速通道。
歐盟作為整體,已經制定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并計劃建立一體化能源市場。脫歐派反駁此舉將為企業帶來不必要的負擔,推高能源價格。
歐盟實行共同農業政策和共同漁業政策,為農戶提供補貼,限定魚類打撈數量。脫歐派認為共同農業政策經費抬高,漁業政策沉重打擊了該國漁業發展。
近年來,英國在外交事務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歐盟不僅干涉了成員國國防采購,還計劃建立自己的軍隊。一些聲音指出,一個獨立的英國將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強的影響力。
英國政府的目標是將每年凈移民人數控制在10萬以內。但作為歐盟成員國的英國,其實并無法嚴苛控制移民數量,所以凈移民實際數量超過了30萬,為脫歐派詬病。
巴黎和布魯塞爾恐襲使歐洲安保成為爭論的焦點。雖然英國不在申根區內,但歐盟民眾有權在成員國內自由流動,脫歐派認為這將為恐怖分子提供便捷。
這一爭議主要圍繞英國在制定法律和管理國家方面的自由度展開。脫歐派不滿于歐盟制定英國法律,稱其他成員國可不顧英國反對強推決議通過,這是毫無道理的。
留歐派認為,歐盟作為整體而不是單一國家展開全球貿易談判,更利于地區發展。但脫歐派卻表示,英國從歐洲其他國家的進口大于出口,即便脫歐,英歐之間的貿易往來仍將繼續。
歐盟成員國公民可在任意成員國工作和定居。留歐派指出,歐盟成員國民眾可享受低廉的機票、話費和海外醫療服務。脫歐派卻認為,脫歐后英國仍可享受優惠政策。
歐盟失業率在10%以上,幾乎是英國的兩倍。脫歐派認為,減去歐盟勞動法律條文的限制,英國可以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歐洲中心站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制作的專題片《脫歐的平行世界》也印證了這一點:脫歐派更關注現實,非常接地氣;而留歐派則大談主權和移民、理想與主義。
但是,“脫歐”并不意味著英國與歐盟就此徹底剝離。
英國退出歐盟后,會立即開始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至今年12月31日結束。在此期間,英國仍須遵守大部分歐盟法律,英歐雙方將圍繞未來關系展開談判,其中達成自貿協議將是重中之重。由于英國政府無意延長過渡期,輿論普遍認為,11個月的過渡期對自貿談判來說十分緊張,雙方能談出什么結果仍是未知數,甚至可能引發新一輪曠日持久的博弈。
微觀地看,脫歐將會給過渡期內的英國帶來如下“不變”與“變化”↓↓↓
在過渡期內,英國仍需要向歐盟繳納成員國會費;英國和歐盟貨物仍然可以自由通行;
英國和歐盟公民旅行時,在雙方海關仍然可以通過歐盟公民專用通道通關;
雙方公民仍然可以自由選擇在英國或者歐盟國家繼續生活和工作。
英國脫歐黨黨首法拉奇在內的73名英國議員將不再出席歐洲議會;
未受專門邀請,英國首相也不能再出席歐盟首腦會議;
英國將開始更換不同于歐盟國家的護照封面;
……
……
宏觀地講,脫歐將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英國經濟走向、蘇格蘭脫英意向、英國國際戰略轉向三個方面。
如前所述,巨大的不確定性將從企業生產、進出口、匯率、金融投資等方面影響英國接下來的經濟走向。對于備受矚目的英歐貿易談判,盡管英國首相約翰遜稱,英歐“將很可能”在今年底結束的過渡期內達成貿易協議,但歐方多次并不認同,認為短短幾個月內達成涵蓋英歐關系所有領域的貿易協議“幾乎不可能”。
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的數據則顯示,目前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比“留歐”縮水2%左右;長期看,“脫歐”將導致英國經濟比“留歐”萎縮3%至4%,主要原因是英歐之間貿易壁壘將加大,來自歐盟的移民將減少,英國生產率將下降。而英國中央銀行行長卡尼1月30日則公開表示,英國經濟在2020年初將出現令人鼓舞的跡象,與其說‘到目前為止還不錯’,不如說是“到目前為止足夠好”。
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儲殷認為,整體而言,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脫歐將會給英國經濟帶來利好。首先,歐盟內部各國之間差異性較大,英國在歐盟期間很大程度上被“拖累”(比如英國繳納的高額會費、補貼其他國家等);第二,歐盟內部的各項標準苛刻而陳舊,對英國也是一種束縛。
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地方政府與英國政府一直或多或少存在紛爭,“脫歐”進一步引發這種撕裂,凸顯了其間的分歧。蘇格蘭在2014年發起公投尋求獨立未果后,又要求舉行二次獨立公投。
盡管約翰遜1月中旬已拒絕蘇格蘭今年二次獨立公投的要求,但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妮古拉·斯特金則認為,蘇格蘭應有權選擇是否獨立,蘇格蘭民族黨將采取進一步行動。
不過,儲殷認為,蘇格蘭脫英問題由來已久,英國脫歐會對蘇格蘭的脫英意向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總的來講,影響是可控的”,而且,綜合來看,“蘇格蘭脫英很難成功”。
英國是全球第六大經濟體、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及世貿組織的獨立成員國,英國脫歐之后勢必會調整其國際戰略轉向。
據儲殷分析,英國將會從三個方面調整其國際戰略。
首先,英國會尋求與亞洲的友好關系,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比如,英國向中國企業華為釋放友好、積極的信號,就是一個明證。而這對中國也將是一個利好。
第二,英國會進一步加強與美國的關系,深化各領域的合作。
第三,英國也將提升其在英聯邦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
英國正式脫歐前1小時,英首相約翰遜將發表電視講話,稱“脫歐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這是真正的民族復興和變革的時刻”。
前路漫漫,道阻且長。
監制丨唐怡 陸毅
制片人丨席羅曦 房軼婷 趙新宇
編輯丨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