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網絡僅供參考)
王道興(山東省鄄城縣林業局,274600)
春季萌芽前,對果樹進行基部硬枝劈接是常采用的品種改造方法。
為探索老齡葡萄樹更新改造技術,筆者于2008-2009年連續2年進行了葡萄樹基部改接試驗,改接成活率均在90%以上,且嫁接成活后枝條年生長量大,當年基本完成整形要求,翌年形成較高的經濟產量,現將嫁接技術總結如下。
材料準備。在嫁接前1年封凍前,結合冬季修剪采集接條,要求枝粗在0.8cm以上,芽體飽滿充實無病蟲害,將枝條截取適當長度,50-100根1捆做好品種標記。在背風高燥處挖深寬各80cm地溝,將接條平放溝內,每放一層接條,在上面撒一層5cm厚濕沙或濕土,土和接條要充分接觸,至距地表20cm處,用濕土填平拍實,頂部高出地表15cm左右,防雨水侵入和凍害發生。春季嫁接前,取出接穗,用清水浸泡24小時,撈出用濕布包裹備用。
嫁接。采用單芽劈接法。于3月下旬葡萄傷流前至傷流初期,將葡萄砧木樹從地表上5-8cm根莖處平茬,修平周圍皮層茬口,從中間垂直劈開,劈口長3-5cm。把接穗自芽兩側向下削成楔形,削面長3cm左右,帶芽一側稍厚,芽上留1cm平剪,芽眼朝外插入砧木劈口,對準砧穗形成層。根據砧木粗度,每砧木插1-2個接穗。用薄膜將砧面劈口蓋嚴即可,周圍無需纏縛。然后取四周濕潤碎土,以砧樁為中心培土堆,土堆直徑約30-40cm,頂部高出接芽5-10cm,并輕輕拍實。最后在土堆上覆蓋地膜,四周用土壓實封嚴,以提溫保濕,促進接口愈合。
接后管理。接芽萌發時,將其破膜放出,并及時用土封嚴膜口。4月下旬以后,如接芽仍未鉆出土堆,根據氣溫及光照強度,適時在膜上撒細土遮蔭,以防膜下高溫灼傷接芽。5月上中旬揭開地膜處理萌蘗,如接芽已成活,將砧樹萌蘗從基部全部去除;接芽未成活的,適當選留部分砧樹萌蘗以備綠枝補接。處理完畢繼續培土蓋膜,嚴防接口失水。待6~7月接口完全愈合后將土堆完全除去。當接芽長20-30cm時,及時設立支柱或吊繩綁縛,根據整形要求,及時對主蔓摘心和處理副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