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泰姬陵,在中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一些旅游節目中主持人往往會簡單的介紹其歷史背景。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是印度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心愛的妻子,在1631年至1648年間建造的。其實很少人知道,下令建造泰姬陵的皇帝并非印度人,而是當時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不僅僅只建造了印度這個舉世聞名的陵墓,其后裔還統治了印度長達300余年。
為什么說建造著名泰姬陵,是一個中國少數民族,而且這個民族還統治了印度300余年。這個中國少數民族到底是哪一個民族?我們就先從莫臥兒帝國的祖先說起。
莫臥兒帝國建于1526年,亡于1857年的英國殖民統治。莫臥兒帝國是帖木兒的后裔巴布爾在印度建立的封建專制王朝。那么這個帖木兒又是誰呢?
帖木兒出生于絲綢之路上的撒馬爾罕(今屬烏茲別克斯坦),其父親做過察合臺汗國(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之一)的大臣,父親死后繼為碣石的一名封建城主。在公元1362年,帖木兒在故鄉附近起義,后與蒙古人作戰時,被打傷成了瘸子,因此敵人稱為“跛子帖木爾”。
帖木兒的實力已經很強大,和當時的蒙古汗國基本平起平坐,后來,他為了鞏固政權,采取婚姻關系,將西察合臺汗國后王的公主納為妻妾,成了察合臺汗國的駙馬。所以他又被稱為“駙馬帖木爾”。既然娶了公主,其后代,多多少少有成吉思汗的血統。
公元1360年,河中地區大勢以定,禿忽魯帖木兒控制了大部分地區,但帖木爾實際上控制了河中地區。其腿傷在戰爭中受創,于是在公元1364年帖木爾扶持侯賽因成為可汗。但在1369年,他殺死情同手足的西察哈臺汗國王侯賽因后建立了帖木兒帝國,這讓人有點匪夷所思。
如果懂歷史的人知道,1360年-1369年在中國正是中國元朝,元朝滅亡于1368年。當時的察合臺汗國正是元朝的一部分,帖木兒在元朝滅亡的第二年趁帝國瓦解,就建立了帖木兒帝國。
這個帖木兒可以說是野心勃勃,帝國成立以后先后征服了花剌子模、阿富汗、波斯,又在1396年扣押當時中國明朝和奧斯曼帝國的使節,對外開始擴張領土,并開始南下入侵印度。期間又扣押虐待朱元璋派遣的使節,次年西征土耳其,用了兩年時間就把土耳其攻了下來。接著又把奧斯曼帝國打敗,把蘇丹活捉了。
(帖木兒帝國版圖)
在征服了奧斯曼帝國后,帖木兒野心膨脹,決定入侵明朝。在公元1404年11月27日,帖木兒率領20萬軍隊入侵中國明朝,一心想做第二個成吉思汗。結果在1405年2月18日進軍途中病死,終結了其輝煌無敵的征戰史。歷史就是這樣,如果當年成吉思汗征服歐洲若不病死,如今的世界版圖會是什么樣子的簡直不敢想象,如果帖木兒不死呢又會怎樣,歷史只能留下一個疑問,無人能解答。
帖木兒死后其帝國分裂,和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一樣,兒子之間長期斗爭,最后帝國分崩離析。最終帖木兒帝國在公元1500年被突厥游牧民族取代,20余年后的公元1526年,帖木爾的后裔巴布兒南下在印度建立了莫臥兒王朝。
(莫臥兒帝國版圖)
前面我們提到的莫臥兒帝國其實就是蒙古人的后裔,而修建泰姬陵的皇帝沙賈汗,正是莫臥兒帝國第五代皇帝,所以其建筑應該是蒙古后裔所建。莫臥兒帝國開國皇帝巴布爾,建立莫臥兒王朝,就像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一個打敗了當時中國漢人統治的宋朝,一個打敗了當時印度國土上諸多的小國,奠定了現在印度的版圖。所以,此后的印度被蒙古后裔統治了長達300多年,這個帝國比較幸運不像中國的元朝一百年不到就滅亡了。
網上還有流傳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強大?如果從成吉思汗開始算起,蒙古人征服的土地,比地球上任何一個朝代和國家征服的土地都要多,當年成吉思汗沒有進攻印度,300年后竟然被其后裔征服了,當然成吉思汗所征服的土地,在歷史上也只能排第二,而排第一的國家,就是現在的大英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