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T+0不是A股靈丹妙藥 散戶虧損是常態
藍籌股"白菜股"不受待見 股民為何不買賬
皮海洲:A股現金分紅陷怪圈 回報不敵余額寶
老股民:T+0不是A股靈丹妙藥 散戶虧損是常態 有人說,滬港通的推出將產生倒逼效應,促使A股市場制度機制更加完善;這使得人們對未來A股市場“T+0”實施的可能性倍加關注。幾位上世紀90年代就入市的老股民也向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談了談他們曾經做過的T+0交易,那就是“一會上去,一會下來……”。
你剛賣掉 它就上去你剛買進 它就下來 江蘇金南山:我是1993年炒股,當時需要手填買賣委托單,然后排隊遞交到交易窗口,再由券商的工作人員打電話到上交所的紅馬甲,最后才能成交。
記得先在電話里輸入自己的股票代碼,就會語音告訴你當前買賣價,最高價和最低價,
總成交量。
記得買過
福耀玻璃、真空電子、還有延中實業這三只票,股價一會兒上去,一會兒下來,緊張的哦。那個時候沒有電腦,沒有網絡,盯著交易所的大屏幕看盤,股票不段的滾動。有的時候還需要把頭昂的老高的看營業部掛著的大電視機,一屏一屏的滾動下來,看到自己的股票需要好幾分鐘時間。
我當時的營業部是申銀萬國,絕對是老股民了。
對于T+0,我感覺就是風險太大,后面如果再實施T+0的話,散戶還是要注意心態,T+0不是萬能藥,作為散戶應該采取波段操作的方式,最好不參與T+0操作。一般散戶當天來回買賣不容易找準相對的高點和低點。有時你剛賣掉,股價又拉上去了,這時散戶很容易追高;等你買進了,它又嘩的下來了。這時怕套著又趕快割掉,所以做T+0散戶很容易虧損。
總結下來,普通散戶做T+0是踏不準股價上下波動節拍的,除非是真正的高手。
買高賣低 虧了很多錢 南京正能量:那個時候炒股不講技術、不講基本面,全是運氣或者小道消息,我第一次買的股就是
四川長虹,也是跟在別人后面,人家說好我就買了。后來,還買過
東方航空。當時股票少,手上也就一只股。技術也不大發達,了解股票信息只能靠報紙和收音機,過去我們上班,也沒時間看盤,要了解股票大多是靠收音機,后來有了股票機就好一點。當時家里面有電話的比較少,都是到營業部填單子,記得每筆的手續費是幾毛錢。
T+0,我感覺沒有意思,后面要實施T+0,肯定是不能跟過去的比的,體量上,投資者結構都不一樣了,但無所謂,關鍵還是操作的手法,以前做權證是T+0,我很少盈利,經常買高賣低,虧了很多錢。
人家說虧錢不要緊張 我很緊張 合肥老張:我其實就趕上幾個月的T+0行情,人家說虧錢不要緊張,我很緊張;賺錢不要急(這是關鍵)。當賺錢效應接近瘋狂的時候,就賣出股票,再休息一段時間。當時就是這么做的。這都是對當時的實際描述,卻沒有總結經驗(這困難),以后操作希望多賺、怕虧,結果老是賺了不舍得跑,賠了急著出,最后全部返還市場。(.大.眾.證.券.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