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家百年老廠倒閉,曾排名亞洲第一,中國人都用過它的產品
自古以來,中國便推崇匠心精神,花費一生的精力做一件事,當然這種精神與如今快節奏生活的生活格格不入,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現在格外的關注一些百年老字號,像是什么六必居、陳李濟、同仁堂、茅臺酒等等,在我們潛意識里面都覺得,這些都是祖祖輩輩多代在匠心精神引領下的累積。不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發展,不少舊的東西面臨著淘汰的風險,其中也包括一些百年老工廠。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家已經倒閉的百年老廠,它的產品與當初人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家里面老一輩的人都曾用,不少人到今天都對它有著特殊的感情,規模曾排名亞洲第一,它便是泊頭火柴廠。
在上個世紀早期,電這種高大上的東西一直都沒有普及,天然氣煤氣灶更是聽都沒聽說過,而我們平時做飯照明少不來了的便就是火。既然需要火,少不了的那便是火柴,泊頭火柴廠建于1912年,當時時任民國代總統的馮國璋都入股了這家公司,當初它的建立備受世人的關注,當然它也不辱使命,不僅僅打破了當時“洋火”壟斷的局面,公司規模更是做到了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泊頭火柴廠曾經的產量更是驚人,據資料統計,最鼎盛時期,一天可以生產大約700萬盒火柴,一盒裝有100根,一天超過7億根,平均下來基本就是家家戶戶都在用,而且這么高的產量之下的質量,也是非常的不錯,用當時較為流行的話來說,不怕風吹不怕潮濕,輕輕一劃,照亮你的世界。因此泊頭火柴也成為了當時的暢銷品。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科技也是蜂擁而至,像是打火機,相對火柴來說,它不僅攜帶非常方便,而且一個打火機也能使用的非常長久,最主要的是打火機的價格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的親民,在打火機的沖擊之下,火柴在市場上的衰退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從城市到農村,打火機不斷地在蠶食著火柴的份額,不少人在體驗過打火機的便捷之后,能支撐下去繼續使用火柴的便只剩下情懷二字。
而情懷總有一天也會被消耗光,6年前隨著最后一批設備的被拍賣,這個百年老廠的輝煌沒有被續寫,宣布破產,誠然泊頭火柴廠的倒閉與時代有著一定的關系,但反過來一想領導人何嘗沒有一定的責任,火柴與打火機對抗誰都能看出來,贏得幾率基本為零,就像膠卷相機和數碼相機一樣,如果憑借著當初的資金,及時變通,現在說不定我們用的都是泊頭打火機。總歸來說,泊頭火柴廠的倒閉還是有一些惋惜,這個影響著中國幾代人的工廠,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著一定的感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