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判例
審判長在庭審活動中為保證庭審正常、有序進行的主持行為不能認定為是限制和剝奪了當事人的陳述和辯論的權利
作者:唐青林 李舒 李元元
單位: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
閱讀提示
律師最怕法官打斷發言,尤其是老被打斷發言,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思路中斷乃至最后思路混亂,精心準備的“代理詞”最終用不上,或者被沖擊得“七零八落”。作為代理律師,你有沒有遭遇過類似于本文延伸閱讀部分案例八“開庭時的發言被法官多次打斷,而對方的發言則暢所欲言”的囧境?
遇到這個情況應該怎么應對才對案件走向最有利?除了留存“被剝奪辯論權利”的證據,律師也要自我反省:自己在庭審中是不是說了很多廢話、發言沒有切中要害?或者是認為某個觀點比較重要所以反復強調、法官認為在浪費庭審時間、所以打斷發言?律師庭審發言應避免拖沓或對同一問題反復發表相同或相似的意見,應有理有據有節言簡意賅的發表意見。根據本書作者接近20年的經驗,千萬不要把法官當法盲!一般來說,法官在他主審的案件領域是非常精通的,你說到點子上的代理詞,他一聽就明白你說到位了。
裁判要旨
審判長在庭審中打斷當事人或其代理人發言,是審判長在庭審活動中,為保證庭審正常、有序進行的主持行為,一般不能認定為是限制和剝奪了當事人的陳述和辯論的權利。
案情簡介
五家渠市雍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雍大房產公司)因與新疆雍大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雍大農業公司)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新疆高院兵團分院民事判決,向最高法院申請再審。雍大房產公司申請再審稱,(一)二審程序違反法律規定。二審開庭審理中,審判長以“協議一審案卷中已有,合議庭在庭前已閱卷”多次打斷再審申請人代理人的陳述;以“上訴人的意見已聽清、不要重復”為由阻止申請人的陳述。限止和剝奪了再審申請人陳述、辯論權利,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九項規定再審情形。雍大房產公司認為此舉限制和剝奪了其陳述和辯論的權利。
最高法院未予認可,最高法院認為“一、關于二審法院在本案的審理過程中是否限止和剝奪了再審申請人陳述、辯論權利的問題。雍大房產公司在申請書中陳述的事實,是審判長在庭審活動中,為保證庭審正常、有序進行的主持行為。在調解過程中對相關問題的表述,亦是為促成調解協議的達成的善意提示。上述情況,均不能認定為是限制和剝奪了當事人的陳述和辯論的權利。”最終裁定駁回了其再審申請。
敗訴原因
我國民事訴訟采用的是職權主義的訴訟模式,主審法官在庭審中可以根據庭審需要控制庭審的進度,并對當事人庭審中的行為作出禁止或允許的決斷。因此在我國認定法官庭審中限制和剝奪當事人陳述和辯論的權利的標準極高。故最高法院認為,本案中審判長的上述行為是在庭審活動中,為保證庭審正常、有序進行的主持行為,一般不能認定為是限制和剝奪了當事人的陳述和辯論的權利。
敗訴教訓、經驗總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為避免未來發生類似敗訴,提出如下建議:
1、如果庭審發言總被打斷,導致發表意見的權利實質上被剝奪,當事人及代理要理性、冷靜應對。(一)可要求將庭審發言被打斷的情況記錄在庭審筆錄中,否則可拒絕在庭審筆錄上面簽字;或者在庭審筆錄簽字時寫明何處被打斷發言,以留存證據;(二)要求復制庭審錄音錄像,以留存證據;(三)可與法庭進一步溝通,補充發表相關意見。
2、如果當事人要主張庭審中辯論權被剝奪,應圍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三百九十一條的規定留存被剝奪辯論權利的證據:(一)不允許當事人發表辯論意見的;(二)應當開庭審理而未開庭審理的;(三)違反法律規定送達起訴狀副本或者上訴狀副本,致使當事人無法行使辯論權利的;(四)違法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其他情形。
3、很多時候“庭審發言總被打斷”卻無法舉證證明,好消息是2017年2月頒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庭審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該司法解釋第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應當對庭審活動進行全程錄音錄像。”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辯護律師、訴訟代理人等可以依照規定復制錄音或者謄錄庭審錄音錄像,必要時人民法院應當配備相應設施。”
4、律師要自我反省:自己在庭審中是不是說了很多廢話、發言沒有切中要害?或者是認為某個觀點比較重要所以反復強調、法官認為在浪費庭審時間、所以打斷發言?律師在庭審發言時應避免拖沓或對同一問題反復發表相同或相似的意見。有理有據有節言簡意賅的發表意見。
5、即便“庭審發言總被打斷”,律師當庭可以“不卑不亢”依法說明,庭后也可以與法官口頭或書面形式再溝通,如果判決不公還有上訴、再審、抗訴等等多種救濟途徑。如果確實極少數法官的“屁股坐歪了”,除了留存證據之外,可關注該案有無其他違反法定程序、濫用職權或徇私枉法等,有證據的話可以向庭長、院長、紀檢組、檢察院檢舉控告。代理律師千萬不要為了一時之快而“死磕”,代理律師切勿采取過激行動,如哄鬧、沖擊法庭,威脅、辱罵、誹謗甚至毆打司法人員等。因為行動過激可能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依據可查閱《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律師法》第四十九條等。
相關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第一百一十條 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
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
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百九十一條 原審開庭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九項規定的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
(一)不允許當事人發表辯論意見的;
(二)應當開庭審理而未開庭審理的;
(三)違反法律規定送達起訴狀副本或者上訴狀副本,致使當事人無法行使辯論權利的;
(四)違法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其他情形。
以下為最高法院在“本院認為”部分就此問題的論述:
關于二審法院在本案的審理過程中是否限止和剝奪了再審申請人陳述、辯論權利的問題。雍大房產公司在申請書中陳述的事實,是審判長在庭審活動中,為保證庭審正常、有序進行的主持行為。在調解過程中對相關問題的表述,亦是為促成調解協議的達成的善意提示。上述情況,均不能認定為是限制和剝奪了當事人的陳述和辯論的權利。
案件來源
新疆雍大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五家渠市雍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4)民申字第2205號]
延伸閱讀
如何證明辯論權被剝奪?我們梳理了最高法院和高級法院十個當事人主張辯論權被剝奪但被法院不予認可的案件,我們相信律師們能夠從這些令人無奈的判例中找到一些方法。
案例一:程宇、張建文等與仇應新、李永海等股權轉讓糾紛申訴、申請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1417號]程宇、張建文等再審申請稱:“二審法院以‘法庭調查和辯論同時進行’為由,不允許程宇一方發表辯論意見,在其強烈要求下才被準許讀完書面代理意見,且二審判決書對程宇一方庭審中發表的辯論意見進行了刻意回避。”最高法院認為:“關于二審法院是否剝奪了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問題。二審判決書對程宇一方的上訴理由進行了詳盡論述,程宇等申請再審時也并未提供證據證明二審法院在庭審過程中剝奪其辯論權利,故程宇等人該項再審申請理由不能成立。”
案例二:河北華晨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與王建立、豆強與李英進、穆臘梅、河北兆倫服飾有限公司、河北啟華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辛集市隆邦服飾制衣有限公司、河北華晨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607號]華晨光伏公司再審申請稱:“本案一審中,法官在庭審中只詢問了李英進代理或代表的六個被告是否認可借貸事實,沒有讓華晨光伏公司對此借貸事實發表意見,剝奪了其合法辯論權利。”但最高法院認為:“關于華晨光伏公司的辯論權利在一二審中是否被剝奪的問題。本案一、二審程序中華晨光伏公司均委托律師代理參與了訴訟。從開庭筆錄看,各方就借貸的事實問題均參與了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華晨光伏公司期間多次發言,不存在剝奪其辯論權利的問題,華晨光伏公司主張其一二審中的辯論權利被剝奪沒有事實依據。”
案例三: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天成工貿有限責任公司、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鐵北街道辦事處與安湛華與張先福、東北特鋼集團北滿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徐林、姚自平、閻善文與齊齊哈爾市華泰建筑安裝公司合資、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申字第1116號]華泰公司再審申請稱:“二審法院沒有對一審訴訟之外的和未質證的金額進行審理,剝奪了華泰公司舉證和辯論的權利。”但最高法院認為:“關于二審法院是否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問題。一、二審法院均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并圍繞當事人的訴辯主張組織舉證質證,發表辯論意見,不存在不允許當事人發表辯論意見或者違反法律規定送達起訴狀、上訴狀副本致使當事人無法行使辯論權利等情形,亦無其他違法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情形。華泰公司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一、二審法院違反法律規定剝奪了其辯論權利,華泰公司提出的該項申請再審事由不能成立。”
案例四:張彤彤、劉宏穎等與北京法博洋國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公司解散糾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申字第846號]法博洋公司及張彤彤、劉宏穎向本院申請再審稱:“二審法院在2014年5月22日唯一一次開庭審理中,并未組織各方當事人根據章程二十四條、二十五條規定,就申請人于2012年2月20日召開的董事會特別會議發表意見以及法庭辯論。2014年5月23日至2014年12月19日(終審判決)期間,二審法院再未與申請人之間有過任何交流活動。二審法院剝奪了申請人訴訟以及辯論權利,存在突襲判決情形。”但最高法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一條規定:‘原審開庭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九項規定的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一)不允許當事人發表辯論意見的;(二)應當開庭審理而未開庭審理的;(三)違反法律規定送達起訴狀副本或者上訴狀副本,致使當事人無法行使辯論權利的;(四)違法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其他情形。’北京高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陳錫聯及其委托代理人田銳華、施萍,法博洋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錚,張彤彤,劉宏穎均到庭參加了訴訟。再審申請人并未提供證據證明本案存在上述司法解釋規定的應當認定為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情形,其關于本案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九項即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申請再審理由不能成立。”
案例五:遼寧物流有限公司與沈陽展業置地有限公司企業借貸糾紛申訴、申請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2267號]物流公司再審申請稱:“原判決置本案證據和事實于不顧,違背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及訴訟中的承認,否認存在借款關系,既不能提出相反的證據和事實根據,又不給予當事人提出意見和補充材料消除其疑慮的機會,違反民事訴訟法及證據規則,作出與事實及法律相違背的判決,實質是剝奪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及實體權利。”但最高法院認為:“二、關于原判決是否存在剝奪物流公司辯論權利情形的問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一條‘原審開庭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九項規定的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一)不允許當事人發表辯論意見的;(二)應當開庭審理而未開庭審理的;(三)違反法律規定送達起訴狀副本或者上訴狀副本,致使當事人無法行使辯論權利的;(四)違法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其他情形’之規定,物流公司應當舉證證明原審法院存在上述情形。經審查,原一、二審均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物流公司及展業公司均出庭參加了訴訟,沒有證據表明庭審中存在上述情形。物流公司以一、二審法院不向其釋明、不給其補充材料消除其疑慮的機會為由提出此項主張,明顯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案例六:哈爾濱華倫鮑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哈爾濱鐵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與哈爾濱華倫鮑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哈爾濱鐵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637號]鮑氏公司再審申請稱:“二審期間,鑒定單位對將鮑氏公司的異議及法院的復核要求敷衍了事,……二審法院以時間過長為由,將三方對質逐一核對的方式變更為書面答復。而此后鑒定單位的答復是鮑氏公司其他全部異議均不成立,二審法院不予核實,直接依照鑒定單位的敷衍答復做出了終審判決。二審法院對于鑒定過程中爭議事項異議內容的玩忽處置,實質上是剝奪了當事人的充分質證和辯論權利,本案的關鍵證據沒有經過質證而直接作為定案依據。”但最高法院認為:“二審程序是否剝奪當事人的辯論權利。鮑氏公司認為二審法院將現場核對異議的鑒定答復方式改為書面答復,是剝奪當事人的辯論權利。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一條規定的屬于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事項有:不允許當事人發表辯論意見的;應當開庭審理而未開庭審理的;違反法律規定送達起訴狀副本或者上訴狀副本,致使當事人無法行使辯論權利的;違法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其他情形。本案中,對于鑒定結論的質證意見,二審法院已經充分允許鮑氏公司發表,并且在2015年11月4日的詢問中,案件承辦人詢問鮑氏公司需要多長時間制作書面異議材料,鮑氏公司回答需要10日,二審法院已經給予其充分的時間制作書面異議,鑒定單位復函后,二審法院再次組織庭審,對答復意見進行質證,充分保障了鮑氏公司的質證、辯論權利。”
案例七:沈陽萬國通汽車銷售中心與遼寧中醫藥大學龍江中醫院、遼寧嘉泰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等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申訴、申請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269號]萬國通中心再審申請稱:“二審法院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開庭時萬國通中心沒有舉證完畢,沒有發表代理意見,二審法院就宣布休庭。”但最高法院認為:“關于原判決是否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問題。萬國通中心申請再審主張,二審法院開庭時,在萬國通中心沒有舉證完畢,沒有發表代理意見的情況下就宣布休庭。經審查,本案二審法院于2015年9月1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庭審筆錄記載在庭審最后階段,審判長詢問雙方是否有補充的辯論意見,萬國通中心陳述稱沒有。因此,原判決并不存在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問題,萬國通中心也沒有提供其他證據證明二審開庭過程中存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一條規定的情形,其依據該事由申請再審,理由不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案例八:黃瑞康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腦科醫院衛生行政管理再審復查與審判監督民事裁定書[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2016)桂民申310號]黃瑞康再審申請稱:“其在二審開庭時的發言被法官多次打斷,且不被同意延長發言,而對方的發言則暢所欲言,應視為剝奪其辯論權利。”但該院認為:“關于二審判決是否其剝奪其辯論權利的問題。經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一條規定,原審開庭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九項規定的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一)不允許當事人發表辯論意見的;(二)應當開庭審理而未開庭審理的;(三)違反法律規定送達起訴狀副本或者上訴狀副本,致使當事人無法行使辯論權利的;(四)違法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其他情形。黃瑞康提出其在二審開庭時的發言被法官多次打斷,且不被同意延長發言,而對方的發言則暢所欲言,不屬于上述規定中剝奪其辯論權利的情形。”
案例九:桐鄉市崇福創益裘皮制品廠與蘇州浩緣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任英會加工合同糾紛申訴、申請民事裁定書[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浙民申1587號]浩緣朋公司、任英會再審申請稱:“二審程序違反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九)項的規定,剝奪任英會的辯論權及最后陳述權,嚴重違反法定程序。”該院認為:“任英會認為,二審法院在庭審時剝奪了其辯論權及最后陳述權,嚴重違反法定程序,且本案未依法啟動鑒定程序,損害了任英會的合法權益。經查閱二審庭審錄像,任英會在二審庭審辯論及發表最后意見的階段確未發言,但其并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一條第(一)項規定的‘不允許當事人發表辯論意見’的情形。本案中,任英會對案件事實、證據和法律問題在庭審調查階段充分發表了意見,在辯論階段二審法院并未故意剝奪任英會發表辯論意見,故不構成程序違法。”
案例十:陳盛名與黃茜、李世芳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再審復查與審判監督民事裁定書[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鄂民申1707號]陳盛明再審申請稱:“一審法院未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告知申請人變更訴訟請求,剝奪了申請人的辯論權。”但該院認為:“關于陳盛名提出一審法院未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告知其變更訴訟請求,剝奪其辯論權的問題。一審期間,人民法院向陳盛名釋明其主張的法律關系性質與人民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實不一致,告知其可以變更訴訟請求,陳盛名明確表示不同意變更訴訟請求。據此,一審法院已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履行了釋明義務。同時查明,一審法院三次開庭審理本案,二審法院對本案進行書面審理,陳盛名的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了歷次庭審,不存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一條規定的剝奪當事人辯論權的情形,故陳盛名的此項再審事由不成立。”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