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ANI JUNIOR、H&M等進口嬰童服裝不合格
記者從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網獲悉,今年1月1日到5月15日,上海口岸共進口法檢目錄內兒童用消費品2萬余批,主要產品類型為進口嬰童服裝、玩具和紙尿褲等。抽樣送檢2913批,共檢出質量安全不合格進口產品101批,質量安全不合格率為2.58%,上述不合格項目主要分布在服裝色牢度、甲醛、pH值,玩具機械性能等項目。
經過數據分析,上述不合格案例存在兩個值得關注的地方:一是不合格品牌分布較廣。NEXT、H&M等快時尚品牌進口嬰童服裝發現多批不合格情況,NEXT主要為pH值、色牢度等項目不合格,H&M主要為甲醛、色牢度等項目不合格。
此外,中高檔進口嬰童服裝不合格也有零星發生,發現一批ARMANI JUNIOR進口童裝pH值不合格,一批POLO RALPH LAUREN進口童裝甲醛超標等案例。同品牌產品多次發生不合格。
衣服也奪命?
2013年9月11日,河南周口市3歲男孩浩浩在滑滑梯時,衛衣帽上的繩子扭結在一起勒住了脖子,以至于食管反流,突然暈倒,送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亡;2012年,東莞一名5歲的小朋友因同樣原因窒息身亡;更早的2011年,江西上饒一名3歲男童,也被繩帶引起的窒息奪去了生命……
除了繩帶,衣服上的小飾物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首都兒科研究所耳鼻喉科的龐沖主任長期從事嬰幼兒耳鼻喉科方面的治療,他告訴《消費主張》記者,孩子因為耳鼻喉中出現異物造成傷害的情況比較多,其中一些異物就來自衣服。
龐沖:各種材質的異物都有,塑料玩具上的小片,衣服上貼的小標識、小紐扣啊,塞到耳道、鼻腔,更嚴重的還有吸入到氣管里。
龐沖主任指出,因為嬰幼兒很多都不會準確表達,所以這些異物傷害都有很大的隱蔽性,一旦家長發現不及時,就容易造成傷害。
龐沖:異物會對耳道、鼓膜產生影響,對孩子聽力有些影響,在鼻腔里會影響呼吸系統,時間長了會引起鼻竇炎,氣管異物就危及孩子生命了。
“史上最嚴童裝規范”出臺背景
孫錫敏是這個新標準的起草人之一,他告訴《消費主張》記者,作為一個服裝生產和出口大國,近些年,由于我國一些廠家生產的童裝不符合國外童裝標準,多次被召回和訴訟。
孫錫敏:美國對鉛含量有一些限制和要求,日本對甲醛也有技術和法規要求,最近幾年通報比較多的一個是有害化學品,另外一個是嬰幼兒服裝的繩帶,召回和退貨比較多。
不符合國外童裝標準,已成為阻礙我國兒童服裝出口的一大瓶頸。此外,近年來孩子因為童裝造成傷害的案例頻頻見諸媒體,各方對制訂童裝新國標的呼聲越來越高。
孫錫敏告訴《消費主張》記者,新國標參考了國外關于童裝的標準要求,同時又參照了之前一直實施的國家紡織產品基本技術規范。
孫錫敏:甲醛限量是我們國家紡織產品的1.0版,國標18401是我們行業安全的2.0版,現在這個國標31701則是安全的3.0版。
孫錫敏介紹說,新標準下生產的童裝首先要符合前兩個標準,同時,新標準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很多人都說這個新標準是史上最嚴的童裝生產規范。
新標準的“嚴要求”體現在哪里?
關于“嚴”,標準起草人之一的徐路從織物、填充物、附件及包裝四個方面做了更詳細的說明。
徐路:織物方面主要是增加了濕摩擦牢度,還有就是圖層織物、涂料印染織物增加了總鉛、總鎘含量,鄰苯二甲酸酯限量,另外一個就是燃燒性能這幾個要求,對于填充物來說,除了符合18401之外,我們還對羽絨羽毛類增加了微生物的技術要求。
徐路告訴《消費主張》記者,新童裝標準多項指標的嚴格程度已經超越了發達國家標準,比如化學安全方面增加了6種增塑劑以及鉛、鎘兩種重金屬的限量要求,已嚴于美國相關標準;對繩帶及化學安全方面的要求也超過了日本、韓國等國家標準。
徐路:頭頸部的繩帶會在玩的過程中被卡住,比如卡在滑梯的縫里,有可能造成窒息;背部繩帶如果太長,可能會被車門夾住。
目前市場上的童裝存在哪些問題?
為了了解目前市場上童裝的質量安全情況,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在商場、購物中心、直營店、小商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銷售場所,共采購40件兒童服裝,包含高、中、低檔各類品牌。
40件童裝全部被送到了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選取了針對性的項目進行試驗。
試驗結果顯示:此次抽取的40件兒童服裝產品的使用說明有35%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小商品批發市場購買的商品均不符合標準要求,主要問題是無制造商名稱和地址、無纖維含量、無執行標準等。
GB31701-2015標準規定,嬰幼兒服裝上的附件強力應達到一定要求。此次比較試驗顯示,23件嬰幼兒服裝中有7件商品的附件強力未達到標準要求,即30%的嬰幼兒服裝附件強度存在安全隱患。
此次比較試驗發現,40件服裝中僅有18件服裝的繩帶達到標準要求,也就是目前55%的嬰童產品在繩帶方面存在安全隱患,主要問題是繩帶過長、背部繩帶伸出或系著、嬰幼兒服裝的頭頸部有繩帶設計等問題。
GB31701-2015標準明確規定——縫制在可貼身穿著的嬰幼兒服裝上的耐久性標簽,應置于不與皮膚直接接觸的位置。此次比較試驗中,絕大部分生產企業還未對嬰幼兒貼身穿著服裝的耐久性標簽位置進行更改。
新標準不會造成童裝價格上漲
一家母嬰用品商店的市場總監告訴《消費主張》記者,新國標是在2015年5月26日正式發布的,距離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給企業已經預留了一年的準備時間。
新童裝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嬰幼兒及7歲以下兒童服裝,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
為了符合即將實施的國家標準,不少品牌的兒童服裝廠家都已經在產品設計上做出了改變。
除了繩帶長度上的調整以外,新標準在兒童服裝的附件設計上也有明確要求。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新標準生產出來的童裝在成本上不會有什么增加,消費者完全不必擔心新標準出臺后造成童裝價格的上漲。
買童裝,以下幾點建議供您參考——
1、盡量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標識的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購買前應仔細檢查說明書及產品標識等是否齊全。
2、盡量選擇款式簡單的服裝,不要給兒童選擇頭部和頸部有任何繩帶的服裝,盡量為嬰幼兒選擇附件少的服裝。
3、如果發現服裝上帶有繩、鈕扣等附件,可以考慮將抽拉繩、繩帶丟棄;加固鈕扣或拉鏈頭、固定易于松脫的繩帶;檢查邊緣是否有尖銳的毛刺以避免刮傷。
4、對服裝上鈕扣的缺失不能掉以輕心。如果發現兒童誤吞鈕扣等附件或者出現突發性的腹痛、惡心或嘔吐等疑似吞食硬物的臨床癥狀,應立即送醫進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