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
好花園真諦
Garden Competition
每一株凡花野草都有其價值,種植生活會讓我們把這樣的理念推及于己:每一個人都有其存在價值。
如嘉語所言,種植是沉淀,更是治愈。時光靜好,不管你是只植幾株花草,還是“瞎想”造園,在與花草植物為伴的修行期里,我們會愛上越來越多的自然生命,我們會平和從容許多。
春夏秋冬,隨著自然節氣變化,應時種下花草、果蔬,收獲春華秋實。這過程很慢,需要極多耐心,有耐心就會有沉淀。這過程很慢,慢到花園種植人都不知道何時治愈了自我的焦慮、迷茫與憂傷。
我們知道,
一座好花園的誕生,
不僅需要時間的沉淀,
也需要家人、寵物、創意……的參與。
| 大賽介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我們的消費水平在不斷升級,對美的追求也在升級。把庭院、露臺、陽臺打造成一方花園,甚至追求更大更美的私家花園也漸成趨勢,隨之而來的園藝美食、創意更是層出不窮。
當花也創刊5周年時,我們收集到的花園故事已匯聚成龐大的力量,是時候給各位設計師、生活家一個展示的平臺了!
因此,花也發起了“2019花也·好花園大賽”,開賽以來,我們收到了上百位參賽者發來的花園作品,他們的造園經歷中不止奇思妙想,更有血淚教訓和收獲的喜悅……
今天我們精選了7個花園主的種植故事和你分享,如果說“好的花園是一種信仰”,他們就是最忠誠的信徒。
好花園大賽 種植類優秀作品展示 /
- 嘉語花園 -
種植是沉淀,更是治愈
起初,只因艷羨春天公園圍墻上燦若櫻霞的薔薇,才想種一棵藤月裝點自家露臺的圍欄。然而到了春天,某寶淘來的那棵月季完全沒有開出商家宣傳圖上震撼的效果,甚至,它根本就不是我想要的藤月,只開了幾朵普通甚至艷俗的大紅花。
可是,也正因為這棵宿遷假貨月季,在我帶著失望和憤懣百度時,才無意間結識了龍沙寶石,發現了陌上花論壇。
▲園主嘉語
從此便推開了神奇的園藝大門,打開了我這一片繽紛的園藝天地,在我不到三十平方的露臺上,從畫第一張設計圖開始,一磚一土,一花一木,至今八年,癡迷其中,不可自拔……
有花園的日子,生活也開始變得充滿詩情畫意。花園于我,是放空,是沉淀,更是治愈,它是屬于我自己的一方私密天地,閑暇時光,可以種種花草,亦或發發傻呆。
每天清晨聽著鳥叫,呼吸著花朵的芬芳,一邊澆花一邊拍照。微風吹過長發,水滴濺濕腳丫,朝陽,露珠,鳥鳴,花朵……些許片段,組成各種美好。三兩枝洋水仙,頷首低語,頗有幾分清麗的味道。鐵線蓮曲線曼妙的枝條上頂著毛茸茸的花苞,雖然還未開放也充滿了別樣的美感。
綿毛水蘇,毛茸茸肉嘟嘟的葉片質感奇特,每次看到都忍不住想伸手去撫摸。月季嬌艷的花朵倚靠在花架上,看去那樣溫婉,乖巧,氣質慵懶。
身姿頎長的金雞菊,可愛的小黃花隨風搖曳。美女櫻也毫不示弱,星星點點的花朵或紫或紅,在綠葉間隨處閃現……
是的,這就是我的花園,目光所及之處,定格下來,都是一幅美好的圖畫。晴好的日子,有花的紅,草的綠,飄飄的裙裾和暖暖的微笑,雨天,也有雨天的意境。
昨天看到一句話,能種花的女人都是幸福的!仔細一想,感觸頗深。回顧數載,無非花開花落,年復一年,最后收獲的不過欣喜歡愉,閑情逸致。
這些說到底都是精神享受,不抵吃用,但是家人卻能任由我花那么多時間、精力、金錢去買花種花,允許我把家里的露臺陽臺窗臺等一切可利用的地方都占得滿滿當當用來擺花放花。
只為我這僅屬于自己的小愛好,這份支持的確好難得好感恩!
雖然我依然沒有大院子,沒有好相機,沒有期盼的花店,但我有愛,有鼓勵,有夢想,想到這些我就會覺得好窩心,因這一切,都是金錢買不到的珍貴。
- 靈芝的花園 -
種植是一場安靜的修行
2016年3月在與大樓物業溝通并征得他們的同意后,我在辦公室樓頂開始小規模地種植月季,同年9月又開始了鐵線蓮、繡球等開花植物的種植。三年來積累了一些適合于重慶地區的種植經驗。
鐵線蓮 月季 繡球在重慶主城地區的種植經驗
鐵線蓮
三類、F類(雨季要避雨)、大道、德克薩斯類以及個別一類(銀幣和雪崩)能適應重慶主城高溫高濕的氣候狀態,在樓頂全日照環境下種植效果不錯花量也大,屬于強健的品種。
花后剪掉殘花,撒一點緩釋肥,在七月底修剪,還能再看一次秋花。第二年的一月底再進行一次修剪和埋緩釋肥,為當年的春花做準備。以上品種屬于重剪類,大道可重剪可輕剪,視苗情而定。緩釋肥一般使用318S和魔肥,用量參照說明書。
一類和二類屬于輕剪類,在重慶種植難度相對較大,在陰雨綿綿的雨季,有條件的要盡量避雨。修剪時間和肥料使用同上。
月季
大部分月季在重慶地區的種植效果比較好,每年的春節前后開始修剪塑型,等新芽萌發后開始每周澆一次花多多22號液肥,四月初開始開花,花期不施肥。
花期結束修剪殘花后由于氣溫開始升高,液肥十天或半個月施一次,通常一個月后又會開花。有些品種的月季可以一直開花到十二月。
每年冬至后開始埋冬肥,沿盆邊一圈土挖下十公分左右的深度,埋腐熟的雞糞肥、骨粉,然后正常澆水管理等待來年的花期。月季的病蟲害以預防為主,樓頂全日照通風良好的環境更減少了病蟲害的出現。
每年冬剪后打一次藥預防,用藥以阿維菌素和翠貝醚菌酯、福星、蘇云金桿菌為主。
月季的修剪主要分為微月、灌木和藤本幾種方式,微月和灌木都可以重剪塑型,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型進行修剪。藤本月季只需要剪掉殘花和三年以上失去活力的老枝條即可。
繡球
繡球的種植在重慶主城地區相對難度較小,沒有病蟲害,只需要足夠的肥和水。春天從萌芽到開花是它們最美的時候。
由于樓頂是全日照,但繡球又不耐曬,根據重慶主城地區的氣溫條件,我通常會在端午節前后把它們搬到只曬上午的地方,每年的中秋后再搬回到全日照的位置,防止它們被曬傷。
最熱的七八月份每天要澆早晚兩次水。由于大部分繡球都是老枝條開花,所以在對的時間修剪和施肥是關鍵。
繡球的修剪要在每年的八月前完成,八月后修剪會影響第二年的開花。一般我會把木質化很厲害的老枝條留下,用來支撐其它的開花枝條。冬至后埋冬肥,以腐熟的雞糞肥和骨粉為主,條件允許也可以埋些魔肥和愛麗思顆粒肥。
第二年春天萌芽后,每周一次花多多2號液肥,花期停止施肥,花后撒318S緩釋肥,用量參照說明書。
種植于我而言是一場修行。那些健全沉靜而又美麗的花草樹木讓人沉醉,也皆因此種種而打動人心。“無事此靜坐,一日似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園主靈芝
- 拾芳園 -
這花園是“瞎想”出來的
花園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細節和用心,會隨著在花園里的時光慢慢成熟。
我是看著拾芳園從最初的規劃到建設,再一處處景觀慢慢打磨、修正,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譬如,垂花廳外側本來沒有設計木平臺,因著河邊兩棵老榆樹,便增加了推門出去挑空在河岸上的木平臺,在綠蔭的圍合籠罩下,這一處格外幽靜,春天,看榆樹慢慢冒出細嫩的樹葉,有陽光透過樹梢灑下,暖風熏人中泡上茶,也是我最喜歡呆的位置。
這個位置因為走路的習慣,重新調整了路,每一塊墊石的距離也是根據行走的方便做過調整;而石條堆出的花壇,總覺得有些高,有些突兀,這幾天下降了一層,連底下的小路都更出彩了。
墻邊的亭子,也是后來加出來的,因為,想在這個位置停留,聞秋天小木橋旁的金桂滿樹沁香,還有另一側紫葉的紅楓小風中一片片飄落在碧綠的青苔中。
我送來的一叢火星花,園主尋摸了半天,點綴在入口的小路邊,,一旁還搭配了石燈籠,石燈籠太新了,貼一塊帶土的苔蘚,頓時有了歲月的感覺。
籬笆門下去的靠河邊的牡丹園,一條石塊鋪成小路,也因著走路的方便做了調整。下雪時,兩邊黃色的洋水仙,紫色的葡萄風信子,讓這條路美極了。
河坡去年沒來得及整理,擔任了好長時間菜地的功能,思路成熟后,開始調整地形,這里慢慢出現了亭子,還有櫻花樹,牡丹,和幾棵繡球。后來又增加了木棧道,最盡頭處做了亭子,做園子的收口。
園子里每一條小路,每一塊石頭,每一棵植物,在怎樣的位置,怎么布置,包括小木橋的圍欄,竹子的小柵欄,都是園主張星華親自去布置或動手。常常看到園主鞋子褲子上沾滿的泥巴,說著話,便又去拔除苔蘚上冒出的雜草,或者撿去凋落的枯葉了。
▲園主張星華
很多人不理解,問園主張星華:“你是設計師嗎?你幫人設計花園嗎?”
“不是?那你為什么要建這么一個園子呢?”
“打造拾芳園是不是很累,很辛苦?”
關于這些,三言兩語沒法說清。感興趣可以在“CHINA好花園”節目里,聽園主張星華慢慢道來。
注:本選段圖文|瑪格麗特-顏
- 櫻花小院 -
愛上一面風車茉莉格子墻
有一種藤本對我來說近乎完美,它就是絡石藤。作為常綠木質藤本,高度可長達10米,非常耐陰,就算種在北面也不會對它的生長產生太大的影響。
春天來了,白色小風車就轉呀轉起來了,還伴隨著濃郁的芬芳。因其花型如風車,花香似茉莉,所以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風車茉莉。
它的花朵雖嬌小可人,但人家一點都不嬌氣,既不像月季那么愛生病,生長又極其迅速,枝條上還自帶生氣根,只要有個依靠就能自己往上爬,真的是省心省力又可愛。
喜愛小碎花又是白色控的我,花園里怎么能少了它的身影呢?為了讓它以最美的方式出現在我的花園,我絞盡了腦汁。
2015年10月,對北花園進行改造時,終于有了靈感。操作臺的上方有一面高墻,聯想到不久前在微博看到的一張圖片,于是根據墻面的尺寸手繪了草圖,找本地鐵藝店定做了花架,操作臺兩側的紅陶盆里各種下一棵風車茉莉。
從此開始翹首以盼,期待著藤蔓爬滿格子架。
一年又一年,希望隨著枝條一天天地蔓延,每次親手纏滿一個格子,希望便向上攀升了一格。絡石藤一天天長大,照顧它也不用太費心,這幾年里除了出現過一次蚜蟲,從沒發生過其他病蟲害。
2018年6月,因為要離開花園半年,考慮到我的寶貝絡石藤在紅陶盆里有被干到的風險,于是給它們換成了兩個高度將近90公分的水泥盆。
所幸半年之后回家看到它們很健康,感到無比欣慰。只是因無人照顧枝條全部纏在了一起,用了將近半天的時間去梳理,重新纏繞在空白的格子上,修剪掉多余的枝條,終于還它一個神清氣爽。
2019年春天,擁有一面風車茉莉格子墻的夢想終于完美實現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它的美吧。
- 牛牛苔蘚 -
與花草泥土苔蘚為伴
愛花愛草,不論貴賤。牡丹自然富貴逼人,山間一株小草,同樣可以搖曳多姿。山間游走多年,與花草泥土苔蘚為伴,終于找到心之所向。
幾款苔蘚作品介紹
鳳尾竹苔景手捏盆
植物:鳳尾竹 鐵角蕨 多種苔蘚
盆:手捏盆
配石:風凌石
配土:泥炭土 火山石
養護:視天氣情況,隔幾日澆水澆透。日常存雨水,用噴壺給植物(包括竹 苔蘚)噴水,保持濕潤而不積水。
放置地點:露天有遮陰,陽光不暴曬的地方。室內光線明亮,透風透氣的地方。
苔蘚盆栽很適合現代人的家居裝飾, 小巧鮮綠,節省空間,對光照要求不高,喜歡陰涼潮濕的環境。
苔玉
苔玉,不需要花器,僅以苔蘚包裹。可以搭配多種不同風格花托,或者懸掛。適合多種家居或者商業裝飾。
常見園藝植物苔玉
所用植物多選擇喜陰的蕨類或者觀葉植物。不建議選擇喜光不喜濕的多肉植物類。
制作方法
花市可以買到各種蕨類,觀葉植物,如鐵線蕨 鳳尾蕨 狼尾蕨 文竹 各種竹芋等等。一般用灰蘚包裹帶土植物,手工收攏做近圓形,用環保鐵絲或者彈力繩等固定。
日常養護
視天氣環境情況,觀察植物鮮活度,重量等,隔幾日將土球泡入水中,氣泡冒完,拿出即可。日常用噴壺給苔蘚和植物葉面噴水。保持濕潤。如果下雨天,淋淋雨,苔蘚會長得特別好。
山野草苔玉
每一種植物都有它美的一面,除了我們常見的園藝觀賞植物,很多山野植物也是很美的。我們可以把一種或多種山野草組合在一個苔玉里,在不同的時間段欣賞到不同的植物的美。
以下開白色花朵的,就是一種野生的秋海棠,每年都會復花,捏苔蘚球的時候,特意加了一株車前草在一個苔玉里。秋海棠無花無葉時期,可以欣賞車前草。
總之,苔蘚苔玉一類,比較適合光線不強烈的地方,但是養護不能懶,需要多噴水。苔蘚類主要靠葉子呼吸,不能只澆水,不然底部積水爛葉,表面又吸收不到水分。苔蘚就容易發黑發黃。
光線也不能過暗,在成都的話,春秋冬都是可以露天養護的。只夏季需要遮陽。另,如果大家不能找到鮮活的苔蘚,或者覺得養護比較麻煩,也可以用水苔代替。
比如,可以用水苔包裹春羽等耐旱的觀葉植物,懸掛在空中,觀賞性也還可以。而且不用經常泡水噴水,減少養護頻率。
- 菁庭花園 -
時光靜好,造個園吧
建大花園的緣由始于我與一塊荒地的邂逅,那是2017年初夏的一個黃昏。
這是一塊西向、面湖靠山的荒地。站在坡上,只見夕陽下湖面開闊,水面倒影著山巒與落霞,晚風過處,粼粼波光之上跳躍著金色小浪花;四周群山環繞,渺無人聲,偶有鳥鳴劃破暮色的寧靜,一切都靜謐美好得像一處世外桃源。
然而,伴隨著造園工作的開啟,各種困難也隨之日益凸顯。由于花園地處偏僻鄉村這樣的小地方,開工之后才慢慢發現,這里不僅嚴重缺乏技術人才,也缺乏工人,造園的資金也極為短缺。
在園建的同時,為花園挑選花卉品種的工作也一刻不停地進行著。在品種的選擇上,我極其仔細和謹慎。
我在三十多年的養花過程中,養過的花卉品種有數百種,加上平時注意收集整理各種適合本地氣候的花卉的資料,所以在品種的選擇上有著明顯的優勢。
自2017年10月14日種下第一棵苗,至今年春天已為時一年六個月。
由于建園資金捉襟見肘,為了能用有限的資金盡可能買到更多的花苗,我借助強大的互聯網在全國范圍內搜集品種,買最便宜的牙簽小苗,再竭盡全力帶著工人將小苗拉扯大,其中耗費的體力、腦力和技術真是一言難盡。
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歷時8個月后的2018年10月,終于初見成效,小牙簽苗已迅速成長為直徑超過一米的“大樹”,開出了滿園繁花,堪稱奇跡。
時至2019年4月,花園已初見規模,一襲春花,驚艷了無數人的眼,那一排長達兩百米的花墻更是刷爆了朋友圈。這一年多來,眼看著這塊荒地由上百張設計圖一步步變為現實,心中自是百感交集。
在紛繁熙攘的世界里擁有一處心靈的居所是每個人的奢望,而這種奢望并非遙不可及。有道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一個明亮的窗口,巧思之下也能變成內心的一片花園。
▲園主封濤
對我而言,養花造園始終是深源于內心的情懷。用女性的視角與內心的豐盈去造一個園,它必然隨處帶著設計者的體溫與氣質。因為溫度,所以動人。
- 讀懂菖蒲 -
凡山野草也值得精心養護
我酷愛園藝花草,自家小院子打造將近20年,追求自然野趣風格,通過接觸大自然不斷汲取靈感從而使自己達到一定的境界,也愿意與愛好者們互學分享。
我自小喜歡園藝,盆栽,從一開始喜歡各種各樣的植物花朵,到后來開始的做減法,追求簡單且有意境的園藝,現在院子里的主要組成元素是苔蘚,菖蒲,山野草,水系,藤本,日復一日同樣做著一件事情,辛勤并快樂著。
養護任何植物花草首先要勤勞、對比氣象變化進行觀察從細微的變化中去分析、讀懂它,從失敗中找到原因。
比如苔蘚,最合適生長在石頭上,喜濕不宜澇,宜樹下間隙的陽光照。蒲草亦是如此,凡山野草,顧名思義來源于大山,那么我們移栽就要最大程度的來相模擬自然界的條件,包括環境的濕度,光照度,通風度等。
初養菖蒲的朋友很難掌握它的習性,我淺有感想。
菖蒲控水是關鍵,不要等菖蒲干透時再補水,因為菖蒲一旦脫水葉片不易恢復原來的翠拔狀態。當然也不能一連好幾天淋雨,特別是在溫度高于25度時。空氣相對濕度大的時候基本上不要澆水,菖蒲除了大夏天可以在適當遮陰下曬太陽,菖蒲必須及時剔除黃葉以免退化腐爛。
-
每一株凡花野草都有其價值,種植生活會讓我們把這樣的理念推及于己:每一個人都有其存在價值。
如嘉語所言,種植是沉淀,更是治愈。時光靜好,不管你是只植幾株花草,還是“瞎想”造園,在與花草植物為伴的修行里,我們會愛上越來越多的自然生命,我們會平和從容許多。
春夏秋冬,隨著自然節氣變化,應時種下花草、果蔬,收獲春華秋實。這過程很慢,需要極多耐心,有耐心就會有沉淀。這過程很慢,慢到花園種植人都不知道何時治愈了自我的焦慮、迷茫與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