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16.04.14
《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
【宋】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
四疊陽關,
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山又斷,
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
忘了臨行,
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
東萊不似蓬萊遠。
⑴昌樂館:昌樂縣驛館,故址在今山東昌樂西北十里。⑵陽關:這里指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⑶蕭蕭:一作“瀟瀟”。孤館:孤獨寂寞的旅館。⑷方寸:即“方寸地”,指人的心。
與姐妹們分手時,惜別的淚水打濕了衣衫,洇濕了雙腮,送別的《陽關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縱有千言萬語,也難盡別情。而今身在異鄉,望萊州山長水遠。寄宿館所,秋雨瀟瀟,不禁感到無限凄清。
被離情別緒攪得心亂如麻,竟不知在餞行時姐妹們送別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淺,都全不知道了。最后囑咐姐妹,你們要將音訊讓過往的大雁捎來,以慰我心,東萊畢竟不像蓬萊那樣遙遠。
此詞是作者從青州赴萊州探夫途中晚上宿昌樂縣(今屬山東)驛館時懷念其家鄉姊妹而作,通過描寫自青州赴萊州途中的感受,表達她希望姐妹寄書東萊、互相聯系的深厚感情。上片通過“脂粉滿”的描繪,“千千遍”的夸張,“山又斷”的比喻,“聞微雨”的氣氛烘托,表現雨中傷別的境界;下片從正面對作者的心理作了更細膩的刻畫。
此詞一開頭就寫她想念家中姊妹想得厲害,以至珠淚漣漣,浸濕身上羅衣,并且連臉上的脂粉也沖落下來沾滿了羅衣;這時,她不由得想起了家中姊妹送她出行時,一遍遍吟唱《陽關曲》時的情景。《陽關曲》,又名《渭城曲》。唐代著名詩人兼音樂家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浥輕塵,西出陽關無故人。”以為送別之曲。至“陽關”句,反復歌之,所以李清照稱“四疊陽關”。如今,這長長的山路已將親人隔于兩地了,她孤身一人在這異地的旅館中,聽著這凄苦的蕭蕭雨聲,心里無比憂傷,竟使自己的心緒全亂了,亂得忘記了姊妹們送她時,餞行宴上酒杯斟得是淺還是滿。不管多么想念,親人已經別于兩地了,只好靠鴻雁來傳遞音信吧。好在東萊是個實實在在的地方,不像蓬萊仙山那樣遙遠飄渺,可望而不可即。“蓬萊”,指蓬萊山,也稱醫壺,古人傳說與方丈、瀛洲并為海上三神山,都在渤海中,世人不能登及,所以說它“遠”。
這是一首開闔縱橫的小令,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到了她的笑下變成“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的激情,極夸張,卻又極親切、真摯。通首寫惜別心情一層比一層深入,但煞拍“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出人意料地作寬解語,能放能收,小令詞能用這種變化莫測的手法是很不容易的,這就是所謂善方情者不盡情。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