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薦讀】
書中介紹的100種自我激勵方法,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勵志大師史蒂夫·錢德勒的心血成就,出版后,隨即橫掃歐美,長期霸占各種圖書暢銷榜。如今,本書已經成為全球千萬熱血青年汲取心靈智慧的至高經典。
如果你也想激發潛伏在你內心的超動力,不妨看看本書的100種方法,學會真正有效的自我激勵。
薦讀者:小王子,新媒體工作者。
《自我激勵的100種方法》丨NOTES
本文已獲授權轉載,來源微信公眾號少穻(ID:Mr_Ungeilivable)
本書講了什么
自我激勵,不是簡單地在內心給自己加油,它是一種有具體方法可循的心理技巧。本書提供了100種自我激勵方法,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勵志大師的心血成就。
作者什么來頭
史蒂夫·錢德勒,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生勵志導師,曾在400多家企業舉辦過勵志輔導課程,其中包括微軟、英特爾、摩托羅拉等世界500強知名企業。
激勵自我,行動起來
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存在讓這個世界有什么不同?這個世界會因我的存在有什么不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我們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改變。
當我們在彌留之際,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所有的想法和感覺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曾經行動,這些行動帶來過改變。只要樂意,我們每時每刻每一天都可以作出改變。
001
在生命最后一刻,你還會想說什么?
一直假裝自己不會死去,會妨礙你享受生活的樂趣。就像一名籃球運動員認為比賽永遠不會結束,那他的斗志也會松懈下來,而整場比賽也變得索然無味。沒有結果的比賽,不是真正的比賽;沒有意識到死亡,便不會明白生命的可貴之處。
然而,我們中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一直在假想生命的旅程沒有盡頭。我們一直在作計劃,總想著有那么一天,我們會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我們把自己的目標和夢想都寄托在一個虛幻的海島上。我們發現自己總在說“將來有朝一日我要做這”“將來有朝一日我要做那”。
/* it's all turned around on you.it never will.suddenly you are old.didn't happen.and it neber will,because you were never gonna do it anyway.you'll push it into memory,then zone out in your barcalounger,being hypnotized by daytime TV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借刀殺人》*/
/*每當我遇到自己不敢直視的困難時,我就會閉上雙眼……想象自己是一個80歲的老人,為人生中曾經放棄和逃避的無數困難而懊惱不已。心想:要是能在年輕一次該有多好。然后我睜開雙眼:砰!我又年輕一次了!——網絡*/
002
每天醒來時,都要有所期待
你要在腦海中主動“創造”一個成功的自我畫面,而不是被動等著去“接受”一個畫面。“就像我做塑身運動一樣,”阿諾施瓦辛格解釋說,“在腦海中勾畫出一個成功的自我,然后按照那種形象生活,就像美夢已經成真。”
003
給自己編造一個“偉大”的謊言吧!
從幻想開始,為自己的未來編一些故事,描繪出你自己希望成為的人物。你的潛意識可不知道你是在幻想,它會欣然接受你所勾畫的圖景。在功成名就之前,假裝你已經成功了吧!因為謊言最終會變成現實!
004
你只是被想象中的可怕后果嚇壞了
如果我在房間里放一小塊木板,每個人都能從上面走過去,而且不會掉下來。因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是木板。但是,如果我把那塊木板架在兩棟10層高的樓之間,那么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順利完成。因為大家的注意力已經轉移了,老想著自己是否會掉下去。集中注意力是制勝的關鍵。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被許多負面的可能性困擾,無法集中注意力。我們關注的不是那塊小木板,而是失足掉下去之后的可怕后果。我們本應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目標上,卻被憂慮和恐懼的情緒分散了。如果你能把注意力集中到真正想要實現的目標上,夢想就會成真。
005
面對難題,給自己設置一個更難的
每當我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感到害怕時,我就想方設法去做一件更難或更可怕的事。一旦我把更難的事情做成了,實際的事情就顯得沒什么大不了了。拳王阿里就曾用同樣的方法選擇自己的陪練。他會確保每個賽前的陪練都比自己即將面對的真正對手更強大。把這些陪練統統打敗后,阿里就能夠在實際的比賽中勝券在握了。
007
你怎么樣,你的世界就會怎么樣
我們看待人生境遇的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能影響自我激勵能力。這是因為我們的著眼點并非是環境本身,而是我們自己。我們在看待周圍時其實已戴上了一副屬于自己的有色眼鏡。所有的一切取決于我們的選擇:我們今天想要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009
重復一句激勵名言,不如重復微小的動作
重復微小的動作建立起來的自信,肯定遠比重復某些格言來得更為持久。生活中,讓我們感到疲倦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沒做什么”。未完成的任務才是讓我們疲憊不堪的罪魁禍首。拋開那些無謂的擔心吧,為自己建立一個代辦事件表,一件一件完成和勾畫,證明你可以激勵自己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010
記住!每個人都有創造力!
我們之所以不認為自己有創造力,是因為我們總把“創造力”和“原創”聯系在一起。并非只有做到原創的人才是有創造力的。事實上,沒有人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原創,就連莫扎特也曾說過,他的一生從未寫過任何一段完全原創的旋律。
012
不要在開車時收聽負面新聞
我們整天想什么,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如果我們任由自己的大腦胡思亂想,或者被八卦電臺左右,那我們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對自己思想的主動掌控。/*開車時聽本書。*/
013
用1小時作規劃,可以節省3小時
如果有了明確的目標,你就不可能感到沮喪。有了周密的計劃,你會少一份擔憂,多一份動力。一旦想好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下一步行動就是“明確規劃你的工作”。明確的規劃能夠激發出目標帶來的巨大能量。否則,我們會因為意識的空白而導致混亂,令自己痛苦不堪。我們會對要去哪里一無所知,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014
擺脫右手使用習慣,嘗試使用左手
如果你做過孩子們的籃球教練,你肯定會知道,大部分孩子開始的時候都只用他最拿手的一只手運球。同樣的原則也可以用來調整我們占主導地位的思維方式。思考就像運球。一方面,我可以悲觀地思考,建立悲觀的思考習慣;另一方面,我也可以樂觀地思考,逐漸養成樂觀的思考習慣。所謂勵志,就是看你想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思想。
015
用懶散、緩慢的節奏開始一項工作吧!
亨利?福特曾對他的同事說,沒有他們干不了的工作,如果他們把工作拆分成很多小塊的話。當你把一項工作拆分之后,特別注意在著手處理第一個小塊時讓自己放慢速度,緩慢地、輕快地去做。因為重要的不是你做得有多快,而是你正在做。
016
誰不支持你改變,就離開誰
對人生的樂觀與熱情是有感染力的,和樂觀的人交談總能幫我們打開眼界,看到更多生命的可能。在自我激勵的旅程上,你需要禮貌地離開那些不支持你改變生活的人。要小心提防這樣的朋友和家人,雖然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017
模仿他人,扮演他人,改變就會發生
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并不需要真實的場景,只需要反復演練而已。你的未來并不取決于你的性格。事實上,就連你的性格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你的體內并沒有“遺傳密碼”可以決定你將成為什么樣的人。你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你如何去做,決定了你能成為哪種人。
018
獨處產生力量
拿出一段較長的時間,一個人靜靜坐著,讓自己徹底孤單,完全放松。不要電視,不要音樂,就自己一個人靜靜地獨處,體會歸于沉靜的感覺。你會發現,自知力開始顯現,你與自己之間開始呈現出一種更加美好、舒適的關系。/*學習下冥想*/
019
從一項任務中發現樂趣,否則就創造樂趣
一旦你為一項任務找到了樂趣,那么你就真正做到了自我激勵。
020
不就是在別人面前丟一次臉嗎?沒什么大不了!
我們不想讓自己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很糟糕,并把這一點看得相當重要,不敢越雷池一步。不過你也可以擺脫這種思維定式,不依賴別人的看法。你的感受為什么要取決于別人腦海中的想法?
023
別讓安逸的生活阻止你繼續前進
只有挑戰才能讓我們成長,才能測試我們的技能,讓我們變得更加優秀。我們所面臨的每一次挑戰都是一次良機,讓我們借此打造一個技藝更加高超的自己。
024
你選擇主動創新,還是被動回應?
我們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日復一日地被動回應,雖然我們可能并未意識到。假設人生是一場賽事,請設計好自己的比賽策略,讓自己在比賽中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應對。
025
想象力不該誤用在擔憂上
要想讓我們的夢想照進現實,我們就必須積蓄做夢的力量。因為夢具有前瞻性,它規劃未來的藍圖,是創造美好未來工程的設計階段。不過,積極做夢最重要的意義并不是最終實現夢想,而是它給做夢之人帶來的影響。
026
與死亡相比,恐懼更容易阻撓你
死亡只會殺死我們一次,但恐懼會一次又一次地扼殺我們。在恐懼的另一端,總有一些安全有益的東西守候著你。哪怕你僅僅克服了一絲恐懼,也可以變得更加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創造更加精彩的人生。
029
你不是沒有毅力,只是沒有使用
每個人都有毅力,如果你認為自己沒有毅力,那你就是在破壞自己的成功機會。除非我有意愿讓某件事情發生,否則什么也不會發生。向自己許一個諾言,讓自己相信毅力的存在,而且欣然接受它。因為它一直都與你同在。
030
舉行屬于你的小小儀式
啟動一種儀式就是采取一項行動,而行動會引領我們找到解決方案。比如籃球運動員杰克?特威曼有一個習慣,每次訓練之前投籃200下。
031
不幸并非證明自己的工具
如果你認為只有實現了某個目標自己才能感覺良好,那你就必須面對一個問題:這個目標可能永遠不會實現。而且你始終都知道,自己正在為一個可能永遠都實現不了的目標奮斗。如果把幸福寄托在某個尚未擁有的事物之上,你無疑就是在否認自己擁有創造幸福的力量。
032
成為你自己的信徒
一旦成了自己的信徒,你的生命之旅就會變得更加趣味盎然。你開始把自己看作一個更強大的人。你也因此擁有了自尊心。愛默生曾不止一次談到三明治島上的武士。這些武士深信,每當殺死一個敵對部落的人,那個人的勇氣就會進入武士的身體。他說當我們抵制誘惑時,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成功抵制住一個誘惑后,它的力量也會進入我們的身體,強化我們的意志。如果我們抵制住了一個小小的誘惑,就能得到一份小小的力量。/*懂了嗎?*/
033
創建能激勵自己的語言系統
通過有意識地使用激勵性的語言,我們就能利用自己的意志獲取內在的能量。對舉重運動員來說,失敗就是成功。除非他們能夠舉起達到“失敗”臨界點的重量,否則他們的肌肉就不會變得更加強健。因此,他們通過不斷重復,為“失敗”一詞注入更多積極的含義。
034
從改變自己開始,改變世界
制造你自己的新聞,演繹屬于你自己的轟動故事。不要讓媒體告訴你生活中正在發生什么,讓自己成為生活的主角。
039
沒有人會從困境中解救你,只有你自己可以
當你接受“沒有人會來”這種想法時,事實上一個至關重要的時刻就出現了,因為這意味著有你就足夠了,不需要任何其他人前來。你完全可以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040
搞清楚什么能帶給你快樂
如果你是快樂的,你就能夠以十倍的速度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你拒絕讓自己變得快樂,你就不能為他人提供優質的服務,你就不具備塑造理想自我的能量。
041
激活右腦,開啟全腦思維
如果你必須扛著一袋重重的沙子穿過城鎮,你的左腦可能會覺得煩躁不安,它會告訴你,你正在做一件單調乏味的事情。然而,如果你的孩子受了重傷,你能夠背著她穿過同樣的距離,飛奔到醫院,這種力量來自右腦。這就是目標意識,只要左腦越來越善于告訴右腦該做什么,我們就能夠得到更大的激勵。
044
編造就是一種創造力
開始創建目標和行動計劃的方式之一就是“編造它們”,把創造力看作一件所有人都能輕易做到的事情。始終把你必須要做的事情看作小菜一碟,那么你做起來就會易如反掌。
047
讓每一天都成為你的杰作
要想實現自我的蛻變,關鍵在于你是否愿意去做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且必須是今天就去做。徹底的自我改變并非一場不是大獲全勝就是滿盤皆輸的游戲,而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正是那些細枝末節的小事組成了偉大的一天。
049
隨時隨地設置提醒:我可以激勵自己
無論是在本書中,還是在你最近讀過的書中,你都可能留意到某個頗具啟發性的觀點。從看見的那一刻起,你就知道它肯定有用,你可以想辦法重溫這些觀點,讓它們在你的腦海中反復播放,直到你再也不能將它們從記憶的腦海中抹掉。
051
嘗試一下“尋寶”練習
當新的一天來臨時,我通常會在一張白紙上畫四個圓圈。它們分別代表我的當天、當月、當年和今生。在每一個圓圈里,我都會寫上一樣自己想要的東西。我是在提醒自己:別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054
為自己的樂觀心態作辯護
所有人都會有消極的想法和心態。但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的本質不同就在于,前者會學著成為一名優秀的辯手。只要完全清楚樂觀主義在自己的人生中能夠發揮的積極效用,你就能夠信心十足地去跟自己的悲觀心態作一番辯論。
058
不斷學習,提升自身價值
只要你的確是有用之人,年齡、身份就無關緊要。越了解未來,我們就越有動力去提升自身的價值,也就越有可能為構建美好的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059
用一個新習慣替換掉一個壞習慣
沒有替代品,改掉壞習慣就不會成功。/*沒有案例證明的觀點,總讓我們覺得勵志書純屬空談,但其實《習慣的力量》中就用案例證明了習慣只能被替代而不是被消滅*/在潛意識中,你并不認為自己的壞習慣是有害的!這是因為它們能夠滿足某種潛在的需求。鑒于此,找出這種需求并予以滿足,才是完善自我的可行之道。用一種更健康也更有效的習慣替代當前的習慣,而且確保新的習慣也能夠滿足潛在的需求。
060
你理清頭腦中混亂的思緒了嗎?
每天早晨醒來時,都試著把你的一天想象成空白的畫布。問自己:“誰是今天的藝術家?是輕率盲目的外部環境,還是我自己?如果我選擇讓自己成為藝術家,我會如何描繪自己的一天呢?”
063
離開你的安全感
要確認是哪些習慣阻礙了你前行的腳步。如果你已決定塑造怎樣的個性,請相信你很可能是在匆忙地建造自己的房子,目的無非是尋求一種安全感,你雖然能夠因此遠離風險,但同時也把成長擋在了門外。你可以重新描繪一幅藍圖,建造一個你真正渴望擁有的家。
064
與自己對話,與自己探討
我們每天早晨都應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并問自己兩個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方面令自己滿意?除了滿意,我還可以做些什么?
065
許一個看似離譜的諾言
找一個你非常關心的人,向對方作出重大承諾,之后要想兌現這個諾言,你必須付出自己所有的努力和創造力。
069
摒棄從媽媽那里學會的悲觀人生
如果你想要消除兒童時代某個悲觀的大人對你造成的持續性影響,記住,責怪對方永遠都不能激勵你前行,那么做只會起到反作用,讓你更加深信自己的生活是由別人設計的。要愛你的媽媽,因為她也是從她的媽媽那里學會了悲觀,但同時也要改變自己。
070
你可以選擇看待世界的方式,從而創造新世界
只要看著太陽,面朝太陽,你的生命就會充滿陽光。們很容易把自己視為受害者,情感、社會、性別的受害者。不論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習慣于將其夸大為極度的不公平。所謂的悲觀,通常只是我們博取同情的一種偽裝。
071
別等著別人來評價你
別人永遠看不到我們內心涌動的潛能,他們看到的只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因此會低估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因為我們總是等著別人來評價自己。
072
不要等到危機出現才開始挑戰自我
危機能夠激發出人們最佳的表現,如果我們不關注這一現象,就會愚笨地一直生活在安逸之中。問問自己,如果你將不久于人世,你會做什么?
073
每天進步5%
當我們止步不前時,并非因為我們的改變不夠大,而是因為我們今天沒有做任何有助于實現改變目標的事情。如果你想把自己繪成一幅偉大的油畫,那就不要懼怕使用最細小的筆刷。
074
再糟糕的開端也是開端
我們很多人的心態就是,除非確信自己能把一件事做好,否則就不敢去做,結果一事無成。針對這種傾向,英國作家吉爾伯特?基思?切斯特頓提倡說:“如果一件事情值得去做,那就算做得不好也能受益匪淺。”
075
勾勒愿景,夢想就會照進現實
勾勒愿景其實就是在腦海中給自己畫像。一旦能夠有意識地勾畫出自己的樣子,你就踏上了塑造理想自我的征途。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跳”進了自己創設的畫面之中。
078
一份“人生清單”激勵整個人生
在生活中,最強大的動力應該是你自己寫下的東西。坐下來列舉屬于你自己的人生清單。你寫下的事情越多,你對未來的把控能力就越強。
079
設定一個具體且有截止日期的目標
一個宏偉的目標就是一個帶有截止日期的夢想。截止日期本身就會激勵你前行。設定了宏偉的目標后,人們會開始有目的地生活。目標本身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對你起到怎樣的作用。
080
要改變他人,先自己做給他人看
沒有人真正喜歡去聽別人的講座和忠告,人們更愿意在鼓舞和激勵下找到方向,從而發生改變。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才不管我們有什么想法和說法,他們效仿的是我們的行為。
082
把別人回應的“不”當成需要回答的問題
記得把你聽到的“不”字當成一個問題:“你就不能更有創造性嗎?”永遠不要接受它的字面含義,要讓拒絕成為激發創造力的源泉。
083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以及為什么要做
一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以及為什么要做,你就擁有了自我激勵的強大動力。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所有的動力也就蕩然無存了。
084
不要擔心錯過重要新聞
節目制作人的目的是要刺激你的感官。不要被動地接受一切,不要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事實。
085
寫下你現在最擔心的5件事
把自己最擔心的5件事情列舉出來,然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當你下一次為某事擔心時,記得問自己:“我現在就能做的一件小事是什么?”然后放手去做。永遠不要問:“要想把這件事情徹底解決掉,我可以做什么?”因為這樣的問題根本不會促使你去采取行動。用行動化解擔心,讓自己有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情。行動可以消除恐懼,可以消除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087
享受人生,而不僅僅是愉悅
在得知自己中獎的那一刻,他們簡直欣喜若狂。可是,等真正拿到那筆飛來橫財后,他們的生活卻變成了一場噩夢。在中獎的人看來,彩票似乎為生活這道難題提供了“答案”,因為他們覺得金錢能夠帶來愉悅。可是,金錢帶來的真正享受部分源自掙錢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需要人們具備一定的技巧,也需要迎接必要的挑戰。
091
缺點不會永遠只是缺點
在兩張不同的紙上分別列出你的優點和缺點。把那份優點清單放在你可以隨時看到的地方,因為看到它時你總會比較振奮。看著你的缺點清單,好好審視一段時間,直到它們不會再帶給你羞恥感或罪惡感為止。把它們看作一些有趣的特質,而不是負面的特征。問問自己,每一種缺點可能會有什么用處。。/*想想歌利亞的故事*/
092
問題的根源永遠在自己身上
如果我們把自己看作問題的受害者,就會喪失解決問題的力量。當我們宣稱問題的根源不在自己身上時,我們的創造力就已被扼殺。不過,一旦我們敢于對自己說“我就是問題”,就會有巨大的力量從外部轉移到我們體內,從而幫助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093
放大你的目標
選擇一個目標,然后把它放大一倍、兩倍,甚至是十倍。問自己:如果要實現這個新的目標,你必須要做什么?放大目標讓我能夠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去思考問題,我的心態也會因此不同。
094
效仿心中的英雄,找到身邊的機會
要想讓英雄發揮最佳的作用,就不要僅僅對他們心存敬畏,而要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東西。讓他們的生活激勵我們前行。其實他們跟我們沒什么不同,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095
你最想讓什么出現?
愿景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有什么用?它能賦予你力量嗎?它能讓你微笑嗎?當你疲憊不堪時,它能讓你堅持前行嗎?這才是一種愿景的評判標準,基于力量和效力的標準。
096
為你的大腦把關
你想擁有什么樣的知識?你想讓誰來幫你決定?通俗小報的編輯,還是某個悲觀的家庭成員?除非我們能夠有意識地構建自己的能量庫,并有明確的方向感,否則我們就會成為任人擺布的木偶,任由別人把各種雜亂無章的知識塞進我們的大腦。
我們有時會感到抑郁,覺得生活疏遠了自己,無法很好地調整心態,原因就在于我們對進入自己大腦的知識未加控制。你完全可以成為自己心態的主人。你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作出自己的選擇:學習讓什么進入自己的大腦,不讓什么進入自己的大腦。做自己大腦中知識的主宰吧。
099
你不想大笑,是因為你沒在大笑
成為一名表演者、一個演員和歌手。如果你想有怎樣的感受,那就讓自己的行為看起來帶著那種感受。不要等著被某種情感鼓舞,因為你可能要等很久。
100
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想不出任何真正具有激勵作用的目標、夢想或者承諾,那就先進行負面思考吧。找出你絕對不想要的東西——你絕對害怕和恐懼的東西,你不想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的東西——然后把它轉化到相反的一面,看看會發生什么。
致讀者:你永遠都有機會和能力,隨時改變自己
每個人都有一個固定的性格,這句話其實是一個謊言。這是對自我的限制,它否認了我們擁有持續創造自我的力量。
我們在思維上的選擇有可能對我們有激勵作用,也可能沒有。雖然設想一個無比清晰的目標是首先需要邁出的一步,但快樂積極的生活遠不止如此。要想過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行動是必須的。
↓這里,有解決你所有問題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