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有一個盲了的女孩,她一無所有,只剩下她男朋友,男朋友問她:“如果你眼睛好了,能和我結婚嗎?”女孩答應了。很快,女孩可以移植新視角膜,也很快回復視力,但她發現她男朋友也是盲的。男朋友向她求婚,女孩拒絕了,最后男孩只說了一句話:“take care of my eyes.”
【照顧好我的眼睛】
故事二:他向她求婚時,只說了三個字:相信我;
她為他生下第一個女兒的時候,他對她說:辛苦了;
女兒出嫁那天,他摟著她的肩說:還有我;
他收到她病危的那天,重復的對她說:我在這兒;
她要走的那一刻,他親吻她的額頭輕聲說:你等我。
這一生,他沒有對他說過一次“我愛你”,但愛,從未離開過。
【這個世界有不會表白的人,但誰說他們一定缺少愛】
故事三:兒子養不起年邁的母親,決定把她背到山上丟掉。傍晚,兒子說要背母親上山走走,母親吃力地爬上他的背上。
他一路都在想:爬高點、走遠點再丟下才不會走回來。當看到母親在他背上偷偷往路上灑豆子,他很生氣地問:“你灑豆子干什么?”母親和藹地說:“傻兒子,我怕你等會兒一個人下山會迷路。
【父母的愛伴隨著我們一生,哪怕他們已經年邁或不在世,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珍惜和父母能在一起的每一秒鐘】
故事四:一位母親問她五歲的兒子:"如果媽媽和你一起出去玩,我們渴了,又沒帶水,而你的小書包里恰巧有兩個蘋果,你會怎么做呢?”兒子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說:"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p>
可想而知,那位母親有多么的失望。她本想像別的父母一樣,對孩子訓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樣做,可就在話即將說出口那一刻,她忽然改變了主意。
母親摸摸兒子的小臉,溫柔地問:"能告訴媽媽,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嗎?"
兒子眨眨眼睛,一臉的童真:“因為……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媽媽!”霎時,母親的眼里充滿了淚花……!
【學會傾聽是一種能力,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后都有正面動機,要挖掘孩子的正面動機,而不是指責行為】
故事五:父親在洗車, 兒子拿起小石頭在車門上劃起來。父親見此大怒, 拿起扳手就打了下去,后來兒子被送到醫院, 證實手指骨折.面對父親, 兒子輕聲說道:爸爸, 手指會好的, 不要擔心了.父親內心無比自責。一怒之下,沖回去要把自己的汽車給砸了,他看見兒子劃的痕跡:爸爸,我愛你!
【有些事是否在看清楚、想明白之后再做決定更好呢】
故事六:草原上有對獅子母子。小獅子問母獅子:“媽,幸福在哪里?”母獅子說:“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庇谑切—{子不斷追著尾巴跑,但始終咬不到。
母獅子笑道:“傻瓜!幸福不是這樣得到的!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隨著你!”。
【刻意的追尋,不如勇敢的往前走,成功又有多遠呢,有時越刻意去得到就會】
這幾個故事也許其中個你已經讀過,故事也許不只是故事,內中蘊含著生命的可貴,只要我們善于感受這個世界,就一定會受益無窮的!好好審視一下自己,自己是如何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