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磚引玉:

我的想法

  1. 視覺規范和交互規范,以用戶研究作為基礎。比如全站的色調,基本操作的交互等,都取決于對主流客戶群心智模型的研究。
  2. 前端技術相對獨立,在規范的基礎上,封裝成技術框架供上層調用。這里的框架僅包括基本功能,比如css框架里的reset和grids,js框架里的dom、event等,不含widgets.
  3. 再上一層是設計模式庫DPL(Design Pattern Library). 大部分模式的形成,需要視覺、交互和前端三種技術的融合。比如淘寶首頁的幻燈片卡盤,不僅僅是前端技術的產物,和淘寶的視覺規范與交互設計也密切相關。
  4. DPL是一份文檔化的說明,面向的是UED全體設計人員。DPL的背面是技術實現,一般體現在JS框架里,比如YUI的widgets庫,jQuery的UI插件庫等等,這些封裝好的代碼組件面向的是程序開發人員。
  5. 在DPL之上,可以構建各種應用。比如Yahoo的首頁,Google的GMail. 每個公司的DPL各不相同,體現的是一個公司整體的設計觀。
  6. DPL負責的是通用模式。具體應用中的特殊模式,還需要直接根據前端框架、視覺規范、交互規范以及用研數據來完成設計和開發。
  7. DPL初期的構建和維護成本很高,但一旦有效運作起來后,團隊將獲得豐厚的回報。

延伸閱讀:

原文地址:http://lifesinger.org/blog/?p=1416