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人生在世,有幾人不想“建功立業”,做出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有幾人不想追求理想,實現心中的抱負?
但人生的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度得過狂風暴雨的侵襲,才有到達彼岸的機會。“哀大,莫過于心死;苦極,莫過于心寒。”人生的追求之所以艱難,不是難在超越別人,而是難在超越自己。失敗,并不可怕,但若是被失敗打倒,心灰意冷才最可怕。
清末重臣曾國藩曾告誡其子弟,一個人想要有大出息,必須具備這三個特點。看一個人有沒有潛力,能否成就大器,看這三點也就夠了!
曾國藩曾說:“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一個人若是心中有了堅定的志向、抱負,便一定尤其操守,不會甘心墮落沉淪,做出一些下流、歪斜之事。
志向,是人生路上的指航明燈,一個人即使經歷迷茫、挫折,但只要心中有志,便一定會醒悟過來,一個人若是沒有志向,便如無根之萍,飄飄蕩蕩,不知所為。
曾國藩認為:“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一個人要有見識,才會懂得學海無涯,才會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會狂妄自大,像井底之蛙一般無知、無識。
一個人可以有無知,但不能無識,對于自己不懂的事情,必要有敬畏之心,要懂得多接受新的事物、思想。對于世事,要有自己的看法、見地,不可隨波逐流,增廣見聞,多看、多聽、多思索,才能多見識。
曾國藩告誡其子弟:“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
恒心,對于任何人、任何事都至關重要,現實往往比想象的要更艱難,必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堅持做、堅持鉆研,才能做好一件事。若是見異思遷,做這想那,便百事不成,白白耗費了光陰。
【聞塵雜說】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帶你探尋中國古代各個學說的思想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