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期權時代開啟
| 時間:2015年01月16日 09:04:08 中財網 | |
股票期權,這個國際資本市場上的老牌金融衍生產品,終于開啟了中國資本市場之旅。
1月9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展股票期權交易試點,試點產品為上證
50ETF期權(ETF,即Exchange Traded Funds,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正式上市交易日為2015年2月9日。
“在我國試點股票期權,有助于完善資本市場的風險管理功能和價格發現機制,有利于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機制,降低市場波動,有利于培育機構投資者,提升行業競爭力,對促進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證監會如此描述股票期權這張新面孔的對國內資本市場的意義,但仍有參與過港股期權的投資者面對極具中國特色的A股即將迎來期權時代有所擔心。那么,股票期權對中國的A股市場乃至中國的金融業,究竟意味著什么?
A股即將迎來期權時代
《股票期權交易試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試點辦法》)及其配套規則已于1月9日由證監會正式發布,并自共公布之日起施行。隨著試點產品正式上市交易日的即將到來,A股將步入期權時代。
所謂股票期權,是指期權交易的買方與賣方經過協商之后以支付一定的期權費為代價,取得一種在一定期限內按協定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額股票的權利,超過期限,合約義務自動解除。
股票期權是國際資本市場上基礎性的金融衍生產品,也許一組數字更能說明其為什么如此受重視。數據顯示,從全球衍生品成交看,自2012年,股票期權成交量超過股指期權,成為成交量第一的品種,并將這種勢頭延續到2013年。近10年,股票期權成交量占所有衍生品市場成交量的20%左右。
如此重要的金融衍生品角色,卻未曾在國內資本市場露面。因此,該產品才會在不久后在上交所正式露面。然而,由于股票期權的特殊性,監管部門為其設定了罕見的高門檻。
能夠參與試點的投資者必須具備一定實力,以免誤傷對該產品不夠了解的投資者。例如,個人投資者賬戶資金不得低于人民幣50萬元,機構投資者需要同時滿足賬戶金額不低于人民幣100萬元及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100萬元。同時個人投資者必須具備融資融券的參與資格,或在期貨公司開戶6個月以上并具有金融期貨交易經歷。
此外,上海證券交易所于日前制定并正式發布《證券公司股票期權業務指南》、《證券公司股票期權業務風險控制指南》、《股票期權做市商業務指南》等五項配套業務指南。就國外期權發展情況而言,其發展完善得益于完備的做市商制度,如今,上交所在做市商業務方面所作的準備,也在為即將試點的股票期權保駕護航。
“風管家族”新成員
“從本質上看,股票期權是風險管理工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名譽理事湯云飛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股票期權的主要作用體現在提供了一個在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的風險置換工具。
業內分析,上證
50ETF期權推出初期必然是機構對沖主要工具,這種工具為機構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交易方式,用于管理風險和降低交易成本。券商人士表示,股票期權是對融資融券業務的重要補充,尤其是融券。在推出初期,股票期權的流動性提供者將以機構為主,股票期權更適合機構對沖風險或進行套利。
這一工具的出現會帶來有資格做期權的公司的業務量增加,但是,由于因為試點期權為上證
50ETF期權,業務量可能不會很大,湯云飛認為。
盡管如此,但股票期權的出現對券商來說可以稱為“佳音”。有券商人士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股票期權對其有多項好處,首先,券商可以進行更為靈活的產品組合設計,進而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其次,股票期權的出現使券商在拓寬自營和資管產品范圍方面極為受益;同樣不可忽視的是,經紀業務也是即將擺在券商面前的一塊肥肉。
據
興業證券研究,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所有交易所內交易的期權合約全年總額為38億張,其中CBOE交易量達11億張,期權交易手續費占正股傭金收入比例達20%。
興業證券認為,若參考該標準,我國股票期權交易成熟后,有望增厚經紀業務收入10%-20%。
股市大幅上漲?
被稱為“期權元年”的2015年已經到來,有觀點認為隨著股票期權的加入,A股有望迎來大幅上漲。
在湯云飛看來,股票期權的加入不會對股市產生重大影響,因為期權僅僅是一種風險對沖工具,對股票內在價值的變化沒有任何影響,不像期貨,相比之下,期貨對大盤的影響會比期權特別是上證
50ETF期權更大,更重要的是,股市上漲的動力不在股票期權這里。
股票期權不會引來股市的大幅上漲,但并不意味著它對所有板塊的影響是一致的。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的長期發展會一再說明,具有強大護城河的那些大盤優質股會獲得比較好的平均收益并吸引更多的資金加盟;而一些具有真正成長性、代表社會超前發展意識的小盤股票將獲得超額收益,這樣的股票只有專業的投資團隊才更有可能長期持有并獲得長線巨額收益。其中,四類股票有望受益股票期權的推出,包括券商股、期貨公司或參股期貨類個股、開發交易軟件類個股、被選為股票期權標的個股(如上證50成分股)。
事實上,不能僅從是否能夠直接拉動A股的角度對股票期權進行評判,股票期權的出現對股市具有極為重要的積極意義。
畢竟,股票期權可以幫助投資者更為有效地管理風險,投資者通過對不同風險和收益產品的靈活組合,達到風險管理的目的,有分析形象地將股票期權的作用形容為“股市再上一道保險”。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徐煒稱,與股指期貨相比,期權的保險作用更為顯著。
此外,有資料顯示,雖然期權推出后股票的平均波動率一直高于推出之前水平,但中長期來看波動率顯然是改善的。香港在股票期權推出的一個月時間里,股票平均股價波動率顯著提高到期權推出前的1.5倍左右,且超過半數的股票波動率均提高了。而長期來看,在一年之后,該地區的股價平均波動率下降到了1倍以內,多數股票的波動率也降低持穩。
可見,期權的推出有利于市場的穩定,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穩定市場方面,業內對股票期權所抱的希望不可過高,畢竟,中國的資本市場還不夠成熟,創新工具的加入在國內資本市場的反應很可能存在特殊之處。
湯云飛分析,中國的市場要穩定不太容易,因為中國的資本市場還處在轉軌期,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經濟增長率預測方面的一點小變動,都可以引起估值的巨大變動,中國股市要想像國際成熟市場一樣穩定,確實不容易,而且股票期權在這方面雖然會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市場穩定的決定權不再股票期權手中。
此外,期權擁有雙向交易、日內回轉交易的特點,能夠吸引大量投機資金參與,隨之也帶來較大的套利機會,所以預計大盤交易活躍度將出現明顯提升,分析人士認為。
金融業市場必經階段?
就股指本身而言,期權的推出長期而言是金融發展的必經之路,將使國內市場更加成熟,有業內人士這樣認為。
在湯云飛看來,股票期權的推出,對金融業的意義可以概括為一種金融工具的擴充,至于是否可以將此舉看作我國金融業的必經之路還不好下定論,因為美國主導的現代資本主義金融市場存在后遺癥,比如金融危機,從這個角度看,過度發展衍生品有可能導致金融危機更大規模地爆發,不一定是好事。
然而,相比國際資本市場,我國的金融衍生品發展確實相對滯后。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稱,中國股市30多萬億股票市值,銀行資產150萬億,銀行占主導地位,所以資本市場發展滯后使得金融衍生品發展也相對滯后,目前只有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
可以確定的是,國內資本市場勢必要向更為成熟的階段發展,而成熟的資本市場擁有豐富的金融衍生品,所以不斷豐富、創新金融工具是我國金融業發展的必經階段。
廈門大學教授鄭振龍指出,中國的金融體系過于偏重融資功能,而忽視風險管理功能,其實,中國融資難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金融體系風險管理功能的缺失。要解決融資難問題,當務之急是要大力發展衍生品市場,以完善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管理功能。
股票期權是靈活性極高的金融衍生品,有利于加快我國金融市場走向成熟階段的步伐,董登新認為,先期推出ETF期權的做法較為穩健,這有助于支持市場化創新和改革,因為ETF期權是所有期權中最穩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