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孕期苦,但等到孕媽媽們熬過孕期,才發現真正的“苦”其實剛剛開始,一系列的新生兒服務都要等著父母來做!
哺乳、哄抱、換尿片等等,孩子每天有數不盡的瑣碎在等著父母。個人認為,哄睡哭鬧中的寶寶最難,可能寶爸寶媽們也有同感!
點擊加載圖片
前兩天,在醫院上班的朋友就發了條朋友圈,“別再搖搖晃晃哄孩子睡覺了!!
今天醫院接診一個孩子,才7個月大,就是因為爺爺的搖晃哄睡,幅度太大,導致孩子腦癱了”
看到這條消息,止不住的心疼與心酸,7個月,真真正正的人身才剛剛開始,可卻因為爺爺的哄抱動作不當導致腦癱!詳細向朋友打聽以后才知道,原來事情是這么回事!
孩子的父母白天上班,就把孩子交給爺爺來照顧。之前兒媳也看過公公把孩子抱在懷里,搖搖晃晃著哄孩子睡覺,勸阻過好幾遍,可公公說,“不礙事,之前也這么哄的,每次都能睡著”。
點擊加載圖片
兒媳婦也就默認了公公的做法,結果這天,兒媳卻接到公公電話,孩子進醫院了!他不論怎么哄孩子,孩子就是不睡,反倒起了高燒,就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附近的醫院。
這一查,竟然是顱內出血,7個月的孩子手術風險大,讓家里人做好心理準備!并非每次都能逃過疾病的魔爪,孩子最終被醫生確定為腦癱!
看到這可能很多家長不敢相信,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最后竟然導致孩子腦癱?確實如此,而且還不止發生過一次!
前幾年,湖北省一家婦幼保健醫院也發生過類似事件,不過當時的情況是一名年紀挺大的康復醫生給孩子做搖晃按摩。
在康復過程中孩子就哭鬧不止,回家以后的幾天孩子一直精神不佳,再送去醫院時孩子已經出現了休克癥狀!
點擊加載圖片
關于“搖晃孩子腦袋”出現的事故,網上一搜一大堆!可還是有很多父母不以為然,總覺得只要動作輕一些,就不會有問題!
在這里提醒家長朋友們,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對孩子進行搖晃類的動作,尤其是小嬰兒!一方面,家長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力度,在父母眼中,他們認為自己用的力度較小,但其實對于孩子可能已經較大了!
另一方面,嬰幼兒能承受的力度并不能被感知,孩子的疼痛感、不適感也不會主動表達,當孩子在哭鬧時,如果你嘗試著搖晃哄孩子睡覺,你并不能確保到底是孩子想睡覺所導致的哭鬧,亦或者是不適感所致!
點擊加載圖片
我們都知道,嬰幼兒的頭部較大,其頸部肌肉群尚未發育完善,難以自主支撐頭部的重量,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抱嬰幼兒時,通常都要用一只手拖著孩子頭部的原因。
當我們抱著孩子時,如果對孩子進行搖晃,其顱內腦組織也會隨之晃動,同理,孩子尚小,顱內組織也未發育完全,在外界的刺激下,極容易發生損傷,血管撕裂、神經受損等都可能出現。
點擊加載圖片
醫學界將這一癥狀稱為“搖晃綜合癥”,一般常發生在4歲以下的寶寶身上,而0~1歲的寶寶尤其容易發生,癥狀較輕時表現為頭暈,往往并發嘔吐。
倘若癥狀較重,也就可能發生上述案例中“顱內出血”情況,最后可能發生癱瘓或死亡。
當然,在哄誘嬰幼兒時,不僅僅是不要對孩子進行搖晃。除此之外,還應當注意,不要大力拍打孩子的背部,或者靠近寶寶耳邊大聲說話,其原理無一例外,均是由于嬰幼兒暫且難以承受超負荷外力!
點擊加載圖片
那正確的哄誘寶寶睡覺的方法是什么呢?
1、家長可以用一只手把寶寶抱在懷里,另一只手則輕輕拍打寶寶的背部;
2、如果真的需要靠搖晃,一定要注意動作的輕柔,家長們可以選擇走動來代替“搖籃感”;
3、控制睡眠環境很關鍵,選擇合適的光線、聲音等也有助于寶寶睡眠;
看完文章,相信也有不少家長會反駁,“我家孩子就是我從小‘搖’到大的,也沒什么事,別危言聳聽!”
這類家長并不在少數,但還希望寶爸寶媽們能謹記,適當、輕柔的搖晃確實有助于寶寶入眠,但切勿大幅度、大力地對寶寶進行搖晃。
平時更應當制止寶寶有大幅搖頭晃腦的習慣,家長自身也不要對孩子做一些猛搖晃、‘拋空’類的動作。否則,“晃出了問題”,疼得不僅是孩子,更是父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