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假定,普通人都是風險厭惡型的。我們首先分析普通人可能會遇到哪些不可承受的風險,然后再看看哪些險種可以轉移這些風險。
關于風險,惠云保有以下幾點理解:
第一,最重要的,惠云保認為,保險的核心功能是將不能承受之風險或對生活影響較大的風險轉移出去,那些正常情況下可以承受、對家庭影響較小的風險不屬于保險的核心功能。因此,在惠云保的觀念當中,所有可以承受的風險均不在我們普通人必須配置的保險清單之列,比如航班延誤險、天氣險、賞月險,戀愛險、看球險等等所謂的大量保險創新險種,僅僅是博人眼球,或者僅僅是保險公司的獲客手段(正因為所以,許多這類保險產品都是直接贈送的,填寫信息即可領取)。甚至包括日常補充醫療險,惠云保都認為對于個人投保者而言沒有必要,因為只是門診住院醫療的一些有限的基本費用報銷,不是不可承受的重大風險,其本質只是企業給員工的一項福利產品,本質上不屬于保險的核心功能。
第二,惠云保認為,對于不能承受之風險,不建議購買特定場景保險,而是購買盡可能包括全面風險的保險。最典型的就是意外險,市場上太多的產品是航意險、自駕車險、旅游險、公共交通工具意外險、電梯意外險、高空墜物險、鐵路無憂保障、手機及充電寶爆炸險、用氣安全險、意外醫療及疫苗身故險等特定意外風險,這些重大風險當然需要保障,但不能這樣去買保險,因為買的再多也無法窮盡所有意外風險。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只購買一款綜合意外險,可以保障幾乎所有的意外風險,這樣平時坐飛機乘車連推薦的意外險也不需購買了。
第三,對于面臨的所有重大風險,每一大類風險購買一種保險產品,再進行組合,以實現所有重大風險的轉移,不建議購買多險種附加在一起的復雜保險產品。早期保險特別喜歡一種主險搭配好幾個附加險,這是一種典型的捆綁銷售策略,對投保人來說并不一定利益最大化。很多情況下,捆綁銷售中的某個產品要么不是最合適的產品,不能滿足你的需求;要么就是價格偏高,但是捆綁在一起不容易看出來。因此一般情況下不建議購買,每一個險種單獨購買即可,這樣可以選擇市場上該類險種最滿足個人需求或最實惠的產品。
惠云保認為,普通人特別是家庭支柱面臨如下三種不可承受的重大風險:
一是身故,意外身故或非意外身故,需要給家庭留下一筆資金,支付剩余房貸、撫養孩子,贍養老人;能夠轉移這類風險的險種是壽險和意外險,但意外險只能保障意外身故,壽險可以保障所有身故。
二是殘疾特別是全殘,需要支付醫療費用和生活費用,以及支付剩余房貸、撫養孩子,贍養老人(保險金額應當比身故要更大);能夠轉移這類風險的險種是壽險和意外險,其中壽險只賠付全殘(其他程度殘疾不賠),意外險只保障意外導致的殘疾(按殘疾程度給付不同比例保險金)。
三是重大疾病,罹患重病需要一大筆錢支付醫療費用以及疾病后的生活,能夠轉移這類風險的險種是重疾險和/或高額醫療險。
惠云保建議,上述三類重大風險應當首先得到轉移。因此,普通人保險配置的四個險種組合如下:
定期壽險 綜合意外險 百萬醫療險 長期重疾險
1、定期壽險:人終有一死,所以終身壽險的儲蓄成分很大,并非純保障功能,所以終身壽險保費比定期壽險要貴很多。如果不是財富傳承,那就一定是買定期壽險而不是終身壽險,定期壽險保障期限到60歲或70歲之間皆可(如果剛工作也可以買20年,以后積蓄增加后再進一步購買)。壽險可以保障不論疾病還是意外導致的身故和全殘(注意有些壽險不保障全殘,不建議購買),對于家庭經濟支柱一定要購買,對于退休老人和未成年人不需要購買,因為沒有必要。
2、綜合意外險:意外險是杠桿率最高的保險,大家都主動被動都買過航空、旅行、乘車等意外險等,但正如前文所述,個人配置建議只選一款保額較高的綜合意外險,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1)“一般意外”保額一定要高(市場上很多綜合意外險,“一般意外”保額低,航空等特定意外保額高,保障作用大打折扣),至少百萬以上(市場上最實惠的產品價格也就幾百元而已);(2)最好包含猝死身故賠付,目前大部分意外險都不包含;(3)一定要包含殘疾賠付,有些意外險不包括殘疾或者只包括全殘,都不夠;(4)意外險包含意外醫療更好,但一方面意外醫療保額就幾萬元,保額不高;另一方面如果已經購買了醫療險,則沒有意外醫療也無所謂,因為兩個險只能報銷一次。
3、百萬醫療險:百萬醫療險是指有一定免賠額的高額醫療險,一般免賠額1萬元,主要用于應對高額的醫療費,包括意外和疾病醫療,且不限社保用藥,自費藥包括進口藥都可全額報銷。惠云保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一個險種,因為它和惠云保認為保險就是保障不可承受風險的理念完全一致,將免賠額設置為1萬(普通人可以承受),保險產品價格就很實惠,如果有社保就更加實惠,以三四十歲為例,一年保費只要幾百元。建議全家人都購買。注意市場上百萬醫療險的投保年齡為不超過60或65歲(雖為一年期,但可連續投保至終身),但超過年齡就無法購買了,所以一定要趁早。
4、長期重疾險:人一生得重大疾病的概率很高,而且現在越來越有年輕化的趨勢,所以要給家庭保障建議購買重疾險,我們看到聽到過很多因病致貧的案例,一家只要一個人得了重疾,對家庭經濟都是很大的影響。重疾險是達到給付條件(確診或手術等)即一次性給付保額。市場上一般重疾險的投保年齡不超過55歲(個別60歲,但年齡越大最高保額越低,且保費很貴),可保障幾十年甚至直至終身,所以一定要趁早,而且越早買越實惠。重疾險建議買長期幾十年甚至終身,不建議買一年期的(不能保證續保或者無法保證費率)。
根據上述險種組合, 我們來測算典型家庭保險配置方案的保費支出,假定夫妻雙方30周歲,一個孩子0歲,父母60歲,需要獲得如下保障:
夫/妻:
若疾病身故/全殘賠付100萬(保至60歲)
若意外身故/殘疾共賠付200萬(意外醫療報銷)
若猝死共賠付150萬
若產生住院醫療費用300萬額度報銷醫療費用100%報銷
若罹患重疾賠付50萬(保至70歲)
孩子:
若產生住院醫療費用300萬額度報銷醫療費用100%報銷
若意外身故/殘疾/走失賠付20萬(意外醫療報銷)
重疾若罹患重疾賠付60萬(保至30歲)
父/母:
若產生住院醫療費用300萬額度報銷醫療費用100%報銷
若意外身故/殘疾賠付100萬(意外醫療報銷)
能滿足上述保障要求的保險配置方案的保費支出如下:
對于不同預算的家庭,可以分別采取如下三種不同的配置策略:最低配置——家庭年保費1萬元以下,建議配置——家庭年保費1.5萬元左右,高端配置——家庭年保費2萬元以上。
這里多說一句, 惠云保認為,保險就是保險,不要和理財投資摻和到一起,所以惠云保建議只購買純消費型保險,那些眼花繚亂的帶返還的保險,比如萬能險、投連險等理財型保險,甚至儲蓄型保險都不用購買,除非你家庭的三大不可承受風險已經通過上述四個險種轉移出去了,才可以考慮。
惠云保對普通家庭的建議:第一步,優先且盡量配置好上述四個純保障、純消費型險種,轉移家庭不可承受的重大風險;第二步,在此基礎上,才可以考慮以儲蓄功能為主、保險功能為輔的養老年金、教育金等;第三步,前兩步都配置好后,還有閑置資金中短期內不會使用,且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渠道時,才能考慮投資功能為主、保險功能微弱的萬能險、投連險等(注意這是投資、理財、資產管理,本質上已經不是保險了,請把它看成余額寶、股票、基金!)。
完整報告目錄:
一、投入必要時間了解保險的必要性
二、普通人的保險需求分析及對應的險種配置
三、四個險種保險產品的測評
1、定期壽險產品測評
2、綜合意外險產品測評
(1)成人綜合意外險
(2)老人綜合意外險
(3)兒童綜合意外險
3、百萬醫療險產品測評
4、長期重疾險產品測評
(1)成人長期及終身重疾險
(2)兒童長期重疾險
四、要點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