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SEO優化無非就是為了我們網站的流量,或許沒有SEO優化,我們可以更快找到更捷徑的辦法來提高網站流量。下面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十個網站,在這里我給統計出來,并且分析出他們是如何做到訪問量達到全球之最的。
Facebook于2004年2月4日上線如同國內的人人網類似,一個照片分享的社交網站,截至2012年5月,Facebook注冊用戶約9億。其中Facebook之所以能夠得到全球訪問量網站最高的原因不僅是Facebook創建的時間較早。而是在Facebook上你能夠看到世界的另一面。這也就是在國內無法打開Facebook的重點原因。據爆料Facebook的每個月的流量高達8.367億訪問量,其中Facebook年收入高達10-11億美元。網站地址:www.Facebook.com
雖然谷歌退出了中國,即使谷歌經常打不開,但是還是得到了國人對谷歌的支持,當然還有太多人放棄進入谷歌,因為對于用戶來說網站打不開是極其不利于用戶體驗的。好了廢話不多說,谷歌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成立于1998年9月份。同時谷歌還提高多樣產品如:Gmail、 Google Maps、Google+、安卓等。雖然不知道谷歌現在年收入是多少,在2013年1月份谷歌的年收入已經超過了500億美元。其中谷歌月訪問量高達7.828億。網站地址:www.google.com
YouTube要全球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公司注冊于2005年2月份,2006年11月,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了YouTube,大大提高了YouTube的知名度的同時,也帶動了YouTube的訪問量,個人認為發展到如此地步的原因為Google的帶動。在2013年12月份騰訊爆料YouTube年收入高達56億美元。其中網站月訪問量為7.219億。網站地址:www.youtube.com
自從2013年馬云放棄雅虎,可能對雅虎的流量有所影響,但是個人認為僅中國的流量可能對雅虎營銷不是很大,從2013年的數據可以看到Yahoo訪問量在全球排名第四位。雅虎主要包括搜索引擎、電郵、新聞等。業務普遍24個國家。全球注冊用戶達到5億。雖然沒有統計出來雅虎的年收入情況,從雅虎月訪問量(4.699億)可以看出雅虎的年收入不會低于10億美元。網站地址:www.yahoo.com
國內外如果你有不懂的詞,如果你有不懂的產品,基維百科是絕對可以替你找到答案的。基維百科類似于百度百科,也被稱作“人民的百科全書”。基維百科的主要流量來源于Google,因為基維百科的答案大部分都能夠滿足Google的需求,可謂是谷歌的好基友。在百度我無法查閱出來基維百科的年收入情況,但是在國內一個二級域名的權重9告訴我們,基維百科的年收入絕對不低。其中基維百科的月訪問量為4.696億。網站地址:www.wikipedia.org
Live是微軟創建的電子郵件服務,相當于我們國內的126郵箱,其中包括MSN,Space,郵箱,由微軟MSN推出的提供網頁、圖片搜索服務。可能在國內使用的電子郵箱相對較少,但是國外一般的情況下交流均通過電子郵箱,所以在國外電子郵件營銷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而國內的情況就不同了。Live的月訪問量3.895億。網站地址:www.Live.com
不丟國人的臉,騰訊網在流量方面排名在世界的第七位,騰訊主要是提高門戶同時騰訊還提高搜索、QQ空間、微博等多項產品。QQ客戶端擁有7億多活躍用戶,所以在流量方面得到了國人的支持。騰訊在官方網站發出2013年全年業績看出,2013年騰訊總收入為99.13億美元。流量高達2.841億。網站地址:www.qq.com
借助Windows的力量,微軟的網站流量也不甘落后,我不知道那些用戶訪問微軟官網的目的是什么,微軟的官方僅提供用戶購買微軟產品、下載微軟軟件及更新的網站。難道微軟的生意這么好?但是實際卻告訴我們,微軟官網的流量確實驚人。其中微軟的月訪問量達到2.717億。網站地址:www.microsoft.com
1999年李彥宏看到了中國的搜索引擎具有強大的發展空間,在2000年建立的百度。從最初的不足10人發展至今,員工人數超過18000人。這里的員工僅為他們公司上班的員工,其實還有太多的SEOER在幫百度忙碌著,比如說我。2013年百度官方得出數據顯示,百度年收入94.62億元人民幣。其網站月訪問量為2.687億。網站地址:www.baidu.com
MSN類似于騰訊QQ,但是個人在使用MSN的時候還是有少許的不方便,畢竟外國人口味相對較重,MSN同時提供各類資訊,購物,游戲方面的內容,以及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博客門戶服務。我查不到MSN的年收入,僅知道四年的時間MSN僅廣告收入達到了190億美元,同時月訪問量為2.541億。網站地址:www.msn.com
總結:個人認為整天為SEO忙碌,可能這些大型企業網站里面沒有人知道SEO是什么意思。個人認為流量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拋棄SEO,直接蹦向流量前景,可以省去我們走的SEO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