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煥
(受呂學敏副主席委托,我就全市散文創作基本情況做了梳理,現匯報如下,多有遺珠,望見諒。)
近年來,隨著網絡與微信平臺等新媒體的興起,我市散文創作如粉紅亂墜,呈可喜態勢。
2017年9月23日,市作協散文委員會召開了第一次散文評鑒會,開我市散文集約評鑒的先例,更是以此形式向散文作者吹響號角,整隊出發,與會作者反響強烈,進一步促進了我市的散文創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更上層樓,全面開花。
隨著微信群及微信公號的發展,平臺愈來愈多,給散文創作提供了展示發表的陣地。從這兩年來的初略覽視,我市散文創作較為活躍和成績明顯的有,老一輩著名作家和谷居于銅川,常有散文作品驚爆奪目,引領風騷。劉愛玲、呂學敏、趙建銅,閆寶成、程亞平、邵桂香等中年作者,一些年輕新秀在各種文學環境的歷練下,成長很快,鋒芒可嘉,比如陳廣建、井麗君、張耀鋒、雷煥、秦隴華、李靜、李擁軍、付增戰、陳玉蓮、李彩虹、付金榮、孫陽、朱志東、高改榮等,勁頭強勢,時有佳作,為我市散文創作添彩布霞,值得鼓勵和肯定。更有像楊五貴等部分老年作者,一輩子耕耘不怠,常有驚喜,為年輕人做出了榜樣。
散文創作形成片塊狀發展勢態。我市散文創作初步形成以王益區和耀州區兩個片塊形勢,在文聯和作協組織下,熱鬧而蓬勃。對文學的熱度超過以往,尤其是對散文的發展非常有利。部分作者出于對文學的熱愛,自費辦起了個人公眾網,比如馬建國的e銅網、李擁軍的銅川文苑等,發表大量的散文作品,為促進散文創作做出了貢獻,深得人心。特別是一些作者,積極向外投稿,在不長時間里先后在較有影響的報刊媒體和公號上展現了不少佳作,成績斐然,如《延河》《西安晚報》《華商報》《華原》《華原風》《銅川日報》以及文學陜軍、當代作家、長安文學、淺海文苑、中國作家網、新陜網、陜西散文論壇、沮水微瀾等公號上等,為散文作者提供了較廣闊的平臺。《華原》改版,市作協又辦起公號,更是為文學添薪加力。
劉輝去年出版了散文集《心湖》。今年,閆寶成出版了散文集《小街》,邵桂香出版散文集《慧心杏壇飛彩鳳》等,這些成績的出來,更充分展現了我市散文的不同凡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