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目前比較高發的一種疾病,而且有不斷趨于年輕化的趨勢,很多年輕人甚至是兒童都會患上高血壓病癥。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偏方治療高血壓有效果嗎?今天就和小編一起學習一下高血壓的治療偏方吧。
目錄
5.高血壓的中醫偏方 6.夏枯草治療高血壓的偏方
7.小兒高血壓的偏方 8.妊娠高血壓的治療偏方
高血壓的基本介紹
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的血壓是隨之內外環境的變化在一定范圍內上下波動的。在整體人群中來看,血壓水平會隨著年齡而逐漸升高,收縮壓更為明顯,但50歲以后舒張壓就會呈現下降的趨勢,脈壓也會隨之加大了。
病因
病因目前認為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某些先天性遺傳基因與許多致病性增壓因素和生理性減壓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這些因素主要包括:
1.遺傳因素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的孿生子女高血壓的患病率明顯提高,尤其是單卵雙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壓者,其子女患高血壓概率高達45%,相反,雙親血壓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僅為3%。
2.高鈉、低鉀膳食
人群中,鈉鹽的攝入量和血壓水平呈正相關,而鉀鹽攝入量就和血壓水平呈負相關了。膳食中鈉/鉀比值和我們的血壓相關性就變得更強了。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人均每天鹽的攝入量大約是12~15克以上
3.超重和肥胖
身體脂肪含量與血壓水平呈正相關。人群中體重指數(BMI)與血壓水平呈正相關,BMI每增加3kg/m,4年內發生高血壓的風險,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我國24萬成人隨訪資料的匯總分析顯示,BMI≥24kg/m者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3~4倍。身體脂肪的分布與高血壓發生也有關。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壓水平就越高。腰圍男性≥90cm或女性≥85cm,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腰圍正常者的4倍以上。
4.飲酒
治療高血壓的偏方
治療高血壓的方法有藥物療法和非藥物療法,其中民間有很多偏方對高血壓效果較好,有些偏方能除煩降壓,有些偏方能利尿、消腫,還有的能清熱、潤燥。下面介紹一些民間治療高血壓的偏方。
五味貼敷降壓方
【配方】鮮姜150克,蓖麻仁50克,吳茱萸、附子各20克,冰片10克。
【制作】將蓖麻仁、吳茱萸、附子先搗碎,研成細末。鮮姜搗爛為泥,再加冰片末,共調成糊
狀。每晚睡前敷貼兩足底涌泉穴,次日清晨取掉,連用5~10次可獲顯效。
【功效】溫補脾腎,平肝降壓。用治高血壓。
玉蘭魚球治虛火上升
【配方】生魚肉(草魚或海魚肉均可)200克,玉蘭花瓣15個雞蛋5個,味精、料酒、香油及鹽適量。
【制作】將魚肉去刺切碎,玉蘭花切成絲或末,兩者混拌成泥。取蛋清,用筷子攪勻發稠,
放入少許香油、料酒、味精及鹽。然后將魚肉玉蘭泥做成數個小球,放人配好的蛋清中蘸勻,撈出后
碼在盤子中央。將整盤玉蘭魚球放在開鍋的蒸屜上蒸5分鐘。食用。
【功效】養陰、潤燥、祛風。對高血壓之虛火上升頭痛,尤勾適宜。
醋花生
【配方】生花生米300克,陳醋適量。
【制作】將適量陳醋倒入盛有花生米的碗內浸泡7天。每日早晚各服10粒。血壓下降后可隔數日服用1次。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
花生殼
【配方】適量花生殼。
【制作】將平日吃花生時所剩下的花生殼拿出適量洗凈,放入茶杯,把燒開的水倒滿茶杯飲用,每天多次飲用。
【功效】降血壓,調整血中膽固醇含量,對患高血壓及血脂不正常的冠心病者有療效。
刺兒菜
【配方】刺兒菜200~300克(干刺兒菜約10克,農田里的刺兒菜秋后時期最好)。
【制作】將刺兒菜擇洗干凈,加水500克左右,用溫火熬30分鐘左右(干菜時間要長些),待熬
好的水溫晾至40℃左右時一次服下,把菜同時吃掉更好。每天煎服一兩次,一周可見效。常喝此藥,即可穩定血壓。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
茭白
【配方】茭白、芹菜各20克。
【制 作】水煮喝湯,每日二三次,長期服用,可治療高血壓。剩下的茭白、芹菜仍可做菜。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
羊油炒麻豆腐
【配方】羊油150克,麻豆腐500克(以綠豆為原料加工制成的),鹽、蔥花、鮮姜等調料適量。
【制作】羊油炒麻豆腐。不吃羊油可用其他食用油炒,炒麻豆腐時可放鹽、蔥花、鮮姜等調料。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
臭蒿子
【配方】野生黃蒿子(俗名臭蒿子)一把。
【制 作】秋季時取臭蒿子一把放在鍋中或臉盆中熬10分鐘(也可以開水沖泡),待稍涼后,洗頭l0分鐘(每晚一次),水涼后再加熱,洗腳10分鐘。每天堅持洗頭洗腳,不要間斷。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
香蕉蒂
【配方】香蕉蒂3~5個。
【制 作】加水適量,文火煎煮,沸后5分鐘即可。頓服。服藥1周后血壓多可降至正常。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病初期。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
澤瀉地龍芝麻蜜
【配方】澤瀉20克,地龍、夜交藤各120克,黑芝麻500克。
【制 作】共研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服2次。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
中藥敷貼涌泉穴
【方劑】桃仁、杏仁各12克,桅子3克,胡椒7粒,糯米14粒。
【制用法】上藥共搗爛,加1個雞蛋清調成糊狀,分3次用。于每晚臨睡時敷貼于足心涌泉穴,白晝除去。每天1次,每次敷1足,兩足交替敷貼,6次為1療程。3天測量1次血壓,敷藥處皮膚出現青紫色。
【療效】有降壓特效。
白礬
【方劑】以白礬60克,米泔水一大煲。
【制用法】煮熱至白礬溶化后,乘溫浸雙足。
【療效】降壓效果奇佳。單用白礬米泔熱水浸腳10分鐘后,收縮壓降低4.00千帕斯卡、舒張壓降低2.67千帕斯卡,自覺舒服。其夫驚嘆比服一般降壓藥效果還好。一老摳,患支氣管哮喘,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即取白礬10克搗碎開水溶化,徐徐飲下,片刻患者呼吸輕松,病減大半,日后常以白礬沖服,同時服二陳湯加減,歷經半年治療而愈。
【備注】必須用米泔水煮溶白磯效果才好。有些體瘦病人用開水溶浸后,自覺胸中不適,而用米泔水無此感覺,機理待探。
高血壓茶飲偏方
菊槐綠茶飲
【配方】菊花、槐花、綠茶各3克。
【制作】以沸水沏。待濃后頻頻飲用,平時可當茶飲。
【功效】清熱、散風。治高血壓引起的頭暈頭痛。
蓮心飲
【配方】蓮心(蓮子中的胚芽)2~3克。
【制作】以開水沏。代茶飲用。
【功效】清心,澀精,止血,降壓。治高血壓引起的頭暈腦脹、心悸失眠等。
鮮葫蘆汁
【配方】鮮葫蘆、蜂蜜各適量。
【制作】將鮮葫蘆搗爛絞取其汁,以蜂蜜調勻。每服半杯至1杯,每日2次。
【功 效】除煩降壓。治高血壓引起的煩熱口渴癥。
玉米須煎飲
【配方】玉米須60克。
【制作】將玉米須曬干,洗凈,加水煎。每日飲3次。
【功效】降壓,利水。用治高血壓。
柿漆和牛奶
【配方】柿漆(即未成熟柿子榨汁)30毫升,牛奶1大碗。
【制作】牛奶熱沸,倒入柿漆。分3次服。
【功效】清熱降壓。用治高血壓。對有中風傾向者,可作急救用。
豬膽汁綠豆粉
【配方】豬苦膽汁200克,綠豆粉100克。
【制作】將綠豆粉拌入膽汁內,曬干,研成細末。每服10克,日服2次。
【功效】清熱、平肝。治高血壓。
黃瓜藤湯
【配方】干黃瓜藤1把。
【制作】洗凈加水煎成濃湯。每日2次,每次1小杯。
【功效】清熱、利尿。治高血壓。
菊花酒
【配方】菊花、生地、枸杞根各1000克。
【制作】共搗碎,取水10000克煮至5000克,用此汁再煮糯米飯2500克。大曲細碎,同拌令勻,入缸密封,候澄清,日服3次。每服1盞。
【功效】壯筋補髓,延年益壽。用治高血壓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癥。
注:肝腎陽虛、脾胃虛弱者均不宜用。
白芍杜仲湯
【配方】生白芍、生杜仲、夏枯草各15克,生黃芩6克。
【制作】將生白芍、生杜仲、夏枯草先煎半小時,再人生黃芩。繼煎5分鐘。早、晚各服1次。
【功效】用治單純性高血壓頭暈、別無他癥者。
海帶根飲
【配方】海帶根適量。
【制 作】將海帶根曬干粉碎為末。每次服6~12克,每日1~2次,溫水送服。
【功效】清熱利水,祛脂降壓。治療高血壓病。
【配方】鮮芹菜(下段莖)60克,大棗30克。
【制作】水煎。日服2次,連服1個月。
【功效】有降血壓和降低膽固醇作用。用治高血壓病、冠心病、膽固醇過高等病癥。
向日葵葉湯
【配方】向日葵葉30克(鮮的用60克)。
【制作】將向日葵葉煎濃湯。服用,早、晚2次,連服7日。
【功效】降低血壓。用治高血壓病。
綠豆豬膽汁
【配方】綠豆60克,豬膽汁6只。
【制作】將綠豆與豬膽和勻曬干研末。每服3克,日服3次。
【功效】用治高血壓病。
山楂茶
【配方】山楂10枚,冰糖少許。
【制作】將山楂搗碎,加冰糖煎服。
【功效】軟化血管,降低血脂。用治高血壓病。
芹菜汁
【配方】芹菜(選用棵形粗大者)、蜂蜜各適量。
【制作】芹菜洗凈榨取汁液,以此汁加入等量的蜂蜜,加熱攪勻。日服3次,每次40毫升。
【功效】平肝清熱、祛風利濕。用治高血壓病之眩暈、頭痛、面紅目赤,血淋,對降低血清膽固醇有很好的療效。
海參冰糖
【配方】海參50克,冰糖50克。
【制 作】海參洗凈,加水同冰糖煮爛。每日晨空腹服,吃參飲湯。
【功效】補益肝腎,養血潤燥。用治高血壓、動脈硬化。
【配方】香蕉3只,西瓜皮60克(鮮品加倍),玉米須60克,冰糖適量。
【制作】香蕉去皮與西瓜皮、玉米須共煮,加冰糖調服。每日2次。
【功效】平肝,泄熱,利尿,潤腸。用治肝陽上亢型高血壓。
豬毛菜玉米須湯
【配方】豬毛菜45~90克,玉米須20~30克,地龍15克。
【制作】水煎分3次服。
【功效】用治高血壓病。
棕皮葵花盤湯
【配方】鮮棕皮18克,鮮向日葵盤40克。
【制作】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用治高血壓病。
天地龍骨茶
【配方】天麻40克,地龍30克,龍骨100克。
【制作】將以上三藥搗碎如茶狀,小火煎沸10分鐘,離火,去渣代茶,分兩日口服。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
生龍骨牡蠣元參湯
【配方】生龍骨、生牡蠣、牛膝、枸杞子、白芍各15克,元參12克,黑桑葚30克,生地、熟地各24克。
【制作】水煎服。 .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陰虛陽亢證。
龍膽草黃芩生地湯
【配方】龍膽草、黃芩、梔子、杭白芍各10克,細生地18克,柴胡6克,決明子30克。
【制作】水煎服。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肝火亢盛證。
桑寄生杜仲湯
【配方】桑寄生、川杜仲各12克,元參15克。
【制作】水煎服。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陰陽兩虛證。
苦瓜綠茶
【配方】苦瓜、綠茶各適量。
【制作】首先將苦瓜去瓤切片,然后放在陰涼處陰干,用適量苦瓜、綠茶一起沖茶,老年人
服用綠茶不宜過多,沖好三分鐘后,即可飲用,喝完后還可以續水。但要注意,泡一次只能喝一天,第二天必須換新的苦瓜干和綠茶。
鮮藕芝麻冰糖
【配方】鮮藕250克,生芝麻100克,冰糖100克。
【制作】藕切成條或片狀;生芝麻壓碎后,放入藕條(片)中;加冰糖上鍋蒸熟,涼后食用,每天一次,連服5次。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膳偏方
很多的高血壓病人都不知道怎么飲食,害怕這個不敢吃那個不敢吃,生怕高血壓猛升。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怎么樣降低血壓,應該吃什么。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學習學習吧。
杜仲腰花補肝降血壓
用料:豬腰子250克,杜仲15克,豆油250克,蔥30克。姜、蒜、白糖、醬油、料酒、鹽、花撇、淀粉適量。
制用法:
①豬腰子從中間平剖成兩半,除去脂臊后片成片,用刀劃成小萬格(不能切斷),再切成條。蔥、姜、蒜切成小片。
②用刀刮去杜仲的粗皮,洗凈后切成條,放炒鍋內,加涼水70毫升,中火煎煮,水沸后30分鍾濾去渣,取汁約50毫升備用。
③取10克淀粉放碗內,加25毫升杜仲汁、料酒、鹽,放入切好的豬腰拌勻,另取一碗,放白糖、醬油、醋及余下的淀粉、杜仲汁調勻。④炒鍋置旺火上,放油燒至冒青煙時,先下花椒,然后放入蔥、姜、蒜片及豬腰,快速翻炒約半分鐘,倒入譏調好的汁,再翻炒幾下出鍋裝盤。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用治腎虛耳聾、腰痛、遺精、盜汗、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及高血壓等。
海帶苡仁蛋湯強心活血
用料:海帶30克,苡仁30克,雞蛋3個,鹽、食油、味精、胡椒粉適量。
制用法:將海帶洗凈,切成條狀,苡仁洗凈,共放入高壓鍋內,加水將海帶、苡仁燉至極爛,連湯備用。鐵鍋置旺火上,放入食油,將打勻的雞蛋炒熱,即將海帶、苡仁連湯倒入,加鹽、胡椒粉適量,燉煮片刻,起鍋時加味精,即可服食。
功效:強心、利尿、活血、軟堅。適于高血壓、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食用。
檸檬馬蹄湯
用料:檸檬1個,馬蹄(荸薺)10個。
制用法:水煎。可食可飲,常服有效。
功效:用治高血壓,對心肌梗死患者改善癥狀也大有益處。
拌菠菜海蜇
用料:菠菜根100克,海蜇皮50克,香油、鹽、味精適量。
制用法:先將海蜇洗凈切成絲,再用開水燙過,然后將用開水焯過的菠菜根與海蜇加調料同拌,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清熱,降壓。可解除高血壓之面赤、頭痛。
松花淡菜粥
用料:松花蛋1個,淡菜50克,大米50克。
制用法:松花蛋去皮,淡菜浸泡洗凈,同大米共煮作粥,可加少許鹽調味。食蛋菜飲粥,每早空腹用。
功效:清心降火。治高血壓、耳鳴、眩暈、牙齒腫痛等。
高血壓的中醫偏方
高血壓一直都是困擾人們的疾病,它的患病率特別高,現在不光是老年人患有連年輕人也有不少患有高血壓的。那么如此多的人患有高血壓該如何治療呢?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治療高血壓的偏方吧。
舒肝法
適用于肝氣不舒型高血壓患者。常見于更年期婦女或者工作壓力較大的上班族,癥見精神緊張,情緒抑郁,或煩躁易怒、頭暈脹痛,舌苔滑膩,脈沉弦緊。病機在于氣機郁滯,肝主疏泄功能失常。
中醫認為,人的精神活動除由心所主外,主要與肝主疏泄有關。肝主疏泄功能正常,人體就能較好地協調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動,表現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疏泄不及,則表現為精神抑郁、胸脅脹悶等;疏泄太過,則表現為煩躁易怒、頭暈脹痛等。
治療當以舒肝理氣為法,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
藥物組成:牡丹皮10 克,焦梔子10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當歸10克,茯苓12克,夜交藤30克,白術10克,生龍骨、生牡蠣各30克,生姜9 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天麻9克,鉤藤12克,石決明18克。
平肝法
適用于風陽上擾型高血壓患者。此類高血壓患者眩暈比較嚴重,往往是頭暈欲仆,耳鳴,頭痛且脹,面紅目赤,甚則面紅如醉,脾氣急躁易怒;或見腰膝酸軟,后項及肩、背發強,四肢、面部麻木,筋惕肉瞤,甚則口眼歪斜;或見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遇勞、惱怒癥狀加重;舌質紅,苔白或黃厚,脈弦數或弦勁而大。
此證是水不涵木,肝陽偏亢,風陽升動,風火相扇,氣陰虧虛所表現的本虛標實證候。肝為風木之臟,肝陽偏亢生風,上擾清竅,頭部絡脈絀急,則頭暈目眩、耳鳴頸強,風性動搖故肢體麻木、筋惕肉瞤。相火不藏上擾心神則心悸健忘,失眠多夢。
治療當以育陰潛陽,平肝息風為主,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
藥物組成:天麻12克,鉤藤20克,石決明20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梔子9克,黃芩9克,牛膝12克,杜仲12克,益母草9克。
清肝法
適用于肝火上炎型高血壓患者。此類高血壓患者癥見頭暈、頭痛、目眩、耳鳴、面赤烘熱、口苦口干、急躁易怒、小便黃、大便結,舌紅苔黃,脈弦數(滑)。
火為陽邪,火性炎上,上擾清竅,頭部絡脈絀急,故頭痛、目眩、耳鳴、面赤烘熱,肝熱盛則膽熱液泄,故口苦口干,并見脈弦數、苔黃、小便黃、大便結。引起肝火的原因多由肝氣實轉化而來,即所謂“氣有余便是火”。
治當清肝泄火,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藥物組成:龍膽草6克,焦梔子10克,黃芩10克,柴胡5克,生地15克,車前子10克(包),澤瀉12克,木通10克,菊花10克,青皮6克,石決明30克,生赭石15克,生石膏20克。
滋肝法
適用于肝腎陰虛型高血壓患者。此類高血壓患者癥見頭暈、口干澀、手足心熱、腰酸痛,舌紅少苔,脈弦(數)。
古人有“乙癸同源,肝腎同治”之說,肝腎虛損往往互相影響,肝藏血,腎藏精,精血虛則無以制陽,故頭暈、口干澀。陰虛生內熱,故可見手足心熱,口干咽痛,舌紅,脈細數等癥。
治當滋養肝腎。方用杞菊地黃湯加減。
藥物組成:枸杞25克,菊花15克,熟地黃15克,桑寄生15克,龜板15克,牛膝15克,茯苓15克,山藥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石決明20克。
養肝法
適用于氣血虧虛型高血壓患者。此類高血壓患者常眩暈、耳鳴、視物昏花或視力減退、頭痛不甚,隱痛纏綿不休,時發時止,動則加劇,遇勞則發,兼見神疲懶言,乏力自汗,肢體麻木、面、唇、甲淡白無華,心悸少寐,婦女月經量少、色淡,甚則經閉,舌質淡嫩或淡黯,苔薄白,脈多細弱。
此證為氣虛清陽不展,清竅失養,血虛不能上榮頭面,腦絡失濡而致。肝血虛,不能上榮頭面,腦絡失養,故眩暈、耳鳴,面、唇、甲淡白無華;目失所養,故視物昏花或視力減退。肝主筋,血虛筋脈失養,絡氣虛滯,則肢體麻木;婦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沖任之脈,故月經量少、色淡,甚則經閉,舌質淡,脈弦細或細,為血虛常見之征。
治以健脾益氣,補養肝血為主,兼活血通絡,方以人參歸脾湯加減。
藥物組成:人參12克,黃芪30克,黨參15克,白術15克,茯神15克,當歸25克,赤芍15克,夏枯草20克,丹參20克,木香5克,酸棗仁20克,鉤藤15克(后下)。
鎮肝法
適用于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此類高血壓患者癥見頭痛劇烈、頭脹、目脹、耳鳴、面赤、急躁易怒、不寐多夢,肢體麻木,甚或猝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斜,舌強語謇,舌尖邊紅或如常,脈弦有力。
肝陽上亢迫使“血苑于上”,頭部絡脈壅滯,暴張絀急,故頭痛劇烈、頭脹、目脹、耳鳴,肢體麻木,甚或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腦絡壅塞,舌竅不利,則口眼?斜,舌強語謇。“肝在志為怒”、“肝氣實則怒”,故肝陽亢多有急躁易怒之癥。肝陽亢則血不歸肝,故臥則不寐多夢。
治當鎮肝潛陽,降逆息風,方用鎮肝息風湯加減。
藥物組成:白芍12克,玄參15克,龜板15克,石決明30克,生龍齒15克,生牡蠣15克,杜仲10克,生地15克,杭菊花10克,何首烏15克,蒺藜10克,生赭石15克,牛膝10克,黃芩10克,生知母10克,黃柏10克。
夏枯草在我國民間被廣泛利用,它是一味草藥,對于很多的病癥都有很不錯的治療作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服用的,那么你知道高血壓能食用夏枯草嗎?有哪些好處呢?通過下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血壓能食用夏枯草嗎
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具有清泄肝火、散結消腫、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涼血止血的功效,適用于淋巴結核、甲狀腺腫、乳癰、頭目眩暈、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結核、血崩、帶下、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及細菌性痢疾等。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夏枯草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并能擴張血管,其所含蘆丁有抗炎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脆性,降低肝脂。夏枯草還有抵制癌細胞的作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大劑量可用至30g;熬膏或入丸、散。久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臨床應用
1、夏枯草茶
夏枯草50g,香附20g,昆布20g,海藻20g,牡蠣35g,黃藥子25g,射干20g,連翹20g,龍膽草15g,海浮石30g。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方中夏枯草清火、散結。
2、夏枯草散
夏枯草30g,香附(童便浸)60g,炙甘草9g。為末,每服12g,茶水調下,每日3次。方中夏枯草清火、明目。
3、消腫湯
夏枯草、玄參、天花粉各9g,山慈姑、煅牡蠣、海藻、昆布、白芥子、桔梗各6g,生甘草3g。水煎,食后服。方中夏枯草散結、消腫。
小兒高血壓的偏方
說到高血壓,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是和中老年人相關的疾病?其實小兒也會得高血壓,那么導致小兒高血壓的病因有哪些呢?我們應該如何治療小兒高血壓呢?通過下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兒血壓正常值因年齡不同而異,年齡愈小血壓愈低。目前認為血壓高于相同年齡段收縮壓(高壓)或舒張壓(低壓)20毫米汞柱,或學齡前兒童>110/70毫米汞柱,學齡兒童>120/80毫米汞柱要考慮高血壓。
菊花白芍飲
【配方】菊花12克,白芍、元參、懷牛膝各15克,炒黃芩9克,石決明30克,甘草6克。
【制作】水煎服。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肝陽上擾證。
柳葉枯草飲
【配方】垂柳葉、夏枯草各30克,冰糖15克。
【制 作】兩味藥煎湯,加入冰糖。每日1劑,連服1周。
【功效】適用于小兒高血壓。
丹參川芎蓮心飲
【配方】丹參、地骨皮、海藻、昆布、槐花、豨薟草各30克,川芎20克,丹皮、寄生、大薊、茜草、牛膝各15克,蓮子心、荷葉各10克。
【制作】水煎服。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血熱瘀滯證。
【配方】蜂蜜100克,黑芝麻75克。
【制作】先將黑芝麻蒸熟搗如泥,放蜂蜜攪拌,用溫開水沖化,每日分2次服用。
【功效】適用于小兒高血壓。
家人要多了解高血壓的知識,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定期督促患者測量血壓,以觀察病情。盡量使患者保持開心的狀態,患者身邊需常有人陪伴,避免患者受到各種不良刺激的影響。
妊娠高血壓的治療偏方
妊娠高血壓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很常見的,又因常合并產科出血、感染、抽搐等,是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
拌芹菜
【方劑】芹菜100克,香油、鹽、味精適量。
【制用法】先將芹菜洗凈成絲,再用開水燙過,然后加調料同拌,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清熱,降壓。可解除高血壓之面赤、頭痛。
松花蛋菜粥
【方劑】松花蛋1個,芹菜50克,大米50克。
【制用法】松花蛋去皮,淡菜浸泡洗凈,同大米共煮作粥,可加少許鹽調味。食蛋菜飲粥,每早空腹用。
【功效】清心降火。治高血壓、耳鳴、眩暈、牙齒腫痛等。
黑木耳柿餅
【配方】黑木耳6克,柿餅50克,冰糖少許。
【制作】加水共煮至爛。此方為1日服用量,久食有效。
【功效】清熱,潤燥。治高血壓。
小蘇打水泡腳
【配方】小蘇打2~3小勺。
【制作】將水燒開,放入小蘇打2~3小勺,每次泡腳20~30分鐘。
【功效】用治高血壓病。
鮮西紅柿
【配方】鮮西紅柿2個。
【制作】將西紅柿洗凈,蘸白糖每早空腹吃。
【功效】清熱降壓,止血。用治血壓高、眼底出血。
結語:看了本文對于高血壓治療偏方的介紹,大家應該知道如何利用偏方治療高血壓了吧。其實高血壓是一種比較高發的疾病,能夠及時有效的治療高血壓,抑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對于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很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