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世界里,到處是蒼白的教條與數字,
然而當音樂響起,每個靈魂都會回憶起最初的美好,
那是初民的第一聲歌唱,是生命的第一次悸動。
為了保存這份美好,我們曾經走過曲折,
如今重裝上陣。
我們堅信,演奏與教學,都不只是技術,
更是心靈的碰撞與智慧的成長。
歡迎來到達達鋼琴工作室!
賦格是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高端體裁,雖然在偉大的“近代音樂之父”約·塞·巴赫的手中已經做大做強,做到極致了,可后世的作曲家都要忍不住繼續寫。不僅要寫,還要寫在核心位置。總覺得好像不寫個賦格段,曲子就顯得不夠高端大氣上檔次一樣。
究竟賦格是什么樣子的呢?上海音樂學院長期從事復調音樂教學的林華教授做有一首神曲,名為《賦格繞口令》,樂譜如圖:
圖片來自微信公眾號“聞韶有時”。
這首神曲的歌詞講述的是賦格的結構,與此同時,曲子本身便是一首賦格。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絕大多數賦格并不悅耳動聽,為什么作曲家們還要樂此不疲呢?這其實有點像做填字游戲,目的在于追求一種智力上的愉悅。而想要玩兒轉賦格,那可不是常人的智商能夠達到的。當然,作曲家寫作賦格的目的除了“秀作曲技巧”、“秀智商”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有太多音樂中有著充沛的情感,而很少有音樂能像巴赫的賦格曲那樣蘊含著充沛的生命力。我們仿佛能否從音樂中感受到冰雪融化,萬物生長,牛羊成群,農夫耕作……
從巴赫的賦格曲中,我們可以窺見他的世界觀——什么東西最美?不是華麗的宮殿,也不是巍峨的高山,不是凱旋的英雄,也不是絕色的美女,最美的便是我們的Daily life(日常生活),因為這時的我們是自然的(當然,這是巴赫時代的日常生活)。如同中國人的那句老話: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了不起的便是自然。
是不是等不及想自己也創作一首賦格了?擅長演奏巴赫的“鋼琴怪杰”古爾德做有一首賦格,叫做“So you want to write a fugue”(那么,你想寫一首賦格了?)這也是一首神曲,并也是以賦格的形式寫成的,古爾德作為一名諳熟賦格的“過來人”,在歌詞中鼓勵我們說,你要是想寫賦格怎么辦?Go ahead,去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