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Cobb,主人公柯布。以下簡稱“柯布”。
Ariadne,可愛的小女孩,夢境設計師。以下簡稱“小女孩”。
Arthur,主人公的帥帥助手,一下簡稱“助手”。
Yusuf,藥劑師,一下簡稱藥劑師。
Saito,齊藤公司大佬,以下簡稱“齊藤”。
Fischer,費舍爾,一個超級商業帝國的太子爺,以下簡稱“費舍爾”。
Eames,偽裝者,槍法和肉搏能力也不錯,可以在夢境中偽裝成特定的人。以下簡稱“偽裝者”
Godfather,費舍爾的叔叔,作用是讓偽裝者來偽裝的。以下簡稱“費舍爾的叔叔”
Mal,柯布的老婆,因為柯布的Inception自殺了,導致柯布無比內疚悔恨,也經常因為是柯布的Projection變成任務的搗亂者。以下簡稱“梅爾”。
條件:
在這里我們需要承認片中主人公們定出的夢境規則,后面才能說的清楚。
1、通常情況下從下一層夢境回到上一層夢境或者現實有兩種方法:下一層夢境中死亡,或者上一層夢境中失去重心造成“穿越”。這兩種方式,前者是主動的,后者是被動的。
2、“藥劑師”給出的新藥非常“強力”以至于在下一層夢境中死亡后會導致無法醒來而進入潛意識邊緣(最深一層夢境)。
3、在夢中意外死亡可以呆著記憶回到上一層夢境或現實,但如果在夢境中自然終老死亡則會失去該層夢境的記憶(同樣適用于潛意識邊緣,實際上這鐘情況片中只在潛意識邊緣出現過)。
4、我們必須假設圖騰可以分辨夢境與現實而不受主人愿望影響。
5、主人公柯布最牛的地方就是因為其潛意識強大,使得他可以在別人夢境中帶入超過包括但不限于“防御者”的物件兒。最明顯的就是整列火車。你沒注意的是他甚至帶入了整個城市。
6、藥劑師所說的20倍時間關系成立。
7、共享夢境的過程中,如果有人進入到了潛意識邊緣,則有兩種情況:一、共享夢境的人里沒有人去過潛意識邊緣,因此,那里是無序的,第一個進去的人可以在里面進行建造。二、如果共享夢境的人里有人去過潛意識邊緣,則這次進去的地方就是已經去過的那個人的潛意識邊緣,那里曾經被建造過。這個條件,片中清晰交代了。
8、造夢者離開自己的夢境后,該夢境崩塌。里面的人將目睹夢境崩塌并在這個過程中致死,離開該夢境。
鑒于我們剛剛說過“我們必須假設圖騰可以分辨夢境與現實而不受主人愿望影響”的條件,柯布組織盜夢者隊伍這件事情是發生在現實中的,而非很多人說的第六層夢境。
這里需要說明,在行動中共出現了5層夢境,其中第五層為潛意識邊緣。而這個潛意識邊緣是柯布早年建造的。根據剛剛說過的第7條條件,準確的講,這層的造夢師應該是柯布。
由于強力藥劑的原因,在這次行動中都無法用死亡來回到上一層夢境(原因見條件2),因此每層都需要留一個造夢師制造被動穿越來喚醒下一層的人。
行動開始:
第一層夢境設定在雨中,造夢者為藥劑師。他開著車帶著大家在馬路上冒著槍林彈雨遛彎,最后將車開下大橋跌入水中,造成了兩次失去重心的被動穿越機會。在這層出現的問題是齊藤中彈。
第二層夢境設定在一個酒店。造夢者為柯布的帥助手。在這里帥助手Arthur上演了失重條件下的精彩“太空格斗”。這里出現的問題是由于“防御者”的彪悍造成帥助手錯過了造成第一次被動穿越的機會,值得在失重的條件下利用電梯制造人為的失去重心的穿越喚醒。
第三層夢境設定在雪種武裝醫院。造夢者是偽裝者Eames。個人覺得這家伙其實很聰明、很帥,更像二把手。在這里出現的兩個重要問題:齊藤死去;費舍爾被梅爾一槍打中(請注意,這里是一槍打中,而非打死,因此費舍爾在這里僅僅是昏迷,準確地說是進入下一層夢境)。
第四層夢境設定在“潛意識邊緣”,造夢者是費舍爾。請注意,這里不是真的潛意識邊緣,而是費舍爾被槍擊昏迷后由費舍爾無意間創建的空白夢境。當柯布帶著可愛的女小女孩Ariadne進入這個夢境的時候,兩個人都誤以為這里就是“潛意識邊緣”,因此潛意識超強的柯布將潛意識邊緣里面的眾多物件都在費舍爾夢境里進行了Copy,包括其妻子梅爾和兩個孩子。在這里發生的事情就比較多了,首先是在第三層里的偽裝者Eames通過點擊將費舍爾意識喚醒,然后是費舍爾回到了上一層夢境。如果我們在中國影院內看到的真是一刀未減的版本,在這里出現了一個小BUG,費舍爾回到上一層夢境不是因為其從樓上被小女孩推下去,因為如果這樣的話,他死了就會進入到真正的潛意識邊緣,因此他應該是這個時候恰巧因為點擊沖擊波造成的失去重心而被動回到上一層,并在第三層有時間會晤了其潛意識中臨終的父親。在他離開后,由于造夢者的離開,這個夢境開始崩塌。這時第三層的偽裝者制造了大爆炸,使得眾人可以從第四層穿越回第三層。
請注意,在這里出現三個問題需要解釋:
第一、伊藤在第一層夢境中的死亡導致其在第二和第三層夢境均死亡,所以他當時在潛意識邊緣,無法跟著大家一起穿越。
第二、由于建筑物結構問題,崩塌時小女孩Ariadne最后一個出現穿越條件。所以在第四層的她比費舍爾后回來。但其穿越是第三層爆炸造成的,而非其在第四層的主動跳樓,只是時間配合的很合適而已。如果她再早跳一會兒就會在第四層摔死而進入潛意識空間而不是回到上一層了。原因見條件1、2。
第三、在這一層,柯布中了一刀,而且柯布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順利穿越回到第一層夢境,而是隨面包車沉入河底。在這個時候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的造夢者都回到了第一層夢境,也就是說此時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夢境均已崩塌。柯布當然只有最后一個地方可去——真正的潛意識邊緣。去法也很簡單,因刀傷或夢境崩塌死去。由于使用強力藥劑的作用,這次在夢境中死去只能前往潛意識邊緣(見條件2)。
第五層夢境就是真正的潛意識邊緣了。造夢者可以理解為柯布(見條件7)。在這里柯布見到了老年齊藤。之所以年紀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很簡單:齊藤在第三層死的時候直接進入到了潛意識邊緣。但這個時候所有前四層夢境都還存在,因此他的時間計算方式是現實中時間乘以180倍(藥效使得原來的6倍又增加了20倍)為第一層時間,再乘以180倍到第二層,再乘以180倍到第三層,再乘以180倍到第四層,再乘以180倍到第五層的潛意識邊緣。如果照此計算如果齊藤在潛意識邊緣呆了50年的話,換算成分鐘就是26280000分鐘,這個時間換算成第一層夢境的時間大約為0.025分鐘也就是1.5秒左右。可憐的齊藤在第一層剛剛死了1.5秒,就因為這些不靠譜的家伙造了太多層夢境而在潛意識邊緣呆了50年。
好在柯布這時也因為在第四層夢境中的死亡來到了潛意識邊緣,與其碰面。這時,上面的四層夢境都因為造夢師的離開而瓦解了。因此兩個人直接面對的就是現實。片中齊藤拿起了手槍。
回到現實回到現實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從潛意識邊緣死亡。因為潛意識邊緣是最深一層夢境,雖然片中沒有交代,但是即使藥劑作用再強,死亡也應該只能造成返回性穿越。第二個途徑是被已經穿越返回的人喚醒(這會兒大家早都回去了)。不管怎樣,兩個人回來了。
在這里還有一個行動外的故事需要說明:柯布和梅爾的故事。
在片中柯布和梅爾曾經一同老去。但是這件事情梅爾并不記得,直到梅爾臨死(跳樓)的時候她念念不忘的還是臥軌的情景,而那個時候兩個人都非常年輕。
片中還交代了柯布曾向梅爾潛意識中植入了不相信夢境,回到現實的想法,而這個植入過程梅爾也不記得。
實際上,年輕的柯布和梅爾臥軌的夢境并不是真正的潛意識邊緣,而是一個很深很深的夢境而已。兩個人曾經在潛意識邊緣呆了50年,并一起老去。之所以梅爾不記得,是因為梅爾是老死的,而非主動自殺,所以對那五十年沒有記憶(見條件3)。而柯布對梅爾植入想法的過程是在潛意識邊緣的50年中完成的,所以梅爾不記得。當梅爾老死之后,柯布自殺回到上一層夢境與梅爾一起自殺再回到上一層。如果不是已經植入想法,梅爾是不會和他一起臥軌的。
因此片中有幾個重點:
1、行動中共有5層夢境,第五層是潛意識邊緣,只有柯布和齊藤去了。
2、所有人里只有柯布、柯布的妻子和齊藤去過潛意識邊緣,但是柯布的妻子因為終老自然死亡不記得那里了。也正是因為這樣,柯布才知道終老死亡會失憶這個規律。
3、行動中每個夢境都有一個造夢師,但是可愛的小女孩只是設計師,沒有一個夢境是她造的。
4、柯布是個潛意識強悍的家伙,他可以帶任何東西到別人的夢境中去。可惜的是,他竟然沒有自己的防御者部隊……這也許是最大的Bug吧!
5、片尾音樂結束后并沒有傳說中的結果,也沒有陀螺倒下的聲音。放心回家吧。
撰寫者:
真紫藤
http://blog.sina.com.cn/u/1182470952
http://t.sina.com.cn/goodall

1、失重捆綁
這應該是本片最大的收獲,其實幾場失重的戲都很好看,但是這個失重捆綁應該是其中最精華的段落。看到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必將成為我心中十大最愛鏡頭而終生難忘。在失重的前提下,將幾個角色堆成一堆,捆在一起,隨意的翻轉,推移。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Joseph Gordon-Levitt飾演的阿瑟就像是個魔術師。甚至在扮演著神的角色。為觀眾展示一場視覺奇跡。也不由得讓我想起布萊恩·德帕爾瑪在《火星任務》里設計的那場精彩的失重舞蹈。同樣是優雅而又神圣的。
2、水中穿越
這是本片第一個令我震撼的鏡頭,夢中的萊昂納多被推倒,倒入浴缸,實現穿越。在優雅的音樂中,高速拍攝的慢鏡頭將這個穿越的過程全程展示。同樣是儀式感的,且又非常有心靈震撼力的鏡頭。另外,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對穿越這個詞有了一些好感。
3、靜態爆破
導演通過一組靜態爆破的鏡頭,向艾倫佩吉,更像觀眾,展示了這個夢的空間的奇妙。兩人鎮靜的坐在路邊咖啡館,看著街邊的一切爆炸,崩塌。依然是慢鏡頭。依然有著極強的儀式感。印象中每每這種時候都會配上歌劇的詠嘆,已達到激蕩人心的目的。當然了,演員拍這場戲一定很不好受,有興趣的可以找花絮看看。爆炸中的萊昂納多可一直是呲牙裂嘴的護著腦袋。
4、鏡子時刻
總看電影的都知道,鏡頭最怕的就是直視鏡子。因為直視鏡子就會看到攝影師了。自然也就穿幫了。雖然技術的進步已經可以把鏡子中的穿幫內容去掉,但是仍然很少見有直視鏡子的鏡頭,其實直視鏡子往往有極強大的震撼力,當鏡頭直視鏡子,你發現鏡子中并沒有想象中的攝像機,那么是誰在盯著鏡子看呢。沒錯,是每一個看電影的觀眾。當然,這個片段的魅力遠不止這些。對本片來說,鏡子更像是道門,開啟無限可能。
5、失重搏斗
其實那幾場失重搏斗的戲都很好看。不停翻轉的走廊,上串下跳完全無視重力原則的演員。而且又與其他幾個夢境交叉剪輯,更增加了緊張感和熱血度。看了介紹說這場戲是吊維亞加可自由翻轉場景結合而成,真是有心了。
6、豎起的城市
來自艾倫佩吉的好奇心。出于好奇,她將夢中的世界翻轉,豎起,于是就出現了這震撼的一幕。年紀不大的艾倫佩吉卻總能有精彩的表演呈現。偶爾的調皮卻引出一個視覺奇觀。被豎起的城市翻轉、卷起,無視重力原則。這才是夢里的世界。
7、倒塌的大樓
這個圖片一直是我的電腦桌面。也足見我對這個場面的喜愛。諾蘭使用了很多場面展示夢境的不穩定性。在潛意識邊緣頻頻倒塌的大樓就是其中之一。堅固的大樓好像沙堡,隨時都有垮掉的危險。每次大樓的跨毀都會帶來一些觀眾的驚嘆。原來,大家都是喜歡破壞的。夢中的你就是上帝。
8、夢中的阿瑟
抱歉,找不到合適的圖片了。只能拿這張應付一下,這是發生在第一層夢境,所有人都在面包車里熟睡,其中熟睡的阿瑟是最有趣的一個。搞不清是故意的,還是高速鏡頭下的無意捕捉。熟睡的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在夢中總是保持著優雅的笑容,而且隨著面包車的左右搖擺,而無意的揮動自己的手臂。不知別人怎么看,我始終覺得這一幕實在太囧了。約瑟夫·高登-萊維特怎么會有那么可愛的睡相,像個大娃娃。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在這個緊張的電影里,唯一的輕松調節劑也是他,每次他跟偽裝師Eames的斗嘴總會帶來些笑聲。不過更多時候,西裝、整齊的頭發且始終露出迷人笑容的約瑟夫是負責耍帥的。
9、何時會停的陀螺
與許多人一樣,我也想要有那么一個陀螺。片尾一幕,導演將鏡頭收在了旋轉的陀螺,將停未停的時刻。是夢境還是現實,隨你猜測吧,開放式的結局,也讓影片回味無窮。
其實本片精彩的瞬間還有很多,無法一一列舉,只是選出了自己覺得印象深刻的一些。好像萊昂納多去尋找偽裝師,躲避追擊的街頭逃亡一段,手持攝影,緊湊,緊張,臨場感十足,恐怕很多動作片導演也不及諾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