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改革新變化!20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最新解讀)
醫保對我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國家給每個人的福利。最近國家公布了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從2020年1月1號開始實施,本次醫保藥品目錄中常規準入部分共2643個藥品!其中包括:西藥1322個、中成藥1321個(含民族藥)。這也是自2000年第一版藥品目錄以來對原有目錄品種的一次全面梳理。大家都知道,醫保目錄的變動是涉及咱們日常看病就醫的大事。那么,這次調整對我們影響大嗎?哪些藥能報?以后看病是否能報銷更多?使用醫保看病就醫、用藥治療,需要符合“三目錄”的報銷原則,它們分別是: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目錄。每個目錄下又細分了甲、乙、丙三類,其中甲類100%報銷,乙類部分報銷,丙類不能報銷。接下來,跟著Leo一起來看看,本次醫保目錄更新,具體調整了哪些方面。
新版醫保目錄的藥品數量達到 2643 種,與舊版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刪減150 種舊藥:將已注銷批準文號、使用不合理以及過時的藥品踢出目錄;新增 148 種好藥:將更多救命的好藥納入醫保范圍,其中包括數種癌癥及罕見病等重疾用藥。
新版醫保目錄刪除了許多臨床價值不高、副作用大的藥品,增加了臨床上常用的基礎藥物、兒童和老人慢性病藥物(如糖尿病等)以及癌癥等重大疾病的治療用藥。這樣一來,更多救急救命的好藥被納入醫保范圍,而那些有效性存疑、銷量畸高的藥品則被剔除掉,而且一些大病的報銷范圍更廣了,看病的壓力也自然小很多。和舊版目錄相比,新版目錄有74種基礎性藥品由乙類調整為甲類,也就是看病可以省更多的錢。舉個例子,大家熟悉的雙黃連口服液、強力枇杷露等以前是乙類藥,新版醫保目錄里都變成了甲類藥,醫保可以全額報銷。如今醫學水平迅速發展,研制出更多療效更好的新藥,用于治療癌癥、乙肝、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但這些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貴。現在好了,國家通過談判,讓醫藥公司降價,打算把一些抗癌藥、進口藥等納入醫保目錄,目前擬定了128種抗癌藥納入納入醫保目錄。這些藥納入醫保后,最高的能便宜70%,最低也便宜了近40%。就拿上表中治療結直腸癌的愛必妥來說,納入醫保前一瓶4232元,納入醫保后僅需1295元,價格大幅下降69.40%,極大緩解了患者家庭的用藥壓力。說到藥品的價格,最近網上有一個視頻火了,用網友的話說,可以感受到醫保局專家的“靈魂砍價”。正在砍價的,是浙江省醫保醫藥服務管理處處長許偉和藥企代表,針對的藥是10毫克的安達唐·達格列凈片,安達唐是治療糖尿病的藥品,首次進入醫保目錄。從5.62元4.36元,便宜了1.26元,談判后這款藥品價格為全球最低。看完更新后的醫保目錄,相信不少朋友都發現了癌癥藥、慢性病的藥也包含在醫保可報銷范圍內。的確,醫保目錄的不斷更新和進步是好事,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國產藥品種類有165405種,進口藥4086種,一共169491種。而我們的醫保,目前可以報銷的藥品種類是2643個,只占所有藥品的1.56%。且大部分大病所需的進口藥、自費藥都屬于丙類藥,要全部自費。雖然國家醫療保障整體趨勢是越來越好了,但依然不夠。有相當多的人表示,自從抗癌靶向藥進入醫保后,反而在醫院開不到了。為什么靶向藥進入了醫保卻在醫院買不到呢?主要和以下三個因素有關:醫保報銷除了面臨起付線、最高限額、報銷比例等問題,還有些基本醫療支出也是不予報銷的。當遇到一些大病的時候,病人自身還需承擔高昂的醫療費用。不過,就像前文所說,醫保能報銷的范圍依然有限,報銷額度也有限制。在醫保之外,如果我們有一款保額更高、保障范圍更廣的商業保險,就能作為醫保的補充,幫我們規避風險,支付大額的醫療費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