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幼兒園、中小學的開學,每個城市的交通又開始繁忙了起來,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家長很多,但是,小朋友上下學的交通安全問題,你注意到了嗎?在當前較為復雜的交通情況下,如何保證孩子們在上下學路上的安全?下面從幾個方面來看看該注意什么。
1、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汽車兒童安全座椅對降低交通事故中兒童死亡或嚴重受傷發揮著很大作用。安全座椅在歐美使用率高達95%以上,國內基本在20%左右。
現在很多家長開車,奶爸開車奶媽抱娃坐在副駕駛的情況比比皆是,要知道車子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行駛時突然緊急剎車,10斤重的嬰兒產生的沖擊力就會變成200公斤,這估計也沒有幾個人能Hold得住這沖擊力,因此,有條件的家庭一定要安裝適合的安全座椅。
2、行車落鎖
小朋友天生就有很大的好奇心,對所有東西都充滿好奇,尤其對車上各種開關,零部件總喜歡動手摸、操作。
家長一定要注意,不光要口頭教育什么東西不能碰,還要嚴格施行該做的事,比如行車一定要落鎖,防止小朋友開車門掉下車發生危險。
3、下車安全問題
小朋友的安全意識很低,不像成人那樣,比如開車門下車,很多都是直接開門下車就走,比如到學校后,很多家長在沒有觀察清楚周邊環境的情況下讓小孩貿然下車,這樣極易造成“鬼探頭”現象,引發交通事故。
因此,家長一定要監督,囑咐好,如果在交通路況復雜的情況下,不放心最好就是自己下車為小朋友開門,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
4、身體切勿伸出車外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現在在路上幾乎都能看到小朋友,把頭手伸出車外,甚至家長打開天窗讓小朋友身體伸到天窗外。
這都是很危險的事情,小孩不懂事,大人不能忽視危險,坐視不管。
(一起孩童頭身伸出天窗,撞擊限高桿導致死亡的案例)
5、步行上學的“五要”和“五不要”
不光開車要注意安全,家長一定要反復教育孩子在平時上下學途中也要注意安全,不能忽視:
“五要”:要走人行橫道;走路時要集中精力;過馬路要遵守信號燈;要走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等過街設施;要認識交通標志。
“五不要”:不要嬉戲打鬧;不要翻越護欄;不要隨意橫過馬路;不要在道路上看書、踢球等;不要扒車、追車、拋物擊車等。
6、切勿乘坐黑車、黑校車
許多孩子們通常會乘坐校車往返學校,但由于部分偏遠地區對校車的管理沒有規范,一些校車常常會出現超員、非法營運等情況,使得安全風險極高,一旦發生危險,后果無法想象。
“黑校車”為了獲取更多經濟利益,經常對車輛進行私自改裝以容納更多的乘客。一方面,改裝后的車輛常常存在安全帶和座椅不足的情況,乘車人缺少必要的安全防護裝備;另一方面,車輛超員使車輛性能下降,更容易導致側翻或其他交通事故,具有極大安全隱患。
7、汽車盲區問題
很多小孩喜歡在馬路上打鬧,停留,這是很危險的事情,打鬧會讓小朋友完全忘記周邊的危險,家長一定要告誡孩子要注意。
另外,人行道、停車場等有車出入的地方,也要告知小朋友不能在這些地方停留,主要是小朋友身高不夠,如果再蹲下,因為車輛盲區,很多駕駛員都看不到,非常容易壓到。
(以上圖片均來自交警隊和網絡)
好了,今天的安全教育課堂就到此了,希望家長對此問題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