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做定投最好選指數基金。長期來看,指數基金必然能夠跑贏大多數主動型管理的基金。這種說法是不是有道理呢?
今天,咱們就通過數據來看一下,指數基金到底能夠跑贏多少主動型管理的基金。
5年收益對比
首先,咱們可以看一下如果從5年之前開始定投任意一只基金,每月定投一次,堅持到現在的話,收益能夠有多少。
下邊的圖里統計了5年之前開始定投,持續到今天的所有901只場外基金的收益分布情況。這其中包括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數基金、QDII,不包括貨幣型基金。
可以看到,大多數基金的定投收益都在10%至30%之間。
那么如果定投指數的話,收益是多少呢?當然指數不可以直接投資,我們可以用指數基金來代替。在場外指數基金里邊,ETF聯接基金可以算是模擬指數最好的基金了。所以下邊我們選擇了市場上現有的5只滬深300ETF聯接基金做數據對比。
可以看到,這5只基金定投5年的平均收益是33.71%,這個收益在901只基金中可以排到第313位,跑贏了市場上65%的基金。
3年收益對比
同樣的對比方法,如果我們計算最近3年的數據,是下邊這樣的。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只定投3年,可以投資的樣本基金數量增加,有1338只。
最近3年,基金定投的收益大多數集中在0至20%之間。同樣是那5只滬深300ETF聯接基金,最近3年內的收益如下表所示。
這次它們平均獲得了14.69%的收益,在1338只基金中可以排到第362位,跑贏了73%的基金。
1年收益對比
還是用同樣的方法,咱們看最近1年內的定投數據。1年內可以定投的樣本基金數量有2358只。
1年前開始定投,至今的收益大多數集中在-5%至5%之間。如果是定投滬深300ETF聯接基金,收益會是下表中這樣。
這次5只基金的平均收益有8.97%,排在第292位,跑贏市場上88%的基金。
原因和結論
通過上邊的分析,咱們可以大概得出結論,如果你只是簡單的選一只滬深300指數ETF聯接基金做定投,至少能夠跑贏70%左右的基金,個別時候跑贏90%的主動型管理基金都有可能。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第一,指數型基金被動模擬指數,不需要基金經理額外分析,管理費用更低。
第二,主動型管理的基金受基金經理個人因素影響太大,而基金經理又是個流動性很大的職業。每次更換基金經理,就算投資水平沒下降,總要根據新經理的喜好調倉換股,增加不必要的損失。而指數選擇成份股的標準一旦設置好了,很少會變。
第三,某只股票或者某個行業,都有可能長期衰退下去。但是指數不會。指數會根據市場變化,調出交易冷清,被市場拋棄的股票,調入交易活躍、有代表性的新鮮血液,一直保持這樣的新陳代謝。
總之,無論今日話題指數基金定投總能獲得超過市場上大多數基金的收益。如果你有信心能夠選出來市場上最好的20%或者30%的主動型管理基金,可以花費時間做選擇。如果沒有,傻傻的選一只滬深300指數ETF聯接基金做定投,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