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斑塊篩查是否能夠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這個問題咱們從斑塊的起源說起吧。
頸動脈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典型表現,可反應動脈粥樣硬化負荷。頸動脈斑塊的形成及斑塊不穩定成分是無癥狀腦梗死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預測指標。
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病理基礎。頸動脈管壁增厚、斑塊形成與冠狀動脈硬化有著共同的病理過程,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硬化病變之間的相關程度接近任意兩支冠狀動脈之間的相關程度,同時頸動脈斑塊破裂脫落導致的動脈血栓形成和栓塞還可導致卒中事件。
有研究顯示,頸動脈斑塊患者未來10年發生心肌梗死的事件率為4%,發生卒中的風險增加40%。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發病機制是斑塊在血流沖擊下脫落,阻塞顱內動脈血管,同時斑塊導致的血管狹窄也引起顱內動脈灌注減少。在低危人群中,頸動脈斑塊篩查對缺血性腦血管事件防治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了解到這些,想必各位對于“頸動脈斑塊篩查,能否降低未來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這個問題肯定有了明確的認識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更多健康信息,就去“今日頭條”關注【黃河中心醫院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