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 or perish, 要么發表,要么出局,這是學術圈的一句大實話。正因如此,學術生存的真正競爭,就在于論文發表。可是,大家都那么努力,發表文章談何容易!
雖然很多人都想多發論文,發高質量論文,但是對于很多人來說,一年能發上一篇SCI,已經算是不錯了。所以,文章發表,往往是科研工作者的心頭之痛。
但你說難,也有人一年能發N篇高質量論文,前兩天我們還報道有一位老師一年發了10篇頂刊,讓人看了都不知道怎么實現的。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特別希望能夠有過來人給予指點,傳授一些科研與發文方法,以免走上彎路。但是,大家都很忙,尤其是學霸往往更忙,很少有人愿意給你分享。
正是考慮到大家的這種難處,中外學術情報特地邀請了一位非常優秀的學長,給大家傳授經驗。他就是來自某985高校的T博士,T博士在論文發表方面成績顯著,僅僅在讀博期間就曾在高質量國際期刊發表優秀論文16篇,高規格國際學術會議發表優秀論文3篇。
值得一提的是,T博士年紀很輕,這一發文成績并非日積月累,而是短時間內的爆發與突破。他的這種科研產出成績,真的讓老師和同學都覺得羨慕。
發表有質有量的論文,T博士有很深的個人體會。他認為,做到這一點,一方面需要功底扎實,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些秘訣。為了讓T博士更好地向科研同仁們分享他的經驗和秘訣,中外學術情報邀請他給大家做了兩場專題講座:(1)實現SCI論文從0到1的突破三步曲;(2)高質高量發表SCI論文的方法。
在講課中,T博士認為,發表國際期刊,雖然難度高,但掌握一定要領后,就會使之變得容易很多。這些要領包括你對自我的適度定位,在寫作、投稿過程中采取正確的策略方法等。T博士還結合自己曾擔任多家SCI期刊審稿人的經歷,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價值的科研方法論。
我們知道,一切的成功都離不開正確的方法,方法的力量是很神奇的。所以我們非常建議您來聽聽這兩堂課。在這兩場講座中,T博士所講到的具體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Outline of the presentation
上篇:實現SCI論文從0到1的突破三步曲
1. 準備—認識SCI論文:幾個簡單卻被忽略了的常識
a) SCI論文,只是研究工作報道的一種形式
b) 認識SCI后,我決定不再寫中文論文
c) 工科SCI論文與實際工程研究的關系初探
2. 動筆—撰寫SCI論文:步步為營,從審稿人的角度窺視SCI論文寫作
a) 題目—摘要—引言—背景知識—新理論/新方法—實驗驗證—實驗分析—結論—參考文獻
b) 題目和摘要的技巧
c) 引言,奠定文章的立意高度
d) 新方法/新理論,哪來那么多“新”?
e) 摘要—結論,二者的區別與呼應關系?
f) 如何合理規避論文被審稿人刁難?
g) 參考文獻—引言,一起奠定了論文的高度
3. 收獲—發表SCI論文:只要自己認真寫文章,就一定可以發表
a) 如何面對拒稿?
b) 如何面對返修?
c) 如何更快發表?
下篇:實現科研中SCI論文高產方法概要
1. SCI論文與創新偏見
a) 要不要做“微創新”“集成創新”
b) 可以做“諾獎級”創新研究嗎?
c) “普通SCI”與“TOP期刊SCI”論文的區別
2. SCI論文高產的秘密
a) 一天清晨,我收到2個SCI錄用通知
b) 秘訣1
c) 秘訣2
d) 秘訣3
e) 秘訣4
3. 怎么實現SCI論文高產
a) 秘訣1
b) 秘訣2
c) 秘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