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贏談健康'
很多人肩膀疼,針灸、按摩、拔罐、藥熏,好幾個月,沒有療效,皮膚都花花了,紫的、黑的等等,還有局部水腫的。
其實看病的醫生和患者都弄錯了,大部分的肩膀疼痛其實是頸椎病的一種 —— 神經根型頸椎病!
真正意義上的肩周炎很少,只占20-30%,還伴有一些神經根型頸椎病癥狀!那就是說肩周炎基本上都和神經根型頸椎病有關,或者說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一個癥狀!
正常的頸椎有八對頸神經,左右各一分支!第五對頸神經分布在肩關節周圍,所有對第五支頸神經造成影響的因素,都會引起肩關節周圍疼痛,讓大家誤認為得了肩周炎!按照肩周炎治療在局部治療就很難取得療效了!
神經根型頸椎病引起的肩關節周圍疼痛常有以下特點:
1、有頸椎病的常見誘因
長期低頭造成頸椎曲度變直;頸4-5椎間孔增生變窄;頸4、5椎體的旋轉側偏移位;請關注拔罐圈,各種中醫絕技都在這里。
2、常伴有胳膊手指麻木等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癥狀
3、開始時候是肩關節活動時候疼痛,各個方向活動正常。
很多患者這個時候沒有治療頸椎而去治療肩周局部,好長時間沒有療效,不敢活動,局部軟組織黏連后,形成真正的肩周炎了!
4、肩周疼痛夜間加重,疼痛劇烈,嚴重影響睡眠休息!
這個時候其實不是肩膀壓疼了,血液循環不好造成的,而是枕頭高度不適當,壓迫頸椎。
5、神經引起的劇烈肩關節疼痛!
大家現在明白了嗎?肩關節疼痛其實并不是很簡單的肩周炎就概括了!你肩膀子疼了,還去治療肩膀嗎?那么久治肩周炎沒有效果的醫生們,你不要眼睛總去盯著肩關節,不妨看看患者頸椎有沒有問題,改變一下思路會別有洞天!
警惕!警惕!還有一種更要注意的情況
肩、腰背、髖關節頑固性疼痛,久治不效,警惕癌癥骨轉移!
我們患者和醫生們都要注意,反復治療沒有療效,可能是我們的思路出了問題,千萬不要一條道跑到黑呀!
教你如何判斷肩周炎
1、肩部疼痛:起初時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后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肩痛晝輕夜重為一大特點。
2、怕冷、有壓痛: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3、肩關節活動受限: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于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于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
4、肌肉痙攣與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后彎不利等典型癥狀,此時疼痛癥狀反而減輕。崗上肌腱、肱二頭肌長、短頭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緣均可有明顯壓痛。
哪些措施預防肩周炎
一、注意防寒保暖
肩部受涼是肩周炎的常見原因,由于寒冷濕氣侵襲機體,可引起肌肉組織和小血管收縮,組織的代謝減慢,從而產生較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質聚集,使肌肉組織受刺激而發生痙攣,久則引起肌細胞的纖維樣變性,肌肉收縮功能障礙而引發各種癥狀。因此,在口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避免肩部受涼,對于預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二、加強功能鍛煉
肩周炎的鍛煉非常關鍵,要注重關節的運動,可經常打太極拳、太極劍門球,或在家里進行雙臂懸吊,使用拉力器、啞鈴以及雙手擺動等運動但要注意運動量,以免造成肩關節及其周圍欽組織的損傷。
三、糾正不良姿勢
經常伏案、雙肩經常處于外展工作的人群是肩周炎的高發人群,因此,這類人群應注意調整姿勢,避免長期的不良姿勢造成授性勞損和積累性損傷。
最后講一下專業的肩頸保養方法:
穴位
保養
1
艾灸大椎穴
《針灸大成》中說道“頭項尋列缺”,這頸椎問題同樣可以通過艾灸列缺穴來改善,同樣若是想要效果更好地話,我們可以加上——大椎穴。
低頭的時候,手順著頸椎中間往下摸,當摸到一個鼓起的骨頭的時候,再往下一點,您就會摸到一個凹陷的小坑,即為大椎穴。
艾灸方法:艾灸的時候用兩個手指夾住大椎穴位,讓它倆擔負起警報的作用,及時感受熱度變化,隨時調整艾灸高度,以防燙傷。
艾灸時間:先灸列缺穴10-15分鐘,再灸大椎穴30分鐘。
2
按摩后頸部穴位
雙手微微分開,沿著后頸部脊柱左右,輕按穴位。“風”,指穴內氣血為風氣也;“府”,府宅也。中醫認為,督脈之氣在風府穴吸濕化風,所以刺激這個穴位有散熱、吸濕的功能。
這個穴位的位置在后腦勺,后背正中往上,頭發邊緣。如果后腦勺疼痛、麻木,按摩這里可以有效緩解。
風池穴有兩個,也在后腦勺。中醫認為,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后化為陽熱風氣。風池穴具有壯陽益氣作用。
如果頭痛頭暈,容易耳鳴,可以多按摩這個穴位。經常偏頭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這個穴位。平時如果偏頭痛,就按摩疼痛方向對應的那個風池穴,見效會很快。
3
按摩手背的三個穴位
中渚位于小指和無名指指間,下方約2厘米處(手腕側)的部位。用手指觸摸時,大約是在小指和無名指指骨之間的凹處。
陽池位于手腕中央,靠近小指側的部位。仔細地說,就是將指尖反翹起來,各手指在手腕處會形成很粗的筋,在中指和無名指的粗筋交叉至手腕為止的部位,就是陽池的位置。
關沖位于無名指指甲、靠小指側的下端。正確地說,應該是在無名指指甲左邊,畫上一條直線,在指甲下端畫一條橫線,這二條線相交的地方,就是關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