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游客 獨秀經方 2022-09-02 08:20 發表于安徽
利則津液少,熱則傷氣,氣虛下利,致后重也。與白頭翁湯,散熱濃腸。
【注】
此承上條以出其治也。下利欲飲水者,熱利下奪津液,求水以濟干也。熱利下重者,熱傷氣滯,里急后重,便膿血也。二者皆以白頭翁湯主之者,以其大苦大寒,寒能勝熱,苦能燥濕也。
【集注】
程知曰:按少陰自利而渴,亦有虛而引水自救者,猶當以小便之赤白,脈之遲數辨之。此言熱邪內結者也,熱邪內結而致下重,故純用苦寒以勝熱而厚腸也。
暴注下迫屬于熱,熱利下重,乃濕熱之穢氣郁遏廣腸,故魄門重滯而難出也。《內經》曰∶“小腸移熱于大腸為慮瘕。”即此是也。
陽回熱過,肝氣郁陷,泄利未止,而益以后重,宜白頭翁湯清其郁熱也。
何以知為熱利?手足不寒而脈數,穢氣逼人者是。下重者,濕與熱并而下氣不通也。氣不通,則穢物不得宣泄。白頭翁湯方治,白頭翁、秦皮以清涼破血分之熱,黃連、黃柏以苦燥除下焦之濕,然后熱濕并去,而熱利當止。蓋下重之由,出于氣阻,氣阻之由,根于濕熱,不更用疏氣藥者,所謂伏其所主也。
這兩條論述厥陰熱利的證治。
第371條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和下面第373條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要聯系到一起看。
熱利和寒利迥然有別。厥陰有熱利有寒利,這是熱利。怎么知道它是熱利?—個是下利黏液,有膿血便;另一個是有下重,有口渴,樂意喝水。濕熱之邪傷了腸道,大便黏穢,或者雜見膿血,脈見沉弦,舌苔黃膩,小便發黃,這個就是肝不疏泄,濕熱下排,所以有里急后重這樣一個特點。脈見沉弦,或者沉弦而滑,這種利就叫厥陰熱利,要用白頭翁湯治療。白頭翁湯是專治之法,不是通治之法。王孟英就善用白頭翁湯治痢疾。
白頭翁湯由白頭翁二兩,黃柏、黃連、秦皮各三兩組成,方子很簡潔,三兩黃連柏與秦,白頭二兩妙通神,病緣熱利時思水,下重難通此藥真。黃連厚腸胃,善治痢疾。黃柏寒以清熱,苦以燥濕,在清熱的同時還能夠滋養腎陰。秦皮也是入肝經的,稍微有點兒澀,清肝膽之熱,去濕熱里還稍微帶點兒收斂的意思,還能治目疾。白頭翁是白頭翁湯的主藥,善治毒痢,是治毒熱痢疾的專藥。
臨床上用白頭翁湯治痢疾,例子很多,不勝枚舉。不過,屬于溫病下利傷陰,下焦不約的,就是一甲煎證,只能用生牡蠣斂陰,不能用白頭翁湯。大家在臨床上要是遇到陰虛性的下利,舌頭紅紅的,沒有苔,舌頭上盡是些裂紋,還腹瀉,必須加上點兒牡蠣,用點兒石斛,用點兒生山藥,得給它養胃陰,養胃腸之陰,固下焦,那就好了。千萬不要用苦寒的藥。
通脈四逆湯是治陰寒下利最重的藥。這里是熱利下重,下重是指里急后重了,這幾個藥相當的好,白頭翁湯這幾個藥都是苦寒藥,都起收斂作用,白頭翁本草上就有既治痛又治血,所以膿血便用白頭翁湯是相當好的,這個除了收斂作用,還有苦寒消炎,止利止血的作用。
我遇到過熱利下重,只是用白頭翁湯這四個藥還不太夠,要再加大黃,這個你們在臨床上加沒有錯的,不用加太多,就擱6克二錢就行了。這里白頭翁應該三兩,這幾個藥是等分,全是三兩。遇到熱利,有脈數下利,有熱,或者渴而下利,脈數,這都是熱利,熱重而且下重,這里正說的是痢疾。
如果有血便呢,下血,這個叫赤痢呀,這我遇到過,解的就是血湯子,沒有糞便,這個病厲害,說死就死,這個情形你要用白頭翁湯加阿膠,《金匱》有,婦人在妊娠的時候,下利兇急,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這個阿膠對這個赤痢非常好,同時加甘草,要是有里急后重的情形,加上大黃也沒問題的,沒有里急后重就加甘草、阿膠,這個方子治痢疾最常用了。
一般的痢疾也有里急后重,我們用白頭翁湯就行,有里急后重可以加大黃,如果現柴胡證,就用大柴胡湯加石膏。
所以張仲景的這部書呀,辨到最后是方證,就是方劑的適應癥,你非辨到這個地方不可,所以一般研究仲景的書的人,認為經方不好使,不知道哪個方子治什么病,是不了解這個,仲景是讓你辨證,它這個方子都有一定的適應癥候,像「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桂枝湯主之」,你用別的方子不行,它非常嚴謹,它辨到最后、最尖端就是方證。
咱們現在辨證,知道這個虛的,那個實的,可到這個頂點,他不辨,他不會辨,頂點就是方證。太陽病發汗的方子有二十多個,你隨便拿個方子發汗行嗎?絕對不行。太陽法當發汗,怎么發,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
王付【釋疑解惑】
①怎樣理解“下重”?
答:㈠辨識“熱利”的臨床意義有二,一是利下肛門灼熱;二是突出病變證機是熱。㈡辨識“下重”的臨床意義有二,一是里急后重即肛門下墜;二是大便不爽,滯澀難下;病變證機是濁熱壅滯,擾亂氣機,經氣不利。
②怎樣運用白頭翁湯?
答:運用白頭翁湯主治“下利”,一是主治急性腸胃炎引起的腹瀉;二是主治細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引起的下利赤多白少,合理選用白頭翁湯,都能取得預期治療效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