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直通車 www.gdcct.gov.cn 責任編輯:chenwenting 發布時間:2011-06-22
三農直通車綜合報道:慢性咽炎是一種咽部的慢性炎癥,以長期的咽喉干燥、癢痛不適、咽部異物感及干咳少痰為特征。由于該病病程長,癥狀易反復發作,往往給人留下難以治愈的印象。不過,只要注意調理,還是可以有效控制及緩解癥狀的。
中藥調理
在中醫看來,該病是臟腑虧損所致。中醫把慢性咽炎分為“陰虛內熱”和“脾虛痰凝”這兩個最常見的證型。可根據這一特點,利用中草藥進行調理。
陰虛內熱型
病人主要表現為咽干、咽痛、咽癢,咳嗽、少痰,喜喝水,大便干結,難寐等;若看舌苔,會比較紅;脈搏較細。
對于這類慢性咽炎,治療宜采用養陰清熱和利咽生津的方法。可以選用“養陰清肺湯”,材料包括:玄參12克,生地20克,麥冬12克,川貝9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杏仁12克,杷葉12克,藏青果12克,白芍12克。
脾虛痰凝型
病人主要表現為咽部異物感,微痛,痰黏不適,腹脹,嘔酸水,胃納差,大便較稀,乏力;若看舌苔,顯得較淡胖;脈細弱。
這類病人宜用健脾利咽化痰的方法,可用“陳夏六君湯”,材料包括:陳皮6克,法半夏12克,黨參3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貓爪草20克,玄參12克,蘇葉9克,佛手12克,杷葉12克,藏青果12克。
溫馨提示:以上兩個藥方都比較常用,且無明顯毒副作用。病人若感覺癥狀與上述證型類似,不妨試一下。操作時,將兩碗半水煎為大半碗水,連服7天。服藥后,如果咽干、異物感等癥狀有所減輕,就證明藥物有效。
飲食療法
除了喝那苦口的中藥外,我們也可從飲食上調理一下。以下一些飲食方,對慢性咽炎有一定效果。而且,關鍵一點在于,它們的入口比中藥好些,制作起來也較為方便。
五汁飲
梨汁、馬蹄汁、青瓜汁、麥冬汁、白茅根汁各適量,頻頻飲服。適用于咽干、咽痛者,有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
貓爪草湯
貓爪草20克,南杏仁15克,豬瘦肉30克,加清水2碗半,煎成1碗飲用。適用于痰多、咽部異物感明顯者,可利咽化痰。
沙參麥冬湯
沙參20克,麥冬20克,玉竹20克,生地20克(注意:平素大便爛者,可不用生地),加清水4碗,煎成2碗,分數次當茶飲用。適用于咽干、大便干結的人,可起到養陰清熱的作用。
橄欖酸梅湯
汕頭產的青橄欖6個,酸梅15克,稍搗爛,加清水3碗,煎成2碗,去渣再加少許白糖即可飲用。此方養陰生津利咽,適用于咽干者,暑天當茶飲用最佳。
羅漢果茶
羅漢果10克,用開水沖泡,頻頻當茶飲用,可利咽化痰止咳,適用于慢性咽炎伴咳嗽者。
麥冬粥
麥冬30克,百合30克,蜜棗3個,米50克,煮成稀飯。可養陰利咽和胃。適用于咽干,伴胃不好、食欲不佳者。
鏈 接
一杯淡鹽水,殺菌又潤咽
慢性咽炎病人可在早晚用淡鹽水漱口,之后不妨再喝一杯淡鹽水,以利于咽部殺菌、清潔和濕潤,改善咽部環境,預防細菌感染。堅持半年到一年,慢性咽炎能得到有效控制。
家庭醫生(農村版)第六期下載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