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十八代祖宗”與“十八輩祖宗”的說法,其實(shí)都是大同小異,本文是從史書記載的角度來解釋和告知大家的,查閱史書,記載最為詳細(xì)的便是《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詞典),其中是這樣記載的: 01、父為考,母為妣。 02、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 03、王父之考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為曾祖王母。 04、曾祖王父之考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為高祖王母。 05、父之...
所謂“十八代祖宗”與“十八輩祖宗”的說法,其實(shí)都是大同小異,本文是從史書記載的角度來解釋和告知大家的,查閱史書,記載最為詳細(xì)的便是《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詞典),其中是這樣記載的:
01、父為考,母為妣。
02、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
03、王父之考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為曾祖王母。
04、曾祖王父之考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為高祖王母。
05、父之世父、叔父為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為從祖祖母。
06、父之晜弟,先生為世父,后生為叔父。
07、男子先生為兄,后生為弟。
08、謂女子,先生為姊,后生為妹。
09、父之姊妹為姑。
10、父之從父晜弟為從祖父,父之從祖晜弟為族父。
11、族父之子相謂為族晜弟。
12、族晜弟之子相謂為親同姓。
13、兄之子、弟之子,相謂為從父晜弟。男人的宗族稱謂(擬)14、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晜孫,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云孫。
15、王父之姊妹為王姑。
16、曾祖王父之姊妹為曾祖王姑。
17、高祖王父之姊妹為高祖王姑。
18、父之從父姊妹為從祖姑。
19、父之從祖姊妹為族祖姑。
20、父之從父晜弟之母為從祖王母。
21、父之從祖晜弟之母為族祖王母。
22、父之兄妻為世母,父之弟妻為叔母。現(xiàn)代版親屬稱謂表(請斧正)
23、父之從父晜弟之妻為從祖母,父之從祖晜弟之妻為族祖母。
24、父之從祖祖父為族曾王父,父之從祖祖母為族曾王母。
25、父之妾為庶母。
26、祖,王父也。
27、晜,兄也。──宗族
28、母之考為外王父,母之妣為外王母。
29、母之王考為外曾王父,母之王妣為外曾王母。
30、母之晜弟為舅,母之從父晜弟為從舅。
31、母之姊妹為從母。
32、從母之男子為從母晜弟,其女子子為從母姊妹。──母黨
33、妻之父為外舅,妻之母為外姑。
34、姑之子為甥,舅之子為甥,妻之晜弟為甥,姊妹之夫?yàn)樯?/p>
35、妻之姊妹同出為姨。
36、女子謂姊妹之夫?yàn)樗健?/p>
37、男子謂姊妹之子為出。
38、女子謂晜弟之子為侄,謂出之子為離孫,謂侄之子為歸孫。
39、女子子之子為外孫。
40、女子同出,謂先生為姒,后生為娣。
41、女子謂兄之妻為嫂,弟之妻為婦。
42、長婦謂稚婦為娣婦,娣婦謂長婦為姒婦。──妻黨
43、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
44、姑舅在則曰君舅、君姑;沒則曰先舅、先姑。
45、謂夫之庶母為少姑,夫之兄為兄公,夫之弟為叔,夫之姊為女公,夫之妹為女妹。
46、子之妻為婦,長婦為嫡婦,眾婦為庶婦。
47、女子子之夫?yàn)閴伲瑝僦笧橐觯瑡D之父為婚。
48、父之黨為宗族,母與妻之黨為兄弟。
49、婦之父母、壻之父母,相謂為婚姻。
50、兩壻相謂為亞。
51、婦之黨為婚兄弟,壻之黨為姻兄弟。
52、嬪,婦也。
53、謂我舅者,吾謂之甥也。──婚姻
具體順序如下:
上序依次為: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遠(yuǎn)祖,鼻祖。
下序依次為:子,孫,曾孫,玄孫,來孫,晜孫,仍孫,云孫,耳孫。
從小到大為:耳、云、仍、晜、來、玄、曾、孫、子、父、祖、曾、高、天、烈、太、遠(yuǎn)、鼻。
鼻祖(始祖):九世祖父
遠(yuǎn)祖:八世祖父
太祖:七世祖父
烈祖:六世祖父
天祖:五世祖父
高祖:四世祖父
曾祖:三世祖父
祖父(爺爺):簡稱“祖”,二世祖父
父親(爸爸):簡稱“父”,一世祖父
自己
自己,簡稱“己”。“自己”是上九代與下九代的分水嶺,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內(nèi)。
下九代
兒子:簡稱“子”,一世孫
孫子:簡稱“孫”,二世孫
曾孫(重孫):三世孫
玄孫(元孫)、:四世孫
來孫:五世孫
晜孫:六世孫
仍孫:七世孫
云孫:八世孫
耳孫:九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