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塊風水好墓地,要不辭勞苦,跋山涉水,踏盡青山綠水;風水先生找得好穴,一般都靠經驗學識,但能利用工具尋龍尺,就會如虎添翼。
用尋龍尺找墓地其實就是利用堪輿術,堪輿即風水,本為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古代稱勘輿術,目的是用來選擇宮殿、村落選址、墓地建設等方法及原則。原意是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學問。
尋龍尺的基本原理和水晶靈擺相同,它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工具,它可以受到人的意念、氣場所影響,也會受到外在世界、不同事物的能量場所影響。而在這種種內外的交互影響中,使用者須先熟悉它的種種特性及變化,則可感覺出其異常之處,想用到非常好的靈性,還需要一定時間的學習與修煉。從這當中,個人可以用來尋礦脈、找水源、點地穴、測風水、尋人、找失物、卜筮、斷吉兇等等,非常實用好用的產品。尋龍尺可以:
◎尋找正確藏龍之所,流傳中國堪輿學基礎理論得以證實。
◎協助堪輿師學術研判,可使人人都能看得見信得過。
◎以科學方法印證,破除猜疑,提高堪輿師的聲譽。
◎凡得地靈者,可促進血液循環身心舒暢。
◎長時間坐臥于龍脈者,能增進思考能力及判斷。
◎經商者若依風水方位學,而取得龍脈者,能順序發展生意興隆。
◎陰宅得地靈龍脈者,可促進代代子孫靈性相通,凡事發展迅速,一切順利。
中性的稱法叫探測棒,曾有人翻成占卜棒、魔占棒,也有風水地理界的朋友稱為尋龍尺、尋龍棒、探龍針等等。這是利用人體的敏感度,將此種細微、精致的感應,透過棒子的反應、擺動、旋轉等等,外放出來,變成一種可見的、有規律的訊號,人們便可以從中得知正確訊息,得以從事尋人、找物、探勘水源、礦脈、古跡、占卜等等的工作,而且準確異常。尋龍尺教你尋找墓地風水寶地
基本器材:開光尋龍尺、指南針、測量尺、羅盤、若干草稿紙和不同顏色的筆、手套等。
如何去尋龍呢?首先,登上太祖山,然后經過少祖山,父母山,看龍是怎樣出身和剝換,行走,最后再經過反復開帳,穿帳過峽,束氣,行到有河流,湖泊的地方入首……
山脈的統稱就叫龍,具體的說,“近水的叫龍,不近水的叫山”。
如何去尋龍呢?首先,登上太祖山,然后經過少祖山,父母山,看龍是怎樣出身和剝換,行走,最后再經過反復開帳,穿帳過峽,束氣,行到有河流,湖泊的地方入首,突起穴星,砂交水會,陰陽交配,化氣結穴,這一過程就是尋龍。
山勢高大。氣勢雄偉,高聳入云,挺拔萬丈,如龍飛鳳舞,這就是太祖山即是龍的祖宗山,即是發源地,中國龍的太祖山就是昆侖山,昆侖山屹立在萬山群嶺之中,巍然高大,聳入云霄,萬馬奔騰。
從太祖山,順著一條龍背(山脈)走去,經過一段起起伏伏,彎彎曲曲,或小或大,形如蛇行一樣左右擺動,突然變小,又變大,左右有山脈護送,千變萬化的形狀,不過二、三節處,忽然突起高大山巒,此山就是少祖山。從少祖山一路而行,又經過不少起伏,曲直,左右盤龍,或小或大,直到玄武頂后一節之星峰為父母山,父母山下便是穴位所在。穴星是由父母山孕育而成,所以父母山對穴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經過父母山,然后成形,認形點穴。
點穴:就是父母山下結穴之處,此為千里來龍止息之處,龍脈生氣凝聚之點。既有生成之龍,必有生成之穴,龍真穴亦真,凡真穴者,砂水盡皆有情。凡真龍和正穴,心有潮源水合聚,山隨水曲抱灣灣,有穴分明在此間,水流九曲十八灣,玉帶纏身來,大地在此間。穴位后面左右的山成星體,如屏如帳,如華蓋、三合,玉枕、鼓旗等,穴位是非常貴的。
五星點穴:金星——凡山形光園者,其形在高山為鐘釜,在平崗為珠盤,在平洋如薄餅,以頭園光彩肥潤者為上。
陰宅風水如何點穴
陰宅風水如何點穴?陰宅風水在選址上最重視風水方面的考慮,對龍、砂、穴、水、明堂、近案、遠朝都有一定的格局安排和講究。
陰宅風水講究大自然的格局配合,講究乘龍之氣,以龍行氣脈的聚集點為穴,配得扶手,朝案以及山水之護欄而得天地之靈氣。任何一點均非造作而可得,均為天地自然生成之物!龍山向水之配合絕妙,就需要地師具有高深的理氣知識,一度之差,滿盤皆非。
合天時,合地運,合山水而方能做出富貴之陰宅!最后,就是以天地人三者之配合,擇以吉祥之課,方能做到盡善盡美,寅葬卯發甚至三元不敗富貴永久。
陰宅風水在選址上最重視風水方面的考慮,對龍、砂、穴、水、明堂、近案、遠朝都有一定的格局安排和講究,包括基址的地質、水文、朝向、土壤的要求,尤其是與自然山川景觀渾然一體,達到極為宏偉完美的境界。
以期達到天人合一的諧調與合同。所以在風水的做法上要求風水的建筑,應該同其周圍環境、風景融匯在一起,達到依山為穴的境界。
陰宅風水所以高明的風水師可以從風水的做法上看出主山高低、案山、朝山的遠近、青龍、白虎山的合圍狀況、水的順逆等情況,反之,一穴風水選好址之后,則必須根據主山高低、案山、朝山的遠近、青龍、白虎山的合圍狀況、水的順逆等情況,來裝飾、修造風水的建筑。如主山高的則配較高大的墓碑。
若青龍、白虎山有缺損的,必須加以護手,逆水的、案山緊迫的,祭床應厚且高企,護手應挺直、外擴;若是去水的,則祭床應低薄,護手應環抱、內拱,并筑道池以緩解山勢,等等。當然所有的建筑必須符合相關尺寸,才能使風水的建筑與山川形勢匹配,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才能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