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這句話有些夸張,但是也有其道理。在孩子的幼,少年時期,是行為習慣,思維模式,價值觀念等重要重要人生元素的長成時期,這時候的孩子學習欲望強烈,可塑性非常高,只要在這個階段,家長能給予孩子正確的家庭教育,孩子在未來一定會大有出息。
作為一個資深的教育職業者,我接觸過許多的家庭教育案例,我發現很多家長教育孩子會陷入一種誤區。小時候對于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聽之任之,認為孩子還小,等長大后自然會改正過來,可等到了孩子叛逆心最重的時期,家長就發現想管束孩子是個非常困難的事,孩子動不動就會和自己“炸毛”,爭吵會是家庭的常態。而家長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帶著一身壞習氣走向成年。
最近,微信上以為家長在和我交流孩子學習情況的時候憂心忡忡地問我:“老師,我的孩子12歲了,馬上就要上初中,可是孩子比較調皮不聽話,現在想管教還來的及嗎?”管教孩子自然什么時候都有效,只要找對了方法,但是一般來說,13歲之前的孩子是管教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可塑性非常高,因為他們價值觀和行為習慣還比較脆弱,還比較依賴家長,只要能找到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就會很順利度過青春期,優秀起來。
鑒于此很多家長向我咨詢孩子在這之前該怎樣去管教的問題,我結合我實際的教學經驗,整理出如下這5件事是孩子13歲之前要做到的,越早越好。另外,如果家長還有其他的教育問題,可以通過文末的聯系方式與我交流,我會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最適宜的學習方法,安排科學的學習計劃,免費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并且,我在平時還會進行一些免費的公益課教程,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