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微生物蛭形輪蟲一直因為其通過無性繁殖而又沒有被自然界淘汰滅絕而引起科學家的注意。美國2008年5月29日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這種微生物的秘訣在于它會“偷取”其他生物有用的基因,合并到自己的遺傳信息中為自己與后代所用。
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這種蛭形輪蟲不但可以“偷取”細菌、真菌的DNA,只要動植物的某種DNA對它有用,它也不會放過。
無性繁殖仍能進化
據介紹,自然界的絕大部分生物體為了適應環境變化都會進化到有性繁殖階段,以便這個物種能夠進化出新的有用基因并且淘汰掉不良或者變異基因。
此外,幾乎所有其他種類的多細胞動物對外來DNA都有著很強的抵御系統,但是蛭形輪蟲卻似乎是“來者不拒”。因此,科學界對蛭形輪蟲為什么無性繁殖還能不斷進化一直感到困惑。
合并其他生物基因
為揭開蛭形輪蟲之謎,美國哈佛大學的伊琳娜·阿爾希波娃和馬修·梅塞爾森等研究人員分析了它的基因,結果發現,蛭形輪蟲可“偷取”其他物種的基因,選取其中有益的、排除有害的,合并變異后形成自己的基因。
科學家認為,當蛭形輪蟲被迫脫水時,它們會分解原本的遺傳物質,讓細胞膜破裂,等到它們重回水中時,它們可以重建遺傳物質和細胞膜,從附近其他的蛭形輪蟲或者其他生物體那里“偷取”部分遺傳物質,為己所用。
研究小組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在蛭形輪蟲體內,我們發現許多原應屬于細菌、真菌甚至植物的基因。”
阿爾希波娃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一令人著迷的生物不僅可以輕松'穿越’合并其他物體基因的障礙,而且更令人驚奇的是,它甚至可以讓一部分外來基因保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