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道德和命運的關系

道德和命運的關系

余東海

道德命運,關系緊密。個人、家庭、家族和國家的命運的好壞,無不取決于道德的高低優劣。命運無常,會不斷變化,或變好,或變壞,或改良,或惡化,而變化的關鍵在道德。關此,儒家經典有大量闡述。


孔子說:


“舜其大孝也與?德為圣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中庸》)


孔子又說:


“后世雖有作者,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親而尊,安而敬,威而愛,富而有禮,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畏義,恥費輕實,忠而不犯,義而順,文而靜,寬而有辨。《甫刑》曰:德威惟威,德明惟明。非虞帝其孰能為此乎?”(《禮記表記》)


孔子對舜帝道德修養作了全方位的高度贊美。舜是圣王,圣人而為王者,堯帝所讓、天命所授的天子,位祿名壽俱大,命運可謂好到了極點。而這正是其大德、大孝的作用。


大德之人往往命運也好,即使原來不好,也會逐漸好起來,或者逢兇化吉,遇難呈祥。舜就是很好的例子。舜本來不幸,出身寒微,曾先後以農耕、漁業、陶工、商貿為生;更加不幸的是,他的家庭環境曾經非常惡劣,“父頑、母嚚、象傲”。親父后母和同父異母的弟弟串通一氣,必欲置之于死地,可謂兇極。


但舜始終對父母孝順,對弟弟友善,表現出非凡的品德。舜在家人要加害于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盡可能給予幫助,成為實踐孝道的最佳典范。于是,舜孝聲遠播。堯帝經過考察,禪以帝位。


《尚書·堯典》說:


“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


帝堯節儉,明察,文雅,深思,溫和寬容。他忠實禮讓,光輝普照四方,達于天地。能發揚大德,使九族親和。九族親和以后,又辨明其他各族的政事。眾族的政事辨明以后,又協調萬國諸侯,天下萬民也相遞友好和睦起來。


帝堯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佳典范。他個人和政治的成功,就是一種道德的成功。道德的力量和功效何其大也。


孟子有“仁者無敵”論(《孟子梁惠王上篇》)和“君子必勝”論(《孟子·公孫丑下》),也是對道義的巨大威力的強調。仁者無敵即王者無敵,這是《春秋》之義,《鹽鐵論·世務篇》說:“春秋王者無敵,言其仁厚,其德美,天下賓服,莫敢受交也。”


《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庭如此,個人和國家也一樣,將“家”字改為“人”或“國”,此言同樣成立。商朝革命元勛伊尹,在把政權歸還給太甲,將要告老回其私邑的時候,對太甲作了一大段道德教誨,將道德和君位國運的關系講得非常透徹。他說:


“嗚呼!天難諶,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監于萬方,啟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湯,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師,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歸于一德。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兇。惟吉兇不僭在人,惟天降災祥在德。”(《尚書咸有一德》)


大意是說:唉呀!上天難信,天命無常。經常修德,保持君位;德不正常,九州因此會失掉。夏桀不能經常修德,怠慢神明虐待人民。皇天不佑,觀察萬方,開導佑助擁有天命者,眷念尋求純德的君王,使他為百神之主。只有伊尹和成湯有純一之德,能合天心,接受上天的明令,因此擁有九州的民眾,于是革除了夏王的虐政。這不是上天偏愛我們商朝,而是上天佑助純德的人;不是商朝求請于人民,而是人民歸向純德的人。德純一,行動起來無不吉;德不純一,行動起來無不兇。吉和兇不出差錯,雖然在人,上天降災降福,卻在于德。


道德是改變命運的關鍵。舜帝因為實踐孝道改良了厄運,桀紂則是相反的例子,因為違背道德而惡化了命運。它們生而為帝,本來命運極好,可是胡作非為,背天虐民,結果國破人亡,為天下笑。


還有王莽,本來位高權重,朝野推崇,可他不自珍惜,不知止步,陰謀篡位,又大搞復古主義。《中庸》說:“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王莽生乎漢世,返用周禮,災及其身,家破人亡,為這句圣言作了最好的注腳。


《易經》說:“善不積不足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揜,罪大而不可解。”舜帝是積善成名,桀紂和王莽則是積惡亡身。


個人命運取決于個人德性,國家命運取決于社會共業,即整個社會的道德。其中民德取決于官德,官德取決于君德。君德最為關鍵。所以儒家特別強調“正君心”和“格君心之非”。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為政篇》)孟子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孟子·離婁上》)


董仲舒說:“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四方正,遠近莫敢不壹于正”云(《資治通鑒》所錄董仲舒對策語)。朱熹說:“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朱子語類》)


朱熹又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倫常乖蹇,立見消亡。”(《朱子治家格言》)儒家強調德位相稱,地位越高,道德責任要求就越高,位高德低,位難持久,災易降臨,后患無窮,防不勝防;倫常乖舛,意謂違反五倫,如父子相殘、夫婦相斗、長幼顛倒、君臣不義、朋友欺詐,那么,馬上就會大禍臨頭。


一些人本來命運很好,風生水起,位高權重,然其興也勃其衰也速,輕則身敗名裂,重則家破人亡,根本因就是德不配位,智不配權。中華民族也是這樣,本來命運很好,可惜近人德殘智弱,自毀豐厚的文明遺產和偉大的民族魂,把赤縣神州弄成鬼域一般。


或說朱子此言只適合儒家的道德社會,不適合反道德、逆淘汰的馬家社會。答:都適合,因果律在任何社會都同樣起作用。只不過,在馬家社會,“倫常乖舛”者消亡的時間可能滯后,“德不配位”者遭遇的災殃更加難測。


缺德不利。荀子說: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長,賤而不肯事貴,不肖而不肯事賢,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窮:為上則不能愛下,為下則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窮也;鄉則不若,偝則謾之,是人之二必窮也;知行淺薄,曲直有以相縣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窮也。人有此三數行者,以為上則必危,為下則必滅。”(《荀子非相篇》)


六種表現都是缺德,很容易導致命運惡化而自陷窮困。


《易經》說厚德載物。一切物質利益財富權位科技等等都是物,都需要相應的德才能承載之。反之,德薄則難以載物,載不動權力和利益。《系辭》說:“德薄而位尊,知少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也。”鮮不及,意謂很少不遭到兇險災禍的。又警告說:“負且乘,致寇至。小人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國語》說:“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


故為人為政都忌薄。劉向說:“墻薄則亟壞,繒薄則亟裂,器薄則亟毀,酒薄則亟酸。夫薄而可以曠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國畜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做人也一樣,“宜厚之而可”,立品要厚實,宅心要仁厚,待人要寬厚。


去儒家化和唯物化之后,大多數中國人的命就越來越薄,即使強權集團富貴人家,大多持而不堅堅而不久,根本原因在于缺德,有一定儒佛道修養者不難明白此理。命薄皆緣心地薄,德明自有眼光明,此之謂也。


德性不夠,載不動物,反而身為物役,甚至為物所害。很多年前曾聽人說某某官員財富數以千億計,說者無限羨慕,我聽得脊梁發冷。如此巨額財富,就是來路正當,也非幸事,何況非法所得。這不是德不配位、位高德低的問題,而是極度缺德,貧困至極。這種巨額不義之財,就像不定時炸彈,若不炸死自己,也必炸毀子孫,無可僥幸。巨額惡業如影隨形,無可逃避也。

 

當然,從利益角度言,厚德未必一定有利,平安;缺德也未必一定不利,不安。世事難免有例外。荀子說:“仁義德行,常安之術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僈突盜,常危之術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荀子榮辱篇》)

 

不過,儒家是超越物質和外在利益的,認為道德本身就是幸福和吉祥。孔子說:“仁者壽”, 仁是大德,壽是大福,五福之一。


《尚書》名篇《洪范》說五福六極,五福為:“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將“攸好德”列為其中之一。所謂攸好德,就是追求美德,具備正確的道德知識,懂得道德的重要性。六極為:“兇短折、疾、憂、貧、惡、弱”,六極意謂六種懲罰,惡的本身就是一種懲罰。


道德對于吉兇禍福具有決定性作用,道德與吉祥可以劃等號。《易經未濟卦六五》說:“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貞是貞正,堅守正道和正義就吉利;孚是誠信,有誠信就吉利。


對于君子大人來說,外在的境況遭遇是無所謂吉兇的,吉固然吉,兇也是吉,一切皆吉,無所不吉,無往而不自得。《易經》困卦卦辭說:“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處于困境,有言不信,但大人仍然吉。陸九淵說:“‘困,窮而通’,不修德者,遇窮困則隕獲喪亡而已,君子遇窮困則德益進,道益通。”(《陸九淵集》)


孟子說:“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一般情況下,得其天年而死是正命,但若是為了道義,盡其道而死,也是正命,也是大吉。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成就良知萬古輝煌,死而不亡,那是儒者的光榮和幸運。所以說,君子無不吉。2015-3-16

首發于南華早報中文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為什么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易經:德不配位,怨禍及其人!薇婭如果看過易經就不會這樣了!
從易經來看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易經》:“德”是決定一個人命運!
自強不息的《易經》智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宁县| 抚顺市| 福鼎市| 滕州市| 宜兰市| 大英县| 三台县| 阳西县| 贵港市| 义马市| 宝山区| 犍为县| 石门县| 吉首市| 汕头市| 东台市| 吉水县| 邹城市| 车险| 开鲁县| 绥化市| 万载县| 内丘县| 深州市| 阳原县| 舒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旬邑县| 六枝特区| 南华县| 锡林浩特市| 潍坊市| 车致| 噶尔县| 昭觉县| 桃源县| 金溪县| 营口市| 阳新县| 北宁市|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