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孫過庭《書譜》原文、注釋和譯文9
孫過庭《書譜》原文、注釋和譯文(8)
 
(19):
代〔1〕有《筆陣圖》〔2〕七行,中畫執筆三手,圖貌乖舛〔3〕,點畫湮〔4〕訛〔5〕。頃見南北流傳,疑是右軍所制。雖則未詳真偽,尚可發啟童蒙,既常俗所存,不藉編錄。至于諸家勢評,多涉浮華,莫不外狀其形,內迷其理,今之所撰,亦無取焉。
  注釋:
  【1】 代:本應作“世”。因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改為“代。”
  【2】 《筆陣圖》:傳為晉衛夫人所作,王羲之書。
  【3】 舛:違背。
  【4】 湮:埋沒。
  【5】 訛:錯誤。
  
  世代相傳有《筆陣圖》七行,中間畫有三幅執筆的手式,圖象謬誤不真,點畫模糊錯誤。近來在南北各地流傳,可能是王羲之的作品。雖然不能確定真偽,但還可以啟發初學書法的兒童。既然一般人手中都有《筆陣圖》,就不再編錄在此文中。至于以前各書家對《筆陣圖》的評議,多數流于虛浮文飾,都是描述外面的形狀,沒有闡明內在的道理。我現在撰述的文章,不采用這些評議。
 
(20):
若乃師宜官〔1〕之高名,徒彰〔2〕史牒〔3〕;邯鄲淳〔4〕之令〔5〕范,空著縑〔6〕緗〔7〕。暨〔8〕乎崔、杜〔9〕以來,蕭、羊〔10〕已往,代祀〔11〕綿〔12〕遠,名氏滋繁。或籍甚〔13〕不渝〔14〕,人亡業顯〔15〕;或憑附〔16〕增價,身謝〔17〕道衰。加以靡〔18〕蠹〔19〕不傳〔20〕,搜秘將盡。偶逢緘〔21〕賞,時亦罕窺,優劣紛紜,殆〔22〕難覦〔23〕縷〔24〕。其有顯聞當代,遺跡見存,無俟〔25〕抑揚,自標先后。
  注釋:
  【1】 師宜官:漢代書法家。
  【2】 彰:明顯,顯著。
  【3】 牒:古代書寫用的木片或竹片。史牒:史冊。《晉書?隱逸傳?卒謐》:“伯夷去國,子推逃賞,皆顯史牒,傳之無窮。”
  【4】 邯鄲淳:一名竺,字子叔,或作子淑。三國魏穎川人,魏文帝時為博士,給事中,精于古文,晉衛恒《四體書勢》:“魏初傳古文者,出于邯鄲淳。”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邯鄲淳書應規入矩,方圓乃成。”唐代張懷瓘《書斷》列邯鄲淳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隸書入妙品,謂其“八體悉之,師于曹喜,猶精古文,大篆、八分、隸書。”
  【5】 令:美好,善。令范:良好的典范。南朝梁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啟?夾鐘二月》:“成萬世之良規,實百年之令范。”
  【6】 縑:雙絲的細絹。
  【7】 緗:淺黃色的帛。縑緗:供書寫用的淺細絹,泛指書冊。唐代顏真卿《送辛子序》:“惜乎困于縑緗,不獲繕寫。”
  【8】 暨:到、至,魏征《十漸不克終疏》:“暨乎今歲,天災流行。”
  【9】 崔、杜:崔瑗和杜度。
  【10】 蕭、羊:指蕭思話和羊欣。蕭學書于羊,以隸書見長。羊則受書法于王獻之。(或以蕭為蕭子云,不合。)蕭思話(公元406—455年)蘭陵人,宋文帝元嘉中為青州刺史,后至散騎常侍、中書令、丹陽伊、郢州刺史。工行、隸、草書、南齊王僧虔《論書》:“蕭思話全法羊欣,風流趣好,殊當不減,而筆力恨弱。”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蕭詩話書走墨連綿字勢屈強,若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宣和書譜》謂蕭思活書:“風流媚好,殊不在羊欣下。”羊欣(公元370—442年)字敬元。泰山南城人,歷官中散大夫、義興太守等。王獻之外甥,嘗從舅學書,善隸、行、草書。范曄、蕭思話、王僧虔皆師其書。南朝齊王僧虔《論書》:“欣書見重一時,行、草猶善,正乃不稱。”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謂羊欣真書“一時絕妙。”
  【11】 祀:世、代。
  【12】 綿:像絲綿那樣延續不斷。
  【13】 籍甚:盛大、卓著。《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生以此游漢廷公卿間,名聲籍甚。”
  【14】 渝:改變,違背
  【15】 顯:傳揚。
  【16】 附:依從。
  【17】 謝:去世。
  【18】 靡,碎爛,毀壞。
  【19】 蠹:蛀蝕。
  【20】 傳:流傳。
  【21】 緘:封閉,此謂私下、私自。
  【22】 殆:大概,幾乎。
  【23】 覦:見。
  【24】 縷:麻線。
  【25】 俟:等待。
  
  至于象師宜官名聲顯赫,只在史冊載有大名;邯鄲淳典范良好,不過在書卷上留個名聲,他們都沒有作品流傳。至于崔瑗、杜度、蕭子云、羊欣之后,在這漫長的年代里,出現很多名家。有些在當時已負盛名,經久不衰,其人雖不在世,書法卻備受推崇;有的書家依附權勢抬高身價,人過世后,書法很少受人稱道。另外,有些書法作品因糜爛蠹蝕而不傳于后世,或被人搜刮無遺,偶然雖有被鑒賞的機會,但機緣很少,好壞混雜一起,幾乎難以辨別。當代聞名的書家,還有墨跡存世,不必憑借別人的褒貶,才能分辨出他們的高低。
(21):
且六文〔1〕之作,肇〔2〕自軒轅〔3〕;八體〔4〕之興,始于嬴正〔5〕,其來尚〔6〕矣,厥〔7〕用斯弘〔8〕。但今古不同,妍質懸隔,既非所習,又亦略諸。復有龍蛇云露〔9〕之流、龜鶴花英〔10〕之類,乍〔11〕圖真于率爾〔12〕,或寫瑞〔13〕于當年,巧涉丹青〔14〕,工虧翰墨〔15〕,異〔16〕夫楷式,非所詳焉。
  注釋:
  【1】 六文:指六書。指六種文字,即古文、奇字、篆書、隸書、謬篆、鳥書。
  【2】 肇:開始,起始。
  【3】 軒轅:傳說中的古代帝王黃帝的名字,據傳姓公孫,生于軒轅之丘,故名軒轅。建國于有熊,又號有熊氏。戰炎帝于阪泉,戰蚩尤于涿鹿,諸侯尊為天子,后人以之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又傳漢字亦初創于軒轅之世。《史記?武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軒轅之世,史有倉頡,主文之職,其來久矣。”唐韋續《墨藪?五十六種書》:“黃帝時,因卿云作云書。”宋張君房《云笈七簽》:“黃帝時,有臣沮涌、倉頡觀鳥跡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帝至翠三為之泉,有黃龍負圖而至,令侍臣寫之,以示天下,曰河圖書。”
  【4】 八體:指秦代八種不同用途的書體。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自爾秦書的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一說指書史上八種主要的書體。說法不一。宋人周越《古今法書苑?序》:“自倉史逮皇朝,以古文、大篆、隸書、飛白、八分、行書、草書通為八體,附以雜書”。唐韋續《墨藪》:“又曰字有五易:倉頡變古文,史籀制大篆,李斯制小篆,程邈制隸書,漢代作章草是也。其八體者,更加刻符、摹印、蟲書、署書、殳書、傳信并大、小篆是也。”
  【5】 正:秦始皇姓嬴名政。
  【6】 尚:久遠。
  【7】 厥:它的。
  【8】 弘:大。
  【9】 龍蛇云露:皆為中國古代象形書體之名。龍書傳為庖犧氏時的古文字,六書之始。元鄭杓《衍極》:“太暤之時,龍馬負圖出于榮河,帝則之,畫八卦,以龍紀官,乃命飛龍朱襄氏造六書,于是始有‘龍書’”唐韋續《墨藪?五十六種書》:“蛇書,魯人唐綜,當漢、魏之際,夢龍繞身,寤而作之。”元劉有定記“唐終為‘唐綜’”,“夢龍”為“夢蛇”,黃帝時,因卿云作云書。唐徐堅《初學記》:“垂露書,如懸針而勢不遒勁,阿那若濃露之垂,故謂之‘垂露’。”
  【10】 龜鶴花英:一作“龜鶴芝英”,皆為中國古代象形書體之名。唐韋續《墨藪?五十六種書》:“帝堯陶唐氏因軒轅靈龜負圖作龜書”,“鶴頭書”與“偃波”皆詔版所用,漢家尺一之簡是也,亦名“鶴頭”,“芝英書,六國時各以異體為符信所制也。”
  【11】 乍:暫時、短暫。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文選?張衡〈西京賦〉》:“將乍晚而未半,怵悼栗。”
  【12】 率爾:輕率。《晉書?文苑傳?袁宏》:“謝尚時鎮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
  【13】 瑞:吉祥。
  【14】 丹青:做顏料的丹砂和青雘,后泛指繪畫。
  【15】 工虧翰墨:猶言“談不上翰墨工夫。”
  【16】 異:不同于。
  
  況且“六書”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黃帝;“八體”的興起,則始自秦始皇。距今歲月悠久,歷史作用巨大!但古今時代不同,妍麗和質樸概念也不同,既然現今不用,就略去不談。還有龍書、蛇書、云書、垂露篆之流,龜書、鶴頭書、花書、芝英書之類,只是簡單地摹擬物象,或者圖寫吉祥圖像,和繪畫有關,與書法并無多大的關系,不能當作書法規范,因此很少討論 “六書”和“八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孫過庭《書譜》第三篇:書牒論
王根權品評書譜第59講 厥用斯弘
學書法讀《書譜》長知識(三)
聽書法一孫過庭書譜譯讀(五)【附《書譜》楷草對照帖及注釋】
孫過庭書譜注釋版
《說文解字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饶平县| 资兴市| 防城港市| 松原市| 十堰市| 巴彦县| 尼勒克县| 普陀区| 九台市| 托克托县| 科尔| 罗甸县| 达州市| 凤山县| 博野县| 眉山市| 邳州市| 普宁市| 越西县| 江城| 政和县| 鲁甸县| 浙江省| 恩施市| 驻马店市| 元氏县| 尚志市| 鹤峰县| 栾川县| 揭东县| 黔江区| 广元市| 金川县| 措美县| 尉犁县| 武清区| 酒泉市| 西安市| 南华县|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