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飲茶
茶葉中含有咖啡因、可可堿等生物堿,人們在空腹時飲用會促使腸道吸收的咖啡堿過多,從而使人體產生一時性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癥狀,醫學上稱之為“茶醉”。
“茶醉”表現為心悸、頭痛、胃部不適、眼花、心煩等癥狀,長此以往,就會出現營養不良和食欲減退,嚴重時還會出現慢性胃病。患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更不宜空腹喝茶,特別是濃茶。因為過多的鞣酸會刺激腸胃黏膜,從而導致潰瘍病情加重,有的潰瘍患者還會同時出現消化不良或者便秘等現象。
大部分茶葉中都含有氟,空腹飲用會使人體的氟含量增加,進而使牙齒損壞,腸道出現問題,腎功能損傷,甚至對骨質產生毒害。
研究顯示,習慣于飯后1小時再飲茶的人,每天飲用5~10克茶葉,不會使身體內的氟過量;習慣于空腹飲茶,特別是飲用濃茶的人,身體內的含氟量較高,長此以往,會引起氟中毒,給人體造成傷害。因此,建議習慣于空腹喝茶的人,從現在開始要培養自己良好的飲茶習慣,以免使身體受傷害。
以茶解酒
茶中咖啡堿、茶多酚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并有利尿作用,許多人認為喝太多酒后可通過飲茶把大量酒精排出體外,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因為酒后飲茶,茶堿產生利尿作用,這時酒精尚未完全分解,卻因茶堿的利尿作用而進入腎臟,酒精對腎臟有較大刺激性,從而易對腎臟功能造成損害。
于是出現腎寒、陽痿、尿頻、尿濁、睪丸墜痛等癥狀。對此,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曾做過清楚的闡釋:“酒性純陽,其味辛甘,升陽發散,其氣燥熱,盛濕祛寒。酒后飲茶傷腎臟,腰腳墜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消渴攣痛之疾。”
另外,酒精對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濃茶同樣具有興奮心臟的作用,酒后飲茶,使心臟受到雙重刺激,興奮性增強,加重了心臟負擔,這對心臟功能不佳的人更是不利的。
睡前喝茶
茶葉中含有咖啡因和茶多堿,是能夠導致神經中樞產生興奮作用的物質,可以提高神經中樞的興奮性,讓人精神亢奮,導致失眠。而且茶水還有利尿作用,睡前飲茶,會增加夜間排尿的次數,干擾睡眠,所以睡前2~3小時不宜喝茶。
如果一定要喝茶的話,建議最好喝紅茶,紅茶是全發酵茶,茶多酚含量不但少,而且刺激性較弱,晚上飲用一些不會對睡眠產生影響,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喝紅茶加點奶還可以起到溫胃的作用。最好不要飲用綠茶,因為綠茶屬于不發酵茶,茶多酚含量較高,并保持了其原始的性質,刺激性較強,容易造成失眠。
如果喝的是安神類的藥茶,就不用遵照這個原則了。
飯后立即喝茶
有些人習慣于酒足飯飽之后喝杯茶,認為這樣可以助消化、減肥、降脂,有利于養生。其實這樣做會使自己的健康大打折扣。飯后喝茶不但不利于消化,還有可能增加患膽結石的概率。所以中醫有“飯后喝茶等于喝毒藥”的說法。究其原因有以下幾種。
胃液和腸液是人體消化食物必不可少的,人們在飽餐后,再飲一杯茶,尤其是濃茶,茶中的鞣酸進入胃腸道后,會抑制胃液和腸液的分泌,從而導致消化不良。此外,鞣酸還會與肉類、蛋類、豆制品、乳制品等食物中的蛋白質產生凝固作用,形成不易被消化的鞣酸蛋白凝固物。
此時如果吃的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無機鹽,鞣酸可能與它們發生反應,形成結石。此外,胃酸偏酸性,而茶水偏堿性,飯后立即喝茶,茶堿不僅會抑制胃酸的分泌,還會稀釋胃酸,影響胃酸中蛋白酶等的分泌,進而影響消化。有關實驗還表明,飯后飲用15克茶葉沖泡的茶水,會使食物中鐵的吸收量降低50%。茶水的濃度越高,對身體的危害越大。
生活中還常常看到有些人,有飯前喝杯茶的習慣,這也是不可取的。飯前喝茶和飯后喝茶一樣,會影響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且飯前喝茶會使味覺淡化,使進餐索然無味。如果飯前一定要喝茶的話,宜選用菊花茶等淡茶。
茶垢不清
一些常喝茶的人,喜歡茶杯里積有一層厚厚的“茶垢”,認為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是飲茶“高人”。有些人甚至認為,用有茶垢的杯子泡茶才更有茶的味道。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經研究表明,在潮濕的環境中茶水會迅速氧化出褐色茶銹,其中含有鎘、鉛、汞、砷等多種有害金屬。而沒有喝完或存放較長時間的茶水,暴露在空氣中,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銹中的金屬物質在空氣中發生氧化作用,便會生成茶垢,并附在茶具內壁,而且越積越厚。
有專家曾對茶垢進行了抽樣化驗,發現茶垢中還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它們對人體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而且日常生活中,茶垢隨飲茶者的“勤喝茶”進入消化系統,極易與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酸和維生素等結合成多種有害物質,不僅會阻礙人體對食物中營養素的吸收與消化,也使許多臟器受到損害。
因此,愛喝茶者應勤洗茶杯,一旦杯中出現茶垢,應及時清理。可將茶杯用清水洗凈,在內側涂上食用鹽,特別是有茶垢的地方,然后用布或牙刷刷洗茶杯,最后用清水沖凈即可;也可用牙膏擦洗茶杯內壁,或用小蘇打水將茶杯浸泡一夜,也可去茶垢。
保溫杯、搪瓷杯泡茶
許多人為了保持茶水的溫度,喜歡用保溫杯沏茶,認為這樣既能保證茶水的口感,又能隨時喝到溫熱的茶水。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因為茶葉富含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以及無機鹽等營養成分,是一種天然的保健飲料,其中所含的茶多酚、咖啡堿、單寧、茶色素等,又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如果用保溫杯泡茶,茶葉長時間浸泡于高溫水中,就像溫火煎煮一樣,茶多酚、單寧等物質會被大量浸出,使茶水顏色濃重、有苦澀味。
同時,由于一直保持很高的水溫,茶中的芳香油會很快大量揮發,鞣酸、茶堿大量滲出,這樣不僅降低了茶葉的營養價值,散失了茶香,還使有害物質增多。
此外,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在水溫超過80℃時就會被破壞,長時間高溫浸泡會使其損失過多,從而降低了茶的保健功能。另外,用搪瓷茶具泡茶也是不妥的。搪瓷茶具用久了容易產生磨損,使鐵皮露出,金屬成分會隨著茶而溶解,使茶水色澤發黃并失去原味。適宜的泡茶工具有玻璃杯、瓷杯、紫砂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