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給大家看一組2018年的全球、美國、中國的發電量數據。先看全球的,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公開的信息,2018年全球發電量再創新高,達到了26.672萬億千瓦時。其中,全球煤炭發電量約為10.116萬億千瓦時,約為總發電量的37.93%。
另外,全球天然氣發電占比約為23%、水力發電量占比約為16%、核電占比約為10%,風電占比約為5%、燃油發電占比僅約為3%、太陽能發電約為2%,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約為1%,另外還有接近3%的生物質與垃圾發電。
再看美國,2018年發電量約為4.18萬億千瓦時。其中,燃煤發電量占比約為27.44%、燃氣發電量占比約為35.43%、核電占比約為19.32%、水電占比約為6.98%、風力發電占比約為6.58%、太陽能發電量約為1.59%,另外,美國還有約1.5%生物質發電量,0.4%的地熱發電、0.59%的燃油發電。
中國方面,總發電量約為6.8萬億千瓦時。其中,火電占比高達73.23%(火力發電總量高達49794.7億千瓦時),且并未提供其中的燃煤、燃油、燃氣數據,但中國火電以煤炭為主這已經不算新聞了。另外,水電占比16.24%、風力發電占比4.79%、核電占比4.33%、太陽能發電1.32%。
請注意,無論是全球,還是中美這兩個發電量最大的國家,煤電、核電都占有不小的比例。兩者加起來可以說是主力發電類型,但德國卻表示要放棄“煤電、核電”,這其中電力缺口咋辦呢?
不要煤電、核電!德國拿什么來發電?
根據德國政府的規劃,德國要在未來十幾年內逐步放棄“煤電、核電”。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在煤電、核電逐步“退出”后,2023年德國將減少約26吉瓦電力產能,到2023年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預計為4.65吉瓦,難以填補電力供給缺口。
德國研究機構Fraunhofer ISE 在今年1月發布的德國能源結構調查調研報告顯示,2018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量達到219 TWh,凈發電量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首次超過40%,相比2017年增長4.3%。
顯然,煤電、核電在德國的發電類型中占比并不低,未來十幾年就要全部放棄,那選項基本只有這三點了:其一是大力發展新能源,其二是加大燃氣、燃油發電量,其三就是通過進口來彌補電力了(目前來看,僅依靠清潔能源難以彌補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