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我們從正確的愛情觀和我國有關婚姻法法律制度的整體出發來認識和解讀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我們就自然不會杞人憂天了,魚和熊掌完全是可以兼得的。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發布后,可以說一石擊起千層浪,特別是冠以夫妻房產權的分割問題更是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議,很多人(特別是女性)懷疑新規定會降低離婚成本,助長男性離婚動因,弱化對女性權益的保護。
甚至有人驚呼,要房子就別要愛情,要愛情就別要面包!
實際上,這完全是一種“誤讀”;魚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離婚房屋分割適用雙方協議優先原則
誤讀一婚前男方首付婚后雙方還貸購房產權歸登記人,對女方不利。有人質疑,由于我國當前的婚姻狀況,通常是結婚時往往是由男方出資首付購房準備婚房,婚后由雙方共同還貸,產權登記在男方一方名下,此種規定實際上是讓女方離婚后人房兩空,降低了男方的離婚成本,不利于女性婚后財產權益的保護。
解讀實際上,該條文的立法主旨并不是對婚前首付婚后共同還貸購房情形按照單一方式機械地處理,而是按照尊重當事人協議優先的原則,就是說離婚時雙方可以就房產分割優先按照雙方協議進行處理。即使在不能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法院也只是“可以”判決房屋產權歸登記一方,并非“必須”,判決時仍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按照婚姻法規定的原則權變處理,并非對女方一定不利。
此外,法院在離婚案件判決分割共同財產時,是按照婚姻法中關于“照顧子女及婦女權益”的原則進行的。如房產歸男方,女方在住房上有困難或生活苦難依婚姻法“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的規定,給予必要的幫助。
明確財產關系利于定紛之爭
誤讀二婚后父母出資為子女購房屬于己方子女一方個人財產,助長男方外遇及離婚沖動。司法解釋中的這項規定,的確改變了以往父母在婚后贈與子女房產時在?有明示歸哪一方的情況下一律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通常做法。有人質疑,我國新婚夫婦結婚時通常都是男方家長出資準備新房,應該是贈與雙方的,如果僅屬于男方,使男方離婚成本降低,容易助長男方外遇及離婚沖動,即使男方有過錯,也無非是給點補償就能輕而易舉的占有已經升值的房產,女方將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解讀事實上,在我國目前現實生活中,父母出資為子女結婚購房,往往傾注了全部積蓄,一般也不會和子女簽署書面協議,如果離婚時一概將房產認定為夫妻共有財產,則實質上侵害了出資購房父母的利益。將房產登記在出資購房一方父母子女名下,視為只對其一方的贈與是比較合情合理的,也兼顧了中國的國情與社會常理。這種做法,把財產關系擺在明面,則避免了因感情模糊了產權,離婚時糾紛復雜的現狀,有利于定紛之爭。從長遠看,也有利于婚姻的理性與穩定。
此外,上述規定也并非否定婚姻法中關于“離婚過錯賠償原則”及分割財產時“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如果男方發生了外遇情況,導致夫妻感情確已破裂,離婚時男方必須賠償;再則,如果離婚時,女方生活困難或住房困難,即使房屋是男方父母贈與其一方的,男方也應當依據婚姻法的規定給予女方經濟幫助和住房保障。
贈與前撤銷符合公平原則
誤讀三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贈與對方房產,過戶前反悔,不利于保護女方權益。該司法解釋第六條規定,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向另一方贈與房產,在過戶前反悔,法院可以按合同法規定處理。一些人認為,如果男方當初答應給女方的房產可以隨意反悔的話,將不利于女方財產權益的保護。
解讀事實上,對于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贈與合同關系,都應當依照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處理,即使是準夫妻或夫妻之間也不能例外。保護贈與人在贈與前的任意撤銷權,是符合公平原則的,屬于世界通則,并非刻意不保護女方的獲取房產的權益。對于男方同意贈與女方房產而且辦理了公正手續的,男方不能任意撤銷;如果男方執意撤銷,女方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總之,只要我們從正確的愛情觀和我國有關婚姻法法律制度的整體出發來認識和解讀司法解釋,我們就自然不會杞人憂天了,魚和熊掌完全是可以兼得的。
聲明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于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
正義網法律微博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并請承擔全部責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