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寶區代幣券
![]() |
新春,去了一次七寶,我為修繕一新的七寶古鎮感嘆不已。那里春意盎然,游人如織,以前破落不堪的古鎮,如今已成為新的旅游景點。我保存著的這枚“七寶區代幣券”壹圓(見圖),今重欣賞,尤覺珍貴。 七寶因七寶教寺得名,寺居七寶蒲匯塘之北,傳有飛來佛,氽來鐘,金雞,玉筷,玉斧,神樹,金字蓮花經七件寶物而名。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先后隸屬吳、楚、越等國。宋初,七寶教寺從吳淞江畔陸寶山遷至七寶鎮。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1938年2月偽督辦上海政公署在北橋成立日偽政權“上海縣治安維持會”,6月改稱“上海縣自治會”,下屬鄉為“自治分會”,而七寶鎮為“區自治會”。1940年前后日偽因軍需,大肆收購銅元,導致市面輔幣匱乏,不敷找補。上海各公司、店鋪紛紛各自發行代價券,七寶區代幣券(見圖)就是這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 七寶區代幣券壹圓,票幅135mm×70mm,正面為玫瑰紅色,左額“壹圓”,右額為松江方塔橋風景圖,圖案設計十分精美,左右下方各蓋“七寶區自治委員會印”篆書紅印章。 七寶區代幣券尚不知發行年月和數量,而作為上海地區以政府機構發行的代用幣是絕無僅有,存世量極少,迄今僅見此品,更顯其珍貴。七寶區代幣券的發現,有助我們了解舊上海七寶地區經濟發展和貨幣文化沿革,也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為弘揚民族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