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病變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是冠脈造影,就是將導管通過手腕或大腿根的動脈送到心臟,往冠脈里注入造影劑,來觀察冠脈腔內的病變情況。由于信息準確,目前在臨床上,冠脈造影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
冠脈造影的不足之處除了費用較高以外,最重要的是須將導管經穿刺插入身體,屬于有創操作,可能在穿刺部位、途經的動脈、冠狀動脈甚至全身造成一定的損傷。
另外一種方法是心臟CT檢查。心臟CT 是通過多排螺旋CT對冠脈進行掃描,從而了解冠脈病變情況。除了無創,與冠脈造影相比,心臟CT對于測量冠脈鈣化斑塊負荷、了解冠脈管壁及冠脈外情況、檢查先天性冠脈發育異常等也有優勢。
心臟CT的不足之處是對冠狀動脈成像的清晰和準確程度不如冠脈造影、冠狀細小分支不能充分顯示、對冠脈血流的動態觀察不如冠脈造影,對冠脈支架內再狹窄的評估受限等。最重要的是心臟CT只是檢查手段,而冠脈造影可以同時對適合的病變進行介入治療。
因此,簡單地說,對于不能做冠脈造影,臨床上不傾向冠心病但又需要排除冠心病,介入或搭橋術后療效評估的患者可以選擇心臟CT;而臨床上高度懷疑冠心病,很可能需要同時做介入治療的患者,應該首選冠脈造影。
摘自《家庭醫生報》 2011.06.27 張虎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