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育兒專家都說對于養育孩子不能過度嚴厲和苛責,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肯定,這樣才能養育出積極陽光心理健康的孩子,我非常認同這句話。我們這一代人小的時候接受的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所以長大后多少會有些畏縮和不自信,而且那時候絕大多數的父母文化程度并不高,接受的教育也都是傳統的養娃之道,而且那時候的經濟條件不比現在,那時候解決溫飽是首要大事。
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養娃也越來越精細,不像是我們小時候的放養,也不再是父母就是權威,不聽父母話就是不孝,也不再是你是大的,就應該讓著弟弟之類的教育,作為孩子也越來越有話語權,也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不再是父母吵架的出氣筒,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因為小時候自己吃過的苦,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再吃一遍,即使夫妻生氣吵架也要首先安撫好孩子的情緒,不讓孩子因此而變得膽怯懦弱。
一個人多半的自信都是來自原生家庭,不信你看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都是沒有經過社會的打磨,也沒有經歷過考試的洗禮,但是他們的表現也是不盡相同,性格也是不盡相同,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待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可是幼兒園老師就能從孩子平時的一些表現看出來原生家庭的一些狀況,這些狀況并不是說經濟情況如何,而是一個家庭的家庭氛圍如何。
幼兒園中比較自信的那些小朋友,一方面是他們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就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試想,如果一個家庭的父母天天在孩子面前肆無忌憚的吵架,孩子每天都在這種惶恐中度日,總覺得這里也做錯了,那里也做錯了,那么他怎么可能會自信,他更多的是不愿與人交流,時間久了,原本就不甚開朗的性子就更加沉悶了。相反,那些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的人家,孩子也許本來性格內向,但是由于母親懂得細心關愛教育,父親能夠擔起自己的責任,愛護老婆孩子,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開朗自信,積極陽光。
現在有很多單親家庭,很多人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會自卑,會不合群,其實不然,自卑不合群的孩子的原生家庭不一定是單親家庭,其樂融融有愛的單親家庭其實并不比那些父母水火不容動則尋死覓活的家庭差,所以說我們將=講原生家庭講的是這個原生家庭的氛圍,并不是講這個家庭中有幾口人,有哪些成員,哪怕就是母女倆相依為命,只要母親足夠有愛有耐心,情緒足夠穩定,那么這個原生家庭就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