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考工記》總結了營建都邑的經驗,為建立中國獨特的城市規劃體系奠定了基礎。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中軸線在古代都城規劃中的運用漸趨成熟,明清紫禁城的營建,就是古人城市規劃與組織空間的完美例證。
民國 太和門廣場舊影 故宮博物院藏
紫禁城位于北京城南北軸線的中心位置,宮城的軸線同時也是城市的軸線,顯示出了紫禁城的重要地位。俯瞰紫禁城,宮殿沿著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紫禁城中軸線是皇宮之中最尊貴的位置,這里安設了最重要的殿堂。太和門正立面彩色圖 故宮博物院藏
從南到北,紫禁城的中軸線建筑依次為午門、太和門、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內廷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天一門、欽安殿)、神武門。?????紫禁城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的一座宮殿,它的規劃和建筑設計飽含著中國古代工匠的智慧。以往我們翻閱圖冊,或是參觀故宮,感受中軸線上古建筑的精美布局及建筑細節。如何用一種更親近的方式來欣賞它?今天為大家推薦紫禁城中軸線建筑系列故宮文創,包括“古建營造系列-太和殿”積木、故宮四季磁吸等,一起近距離感受紫禁城古建筑之美。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位于紫禁城南北軸線上,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午門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襲了唐朝大明宮含元殿以及宋朝宮殿丹鳳門的形制,分上下兩部分。午門整座建筑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鳳樓”之稱。每逢重大典禮及重要節日,都要在這里陳設體現皇帝威嚴的儀仗。這款故宮四季磁吸以故宮的午門等古建筑為設計靈感,冬日午門白雪皚皚,結合祥云等元素,承載對故宮的美好記憶。禮盒裝一套四枚(午門、太和殿、角樓、乾清門),不僅可自用,也可以將故宮的祝福送給親友。▲ 點擊查看詳情
太和殿位于紫禁城中軸線的核心,是整個紫禁城規模最大、等級最高、裝飾最富麗的殿宇,也是明清兩代舉行重大典禮的重要場所,見證了諸多重要歷史事件,它的建筑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筑之首。太和殿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占地面積超過2000㎡。無論是斗栱、和璽彩畫等內檐裝飾,還是菱花格紋門窗、鋪地金磚,太和殿均屬古建筑營造的“頂配”。想更進一步了解太和殿,全方位地“俯瞰”欣賞太和殿,那就一起看看這件接近1:100比例還原太和殿的“古建營造系列-太和殿”積木。古建營造系列-太和殿積木
“古建營造系列-太和殿”積木產品研發團隊詳細參閱了故宮博物院《北京城中軸線古建筑實測圖集》中太和殿的總平面圖、各個立面圖、剖面圖等,實地進行顏色取樣和測繪。從創意草圖到真實呈現,幾易其稿。匠心打造了7634件積木顆粒,將中國美學運用于積木造型與外觀設計,以接近1:100的比例,對太和殿這一偉大建筑進行模擬,同時細節刻畫栩栩如生,讓大家在拼搭中體會中式建筑之美,感受傳統文化智慧!中和殿:紫禁城中軸線上的平衡點
太和殿往北,紫禁城中軸線上的另一建筑是中和殿,它居于三大殿的中心,在壯闊的紫禁城中顯得小巧但又不失威嚴。
殿名取《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明清兩朝,太和殿舉行各種大典前,皇帝會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視祝文。中和殿內的沉思,是皇帝出席重大活動前的“必修課”。在前朝唯有這里,皇帝可以躲開隨從靜靜獨處,審視自己。更深入了解中和殿,推薦這套接近1:75比例模擬中和殿的“古建營造系列-中和殿”積木。“古建營造系列-中和殿”積木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明清“八大作”官式古建營造技藝為啟發,帶大家賞析中國古建藝術之美。積木的細節非常精美,中和殿精巧的攢尖頂、屋脊小獸、三交六椀菱花樣式圖案、“允執厥中”匾聯以及和璽彩畫等,團隊都進行了精心刻畫。通過拼搭,玩家可以深入了解“八大作”的工藝之精、技藝之美、傳承之序,變身古建“小能手”,從時間、空間全方位品味古建筑內涵。欽安殿位于御花園正中,建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紫禁城中軸線上唯一一座保留至今的明朝建筑,殿內供奉真武大帝。嘉靖十五年又于欽安殿南側東西建對稱式的供奉道教神像的萬春亭和千秋亭。千秋亭圓攢尖頂,明稱“一把傘”式,亭內天花板繪雙鳳,藻井內置貼金雕盤龍,口銜寶珠。亭子色彩絢麗,造型精美,可稱是紫禁城中亭子之最。這款千秋藻井盤以御花園中千秋亭的藻井為設計靈感,將其藻井花紋與瓷盤結構進行重構,宮廷藻井融入日常餐具,大氣精美。此盤可盛裝點心與家人分享,也可桌面陳設,大氣莊重。▲ 點擊查看詳情
借故宮文創
走近北京城中軸線上的古建筑
沉浸式體驗中式建筑之美
參考資料:
1.穆益文,紫禁城,北京傳統中軸線的今與昔,2015(04)。
2.無園,中軸線·千步廊·朝房,故宮博物院官網 https://www.dpm.org.cn/building/talk/223529.html。
3.茹兢華,禁城營繕紀,紫禁城出版社。
4.楊玉良,太和殿,故宮博物院官網https://www.dpm.org.cn/building/talk/223525.html。
5.中間意味,紀錄片故宮100,2012。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