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炎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藥卻不能少吃。到頭來養好了,萬事大吉,養不好,痛苦常伴左右,生活質量下降,還要忍受藥物副作用,胃炎更有惡化癌變的危險。
有人可能會問了,不想忌口,也不想長期吃藥,在保障生活質量的同時,如何能把胃養好呢?
其實這些問題并不難解決,懶人養胃就靠下面三點:
一、睡個好覺,相當于自己生產胃藥。
國際醫學界發現,胃病發病率最高的當屬“熬夜族”。正常情況下,胃黏膜會自己分泌一種果凍狀的物質TFF蛋白,能夠在胃中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擋胃酸、毒素、食物刺激等對胃黏膜的傷害。在TFF蛋白分泌充足的情況下,就相當于胃部自己合成了抗酸藥、殺菌藥和胃黏膜保護劑。
然而,這種天然胃藥白天分泌得很少,主要在夜間熟睡狀態分泌,這就是為什么經常熬夜的人胃病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的4倍。所以,要想胃好少吃藥,每天早早去睡覺!
二、做菜的時候加道工序,美味又養胃。
胃炎患者最大的困惑就是,想養胃還管不住嘴。事實上,“養胃”和“美味”并不矛盾。過度忌口還會造成營養不足,要知道胃黏膜細胞的生長也是需要充足營養的!
胃炎患者只要在烹飪時加一道工序——勾芡,既可以封住食物中的營養避免流失,同時淀粉中葡萄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還可與胃酸作用,形成膠狀液,附在胃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緩解食物對胃壁的直接刺激,保護胃黏膜。
三、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決定健康。
在胃腸健康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精神意識的重要作用。現代醫學已經證實,一個人如果常常處于緊張焦慮的情緒下,會直接導致抵抗力下降,胃腸功能紊亂。
臨床發現,80%的胃病患者都是由不良情緒導致的。原因就在于下丘腦中掌管情緒的神經中樞會通過植物神經系統控制胃腸功能。出現胃酸過度分泌、胃黏膜蒼白、胃腸蠕動受阻、神經性噯氣等反應。
所以控制情緒,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把握健康的能力!
胃炎朋友,看了小編的建議是不是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