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 / 讀 / 藝 / 術 / 學 / 院
VIVA
- 足不出戶 聆聽大師 -
傅雷翻譯出版獎,這是一項用來獎勵和鼓勵法文作品醫者的獎項,而這個名字,自然是用來紀念那位曾為文學翻譯事業嘔心瀝血的前輩——傅雷先生。
僅以先生最知名最被叫好的譯作《約翰·克利斯朵夫》開篇第一句為例,來感受下傅雷先生的譯文水平
許聰這樣翻譯:江流滾滾,震動了房屋后墻。
韓滬麟這樣翻譯:屋后江河咆哮,向上涌動。
傅雷這樣翻譯:江聲浩蕩,自屋后升起。
先生的譯文最簡潔,但那種格局和力度卻是前面兩種都比不上的。
著名翻譯家、作家、教育家傅雷(1908—1966)
活動現場的紀念品也都有傅雷先生的形象
既然是一次頒獎典禮,本文當然要把最令人期待的獲獎作品告知大家了。
傅雷翻譯出版獎分成了文學類和社科類,自2013年開始還增設了新人獎,此次的三個獎都在11月24日下午揭曉了。
《溫柔之歌》
【法】蕾拉·斯利馬尼,譯者:袁筱一
圖源見水印,下同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悅文君很驚訝,因為此前無意看過。說實話,當初閱讀的時候不覺得這本書有多驚艷,但是,這個獎項看重的是譯者的水平,《溫柔之歌》這樣一個文學作品的內容本身如何,應該還是見仁見智的了。
而袁筱一老師的翻譯水平是公認的好,個人覺得她翻譯的勒克萊齊奧作品最好,比如那本《流浪的星星》,譯文是真的動人。
說回得獎的這本書,在這本《溫柔之歌》的開頭,保姆殺了雇主家的兩個孩子,自己也昏迷了,但是她為什么要殺人呢?一個故事就有了。顯然,這該是一部偵探推理小說了。然而,故事究竟如何,還是要留給讀者朋友們自行去閱讀了。
但不得不說的一點是,悅文君認為本書更重要的大概是它的議題了——即關心女性的生存現狀。
不過這里可以補充一點的是,悅文君回來查了才知道,這本書獲得了2016年的龔古爾文學獎。這可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學大獎,設立于1903年,只面向當年在法國出版的法語小說。
而龔古爾文學獎也在11月24日進行了首次亞洲評選,活動在武漢舉行,那天在典禮現場還進行了視頻連線:
由中國頂級法語文學專家組成的11人評審團經過討論投票,最終決定將獎項授予了大衛·歐迪的戰爭題材小說《靈魂兄弟》。
評審團表示,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它有著詩意的表達方式和音樂性的節奏,引人入勝。
繼續回到傅雷翻譯出版獎,本次的社科類獲獎作品是一本歷史類著作:
《布汶的星期天》
【法】喬治·杜比,譯者:梁爽、田夢
最后是新人獎:
《小說鑒史:舊制度與大革命的百年戰爭》
【法】莫娜·奧祖夫,譯者:周立紅、焦靜姝
鑒于后面兩本書是學術類著作,只有相關專業和很有興趣的人才會去閱讀(《布汶的星期天》在豆瓣上只有49人打分了),在此也不再多做介紹和推薦了。
下面想就翻譯這件事多說一點,畢竟這是一場以譯者為主角的頒獎典禮。而我們,尤其是喜愛外國文學作品的讀者們,理應關注到那些藏在一本本書背后的譯者們。
當然,作者們也很在乎翻譯這件事。比如,在當日頒獎典禮的最后,悅文君完全沒想到還有幸欣賞到莫言先生和賈平凹先生的墨寶: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莫言先生寫的是:妙譯天然信達雅,了如一月映三江。
此外,他還明確表示:翻譯的工作特別重要,我之所以得諾獎,離不開各國翻譯者的創造性工作。有時候,翻譯比原創還要艱苦。
翻譯,很多時候也是文學作品的重生。在我們從小到大的閱讀中,就有許多經典的翻譯存在,比如《Lolita》(洛麗塔)翻譯成《一樹梨花壓海棠》,《the sound and the Fury》(聲音與憤怒)翻譯成《喧嘩與騷動》……這些譯名,都是成功重生的典范。
而08年諾獎得主勒克萊齊奧也表示,翻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沒有翻譯,我們就像是瞎子或聾子一樣。如果文化之間沒有交流,也許我們只知道自己的村莊或自己的城市。
08年諾獎得主和12年諾獎得主的合影,中間的則是傅雷獎評委會主席董強教授
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認為,翻譯是文化的操守。任何一種有自尊的文化,都會尊重翻譯。因為翻譯既意味著自信,又意味著對他者的借鑒。翻譯使得一種文化可以呼吸。
悅文君覺得董強教授這句“翻譯既意味著自信,又意味著對他者的借鑒”說得特別好,可謂是精辟。
其實,也就是在這樣一個開放而文明的時代,我們才能如此輕松就看到全世界各地的優秀作品,因為我們有水平足夠高的譯者,因為我們的民族是尊重文化多樣性的。
應該是在去年,董卿主持的《朗讀者》熱播,朋友圈完全被許淵沖這個名字刷屏了。許淵沖先生就是一名翻譯家,而且是英法雙語的翻譯大師,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如果這些都不夠分量,那悅文君只能擺出亞洲首位這樣的標簽了——2014年8月2日許淵沖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 ,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而許淵沖老師最為人熟知的翻譯作品之一,當是《唐詩三百首》了。
他的翻譯真的可謂是再創造,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比如我們都會背的那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大師沒有被原句的形式和內容局限,他翻成了:
“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 and the east basks in sunshine. Is he in love with me? Ask if the day is fine.”
再看一首完整的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許淵沖先生對詩句的翻譯是這樣的:
The uncommon West Lake in the midst of sixth moon
Displays a scenery to other months unknown.
Green lotus leaves outspread as far as boundless sky;
Pink lotus blossoms take from sunshine a new dye.
長久以來,很多人都說詩不可譯,但你們看過許淵沖先生的翻譯了嗎?而且,悅文君認為,這其中未免有一種文化自大的心態了。
我們的漢語確實是獨特而有魅力的,但是有一句話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們的詩歌應該分享給世界。而這項工作,有賴于許淵沖這樣的翻譯家。
在此,悅文君想對所有譯者表示真摯的感謝,沒有你們,我們就看不到世界上的其他優秀作品,那么,掌握不了多種語言的我們只能像聾子和瞎子一樣活著了。
最后,私心想再推薦一本勒克萊齊奧先生的作品:
依然是袁筱一老師翻譯的,這是一本相當特殊的作品,記得去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